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楊先生解決村民的後顧之憂!(2 / 2)

楊繼榮也是崇思勤勞致富。

當年,他和李玉芳在嶽父嶽母兩萬港幣的支持下開了那家鴻輝電風扇公司,可以說都是一手一腳奮鬥出來的。

當年的艱辛,現在依然還是曆曆在目。

回想起那段時間,楊繼榮還是很滿足的。

他覺得楊銘說得不錯,隻要有手有腳能夠自己養活自己的情況下,絕對不能想著靠不勞而獲,甚至,成為寄生蟲。

這樣不但沒有幫到他們,反而害了他們。

“Peter,我認可你的說法。”

“爹地,我們是有錢,但是,絕對不能養任何一個寄生蟲,這樣不但會害了他們,反而會害了更多人。”

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當初麵對紫琻縣那幾十萬群眾的時候,楊銘已經很清楚,如果單靠送他們一些禮物,甚至一些錢,根本沒有什麼用。

歸根到底,還是讓他們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他們的工作,自己可以提供,但是,他們的收入是要靠自己辛勤勞動去付出。

此時,楊銘針對是三角塘生產隊的村民,這是他在老家最親的楊氏宗親。

至於更遠的可能就是龍川縣的楊氏宗親,甚至龍川縣的群眾。

“第一,關於圍龍屋。圍龍屋是我們客家人的根,隻要圍龍屋還在,我們客家人的根就在。現在這一座圍龍屋,已經有一兩百年曆史了,本來就很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如果沒有人定期維護和修繕,遲早都會倒塌變成一堆泥土。關於圍龍屋的保護和修繕,我們可以拿錢出來維護好。”

楊繼榮點點頭,非常讚同。

他對於圍龍屋是非常有感情的。

現在這次回來,看到圍龍屋還在,他就想起自己小時候的事。

“第二,關於三角塘。三角塘是我們楊家村的風水塘,意義重大。我聽說以前三角塘生產隊因為缺少耕地,不得已把三角塘直接給填了,用來種植水稻。在我看來,那種情況下,確實逼不得已。現在不一樣,即使把三角塘全部填埋了,一年也種不了幾千斤的糧食,與其那樣,不如好好保存下來。我的想法是出錢修建三角塘的塘堤,可以種植荷花等水生植物,甚至可以養魚。這個三角塘屬於三角塘楊氏族人,如果有人不願意那樣做,那麼完全可以花錢買下來,但是,這種人以後想讓我們幫什麼,就不要想了,也就是說,三角塘和圍龍屋一樣,我們出錢維護。”

楊繼榮也是點點頭。

對於三角塘的存在,他也是感情深刻。

“第三,關於村裡的小孩。現在村裡的小孩挺多的,莪聽說我們回來前,村裡許多小孩窮得連書都讀不起,在我看來,讀書是改變許多人命運的機會。我是非常支持這些孩子繼續讀書的,也就是說,無論這些孩子家庭如何,學習成績如何,隻要他們願意讀書,我都出錢給他們讀書。”

楊繼榮又是點點頭。

尊師重教。

楊繼榮也是非常重視教育。

當初楊銘在參加燕京國慶典禮,捐出巨款支持國內大學的助學金,他也是非常稱讚楊銘的做法。

“第四,關於村裡的老人。現在村裡老人不多,村裡老人生活是很慘的,既不能勞動,也沒有收入,在這個年代,吃得不多,辛苦了一輩子,因為各種病痛折磨,最後離開這個世界。我想,對於這些老人,也可以對他們進行一定的支持。”

這些老人,許多有手有腳,但是,在農村,甚至在未來,他們都是最慘的人,如果是大城市裡麵那些老人有養老金還好,農村的根本就不用想了,遇到不孝順的兒女,活活被餓死都有可能。

對於村裡這些長者,楊銘是讚同支持和撫養他們。

楊繼榮聽到後又是點點頭。

現在楊繼榮是想到自己的爺爺奶奶,想到自己的父母,他們以前就是那樣在貧窮中痛苦熬過去的。

“爹地,關於這些老人。我是這樣想的。第一,50歲到60歲的老人,每個月50RMB。第二,60歲以上的老人,每個月100RMB。”

50RMB?

100RMB?

在農村來說,這也算是一大筆巨款了。

這些錢,無論是買吃的,還是買其他生活用品都足夠了。

楊銘不會給太多,也不會給太少,更不可能給他們拿去養那些年輕人。

50RMB到100RMB,楊銘也是考慮清楚。

楊繼榮點點頭。

“第五,關於疾病甚至重病。任何一個人都可能會遇到生病的情況,像這裡的村民,很多時候,如果遇到大病,要麼隻能讓赤腳醫生或者村醫看看,要麼隻能在家等死,在我看來,這也要改變。關於村民,無論是小孩還是老人,又或者是中年人,隻要是得了大病,需要花很多錢的時候,都由我們拿錢來給他們解決治病問題。”

“Peter。”

聽到楊銘那樣說,楊繼榮是真的很感動。

因為他想到自己父母,就是因為生病,最後活生生痛死的。

如果當年有人給錢他們去看病,絕對不會那樣。

“第六,關於嬰兒。爹地,在我看來,孩子不但是一個家庭的希望,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希望,我是支持自願生孩子的。”

楊銘剛剛說出來的時候,楊繼榮說道:“我聽說國內不是這樣,生育這方麵,可能要受到限製。”

楊繼榮父親那一輩,都是十多個兄弟姐妹,到了楊繼榮那一輩也是那樣,現在可能沒有十多個兄弟姐妹,但是也有七八個。

楊繼榮聽說現在生育似乎要受到限製,也就是說不是想生就生。

“父親,生育孩子是天性,怎麼可能受限製呢?”

楊銘做的這件事,可不僅僅是針對現在三角塘村民,他是想告訴老先生,他說過的,並沒有忘記。

楊繼榮不知道那些。

“那你想如何支持?”

“隻要是懷孕了,我願意提供100RMB一胎,我願意花錢讓他們去龍川縣的醫院生孩子,那樣對於這些孕婦來說更加安全。生孩子下來,肯定也是需要花銷,我願意再提供100元給孩子。”

“Peter,那豈不是說,相當於生一個孩子獎勵200元?萬一村裡那些婦女拚命生,到時怎麼辦?”

“爹地,我們這裡人口不多,現在全村裡才三百多人,聽說以前我們圍龍屋都有五百多人,不管他們怎麼拚命生,最多也就是多出幾百個孩子而已。”

“那以後這幾百個孩子長大再結婚,豈不是更多人?”楊繼榮擔心問道。

“爹地,我這隻是針對一定時期,以後等村民自己富裕起來後,他們自己撫養自己的孩子,不需要我們出錢。”,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