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殘酷的高考預考製!(2 / 2)

高考預選成了高考路上的第一道門檻。

1981年,高考預選被正式列入高校招生政策。

其中,中原大省人口多、考生多,且高等院校少,是全國推行高考預選製度的地區之一。

豫省高考預選,從1981年開始,一般會在統考前的一個月左右進行。

運氣好的,成績好的,當年與次年連續兩年參加高考均有預選,有幸的是這兩年都順利通過了預選,取得了參加高考的資格。

但是,很多同學中有不少平常學習不錯的被高考預選提前淘汰出局,沒能摸一下高考大門就提前結束了高考曆程。

高考的預考製的殘酷,如果不是這個時代的人經曆過,根本體會不到殘酷性。

想一想,寒窗苦讀十年,最後卻是參加高考前的預考被淘汰,連高考試卷都沒有能夠摸到,那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真的無法體會。

如果沒有在這高考前的預考製,楊銘覺得國內在八十年代的高考錄取遠比真實的錄取率要低得多。

也就是說,這個時代,能夠靠自己考上大學,甚至中專,大專的學子,是真的非常厲害的精英了。

楊銘在車上坐著,沈先生和張秘書在旁邊介紹。

他們發現和楊先生接觸得多了,也發現楊先生不僅僅是香江大資本家那麼簡單,楊先生懂得好像遠比他們知道得多。

“沈先生,張秘書,按照現在國內每年高考人數的情況,必然是一年比一年多,那你們如何解決?”

高考人數一年比一年多?

對於絕大多數學子來說,這不是什麼好事,意味著競爭力越來越殘酷。

對於負責高考的工作人員來說,也不是什麼好事,意味著他們的工作量越來越大,工作人員又是一定的情況下,必然出現許多問題。

甚至,楊銘還知道,儘管高考在這個時代來說,已經是最公平的一種篩選人才的辦法,還是出現許多問題。

其中,一些考生明明自己考上的,卻是被其他人冒名頂替了。

這種事,在這個年代,甚至,九十年代來說,信息不發達的社會下,還是出現很多這種情況。

沈先生,張秘書聽到楊先生說道這句話,真的很震驚。

1977年恢複高考,已經有570萬人,1978年正式恢複高考超過610萬人,正常情況下,今年參加高考的肯定是超過700萬人了,未來可能還會更多,甚至每年高考人數過千萬都有可能。

現在楊銘不是和沈先生,張秘書說,而是和他們背後的老先生,錫老說。

老先生和錫老都是很厲害的人,他們必然知道這個問題。

他們發現問題,肯定也會有人去解決這個問題。

那麼不出意外,一刀切的預考製也就出現了。

這個預考製在楊銘看來,不但殘酷,甚至,極其不公平。

因為預考製的可以操作的空間太大了,雖然可以截留和先淘汰一部分成績差的考生,但是,也有一些考生除了運氣不好,或者各種各樣的原因倒在預考製,導致終生遺憾的。

楊銘不喜歡這個高考預考製,現在他覺得,自己的提出,或許可以改變一下這些學子的情況。

但是,那種情況下,到時必然有更多的學生正式參加高考,導致最終錄取率更低。

沈先生,張秘書在那思考。

倆人也是聰明人,一時之間,似乎也不知道如何解決。

離開龍川縣第一中學高中部,下一個地點是來龍川縣第一中學初中部。,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