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楊銘擔任香江足球總會會長!(2 / 2)

至於李加城,包裕剛等等和楊爵士相比,那都差遠了。

晚上18:00。

藿家豪宅的餐廳。

楊銘和藿家一家人吃完晚餐。

藿英棟父子親自送楊銘出去。

楊銘上到車上,往淺水灣半山彆墅回去。

路上回去。

楊銘目光看著外麵。

回到淺水灣半山彆墅,已經晚上的20:30。

楊繼榮夫婦知道楊銘去藿家拜訪,肯定在藿家吃晚飯的。

如今,楊銘回來,和楊繼榮夫婦打聲招呼,也就先回到樓上去洗一個澡。

再回到書房。

回想起前世國內足球的情況,楊銘是真的不想碰,也不敢碰。

但是,香江的足球不一樣。

如果香江的足球管理權,全部落在他手上,在楊銘看來,他可以證明華人足球不會輸給其他人。

休息一晚。

第二天大早。

楊銘起來陪著父母吃早餐。

今天上午,楊銘不回帝國集團大廈,而是前往香江足球總會的總部。

香江足球總會於1914年創立以來,迄今將近七十年的曆史。

在這個漫長的歲月裡,足總見證了香江足球運動的變化。

足總成立之初,並沒有任何受薪的職員,亦沒有固定的辦公室;所有參予足總行政和管理工作等事務的人員全屬義務性質。

其後,足球運動的發展日漸興盛,大量文書工作需要處理,同時亦需要空間存放這些文件;因此,足總決定設置辦公室,並租用了中區粵省銀行大廈4字樓55號半間寫字樓作辦公室,而另一半辦公室為印務館租用。

當時的足總隻有一名義務秘書處理日常事務。

1945年後,足總在中區太子行2字樓211室租用了一間房子,當時的太子行是一座木樓,辦公室麵積約500多平方呎,除了工作空間增大了之外,義務秘書改為受薪聘用,同時亦加添了兩名職員以協助秘書的工作。

1954年,足總根據公司法條例注冊成為有限公司,同年亦相繼加入國際足協及亞洲足協成為會員。

這時香江足球亦進入了蓬勃的年代。

為了進一步推廣足球業務,當時的足總會長史堅拿以75元月租,租用了剛擴建完成位於跑馬地體育路的香江會球場(足總曾借公帑給香江會擴建球場),辦公室位於球場一號看台下的地庫,租期為15年。

當時的職員亦由從前的兩人增加至四人。

發展至70年代,足總的職員已有十多人了(當中包括正副秘書各一人,兩位助理秘書,教練及會計各一人,兩位負責日常文書工作的女職員和三位雜役等)。

足總的架構和運作亦已經完全上了軌道。

為了應付未來大量的工作和與外界的交流接觸和聯係,與及有一個長遠和固定的地方去發展業務;因此足總於1972年向政府申請撥地興建永久會所。

為了應付未來大量的工作和與外界的交流接觸和聯係,與及有一個長遠和固定的地方去發展業務;1974年該計劃終於獲得實現,總督府於當年正式移交何交田一幅土地給予足總興建會所。

經過五年時間的籌建,位於何文田佛光街的足總永久會所於1979年9月10日下午17時經國際足協會長夏維蘭治主持揭幕典禮儀式後正式啟用。

新會所樓高三層,麵積19000平方呎,並可舉行大型會議,會所一直沿用至今,而行政及管理規模亦已進入了現代化。

實際上,一句話形容,香江的足球會很窮。

這一點上,和香江賽馬會相比,可以說是天差地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