第1365章:不破不立!(2 / 2)

現在楊先生拿下遠東市那個地方,在老先生看來卻是一個不錯的突破口。

在這之前,為什麼楊先生和帝國集團沒有去東北投資,也沒有提起過,老先生也是覺得奇怪。

“楊先生,為什麼你之前沒有考慮去東北投資?”

“老先生,其實這和當地經商環境有關。當地以國企為主,發展到現在,各方麵已經出現僵硬化了,並不適合私人企業和外資企業投資。”

這讓楊銘想到了很多。

包括未來很出名一句話。

投資不過山海關。

就可以想象到那邊的經商環境了。

而且,那還是在信息化比較發達的時代。

但是,現在九十年代初,那邊百分九十都是和國企有關了,普通人,甚至一般老板到那邊投資,可能連性命都不一定安全。

至於楊銘,影響力是很大,但是,他也不會貿然過去。

老先生突然聽到這裡麵的問題。

事實,楊銘很清楚,等到曆史1998年,朱老在位後,東北的國企開始大規模改革,導致出現嚴重的下崗情況,實際,到了那個時候,已經是不得不那樣做,否則對於國內負擔更重。

甚至絕大部分國企都是處於虧損,而需要麵財政進行補貼。

這倒是和國私有製前非常相似。

但是,楊銘知道,國內不可能走國私有製那條路,因為許多人會覺得這會導致國有資產流失。

而且,國內是以國有企業為主,而不是以私人企業為主。

除此之外,這和蘇連解體後,鵝國的休克經濟也有很大的關係。

所以,國內不可能走國和解體後鵝國那條路。

楊銘也不建議。

但是,楊銘知道,現在東北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在人人都以進入國企,甚至人人都以考編為榮的時候,那麼這個地方就很難有發展前途了。

所以,那個地方必須做出改變。

但是,如何改變?

這就要看國內,甚至看老先生的決定了。

現在老先生還在,楊銘相信老先生,甚至薑先生還是有那個魄力去做的。

至於現在楊銘拿下遠東市,實際,他就是為東北的改變在做準備。

“老先生,現在鵬城,珠城,惠城,廈城等試驗區,最早的負責人,實際不少都是東北下來的,為什麼這些人在南方就可以做得很好,在他們老家就不行呢?”

這在楊銘看來。

像鵬城也好,珠城也好,惠城也好,這些南方城市不一樣在於這些地方的國企是非常少了,所以引入外資,發展私人或者民營企業,不會受到什麼阻撓,所以可以做得很好,而且現在南方這邊的風氣也非常好。

相反,東北那一片,從建國之後開始,就是以國企企業為主,再到現在發展幾十年,方方麵麵都是和國企相連,各方麵都僵硬化的情況下,實際,無論麵再投多少錢去支持,甚至給多少的政策支持,都是很難的。

唯有,不破不立。

這個地方要把原來那一套完全改變,才有希望改變東北那種情況。

“你是說當地風氣?”

“是製度,當地以國企為主,所以很難。雖然我現在還沒有去過,但是,我從資料得知,那裡基本都是進國企的,而且,人人都是靠關係來維持工作,甚至生活運轉的。相反,現在鵬城那邊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是按照新的製度來進行。”

實際,在楊銘看來現在還好。

等到再過二十年,東北更艱難,因為那個時候,老齡化會是引發更嚴重的問題,除此之外,東北僵硬化後,已經留不住那些有能力的大學生和年輕人,那些有能力的大學生和年輕人都會跑到燕京,甚至跑到南方。

而留在本地的,除了一些老人,還有一些靠關係的留下來的一部分人外,已經沒有剩下什麼。

老先生想了想,問道:“那伱覺得如何改變?”

“老先生,在民國時期,東北那片地區,最高甚至超過東洋,而工業總產值甚至達到國內85左右,是當時遠東地區最富裕的地方。也就是說,那一片地方,除了擁有大量黑土地,森林,煤炭,石油等資源外,那個地方位置實際也是很不錯的。既然當年能夠發展起來,現在一樣能夠發展起來。”

“楊先生,你說的也是。”

“所以,老先生,我覺得,那一片地方,不破不立。我認為那裡太多國企了,現在那些國企不但臃腫,而且占據和壟斷絕大部分的資源,那麼對於這一片地方來說,已經沒有一點的活力。所以,我覺得這裡的國企,要麼全部都搬遷,要麼全部都關掉。”

全部關掉?

這怎麼可能呢?

如果全部關掉,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老先生很清楚,那裡基本是以國企為主的,全部關掉確實影響很大,包括當地,收入,稅收,就業等等。

“全部關掉很難。”

“所以,我覺得最好的辦法是全部搬遷,把東北的國企分散搬到國內其他省份。”

東北的國企看似很多,但是,實際也就是三個省而已。

如果全部搬遷分散到國內其他省市,這樣算下來,實際也就不多了。

除了一些很特殊的企業,不需要搬遷外,楊銘覺得其他該搬遷還是要搬遷。

等到這些國企全部都搬走後,那麼這一片地方沒有這些阻力存在的時候,也就是最好發展的時候。

除了可以引入外資企業外,也可以引入國內的私人企業,甚至可以引入香江,灣灣的企業。

在有活力的情況下,這一片地方不就是活了?

當然,這裡麵最關鍵一個地方,還是和遠東市有關。

遠東市兩個深水港外。

遠東市的地位就和現在香江一樣。

當年鵬城要發展,主要也是看中鵬城對麵的香江,如果不是香江,利用鵬城香江之間的地理位置優勢,怕是也是很難。

現在也是那樣。

帝國集團準備在遠東市大規模發展,然後帶動旁邊的琿春,然後再帶動東洋資本,南高麗資本,甚至歐美資本進入到這一片地方。

當然,這也需要時間。

可能十年後,東北才發展起來。

老先生聽完後,露出不一樣的神色。

楊先生提出這個想法膽子太大了。

現在東北三省加起來1億多人口,而這裡麵絕大部分人員就業都在國企,加起來也有兩千萬人左右。

如果現在要求那些國企全部搬遷分散到全國其他地方,這兩千萬國企職員,甚至包括他們的家屬,豈不是也要跟著搬動。

這影響是非常大的。

老先生,甚至薑先生等人則是要考慮很清楚。

但是,根據楊銘對於未來東北三省的發展來看,這可能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辦法了。

否則,到時投多少錢進入都沒用。

“楊先生,我會考慮你的提議。”老先生說道。

“老先生,我相信隻有你能夠做得到,至於其他人,怕是難了。”

畢竟,這涉及到東北三省那麼多的國企,也不知道這樣會影響多大。

也就是說,隻有老先生做得到,其他人,甚至老先生不在的時候,薑先生也不一定能夠做得到。,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