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君子蘭事件!有人想拉楊銘下水!!(2 / 2)

即使是那樣,楊銘還是說道:“什麼人送來的,你立刻給什麼人送回去,這件事不是你想象中那麼簡單。”

唐芸一聽,她立刻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她急忙把那盆君子蘭送走。

周愷萱,阿珠,關家慧,鐘楚虹等人都不知道這件事的嚴重性。

君子蘭原是非洲南部的一種野花,後傳入歐洲和東洋。

20世紀30年代,東洋將此花贈送給溥儀,作為珍貴花卉種植在偽皇宮花苑中。

民間少有栽培。

上世紀40年代中期,君子蘭從春市等地逐漸向全國普及。

1978年前後,春市開始有了買賣君子蘭的市場。

很多上了年紀的春市人,總結出最初的君子蘭情結,君子蘭,名字響亮,觀賞價值高。但它核心的魅力在於,巨大的市場潛力。

當時,端一盆君子蘭,不用走完整條街,價格就能漲三次。

在許多春市市民看來,1982年春舉行的“搶救國寶大熊貓君子蘭義展”給君子蘭的命運帶來了轉機。

當時義展共接納觀眾約2萬人,開始原定門票0.5元一張,後來前來賞花的觀眾隊伍排起了長隊,門票也隨之漲到1元。

這次義展,讓春市許多人看到了群眾對君子蘭的熱情。

到了今年九月份的時候,春市一盆君子蘭從幾十元炒到了五萬元,甚至十萬元,十五萬元。

此時,五萬元是什麼概念?

現在的萬元戶還是非常值錢的。

甚至,許多人的月薪最多也就是幾十塊而已,可想而知,現在一盆君子蘭居然被炒到十萬元,十五萬元,這有多變態。

本來這些事,楊銘懶得理會。

因為他記得曆史上,這件事隻是在春市,甚至東北出現而已,並沒有影響到其他地方。

現在卻是有人想通過唐芸來拉上他,這不是想拉楊銘下水嗎?

這些君子蘭價格炒的再高,在楊銘看來,也就是那樣。

即使賣到一百萬一盆,那又如何。

楊銘自己有錢,可能沒有什麼,對於春市那些普通市民來說,到時就是傾家蕩產,跳樓死人都會出現。

“周愷萱,你聽說過荷蘭鬱金香事件嗎?”

“老板,我聽說過。”

17世紀中期時,鬱金香從土耳其被引入西歐,當時量少價高,被上層階級視為財富與榮耀的象征,投機商看中其中的商機,開始囤積鬱金香球莖,並推動價格上漲。

1635年,炒買鬱金香的熱潮蔓延為全民運動,人們購買鬱金香已經不再是為了其內在的價值或作觀賞之用,而是期望其價格能無限上漲並因此獲利。

1637年2月4日,鬱金香市場突然崩潰,六個星期內,價格平均下跌了90%。

鬱金香事件,是人類史上第一次有記載的金融泡沫經濟,此事間接導致了作為當時歐洲金融中心,荷蘭的衰落。

荷蘭鬱金香事件引發的慘劇,絕不亞於華爾街黑色星期四,許多人因為高價購入鬱金香而血本無歸,跳河自殺,有人從富翁一夜間變得一貧如洗,沿街乞討。

這種從天堂陡然跌入地獄的轉折,給了荷蘭一個不小的打擊。

荷蘭的金融業迅速萎靡,商業經濟亦開始走下坡路。

很明顯,現在春市的君子蘭就是荷蘭的翻版鬱金香。

鬱金香也好,君子蘭也好,其實不僅僅是一個地方可以種植,全球各地都是可以大量種植的,很明顯,君子蘭單純就是炒作,也就是一些觀賞價值在裡麵外,其他都是屬於泡沫。

現在居然有人花十萬元來購買一盆君子蘭,就相當於未來三十年後拿一棟,甚至拿幾棟的燕京四合院來換一盆君子蘭,你說可能嗎?

周愷萱反應過來後,她才立刻知道這件事的可怕。

“老板,那那個二代為什麼讓唐芸把那盆君子蘭送來給你?”

“很明顯,如果我接受了那盆花,他們會利用我的名聲來炒作,他們再從中獲利。”

周愷萱一聽,更是驚訝。

也就是說,她們為老板做事,還真的是要謹慎再謹慎,否則,真的很容易著了彆人的道。

楊銘可能不差那點錢,他現在更在乎自己的名聲。,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