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光宗耀祖!【3】(1 / 2)

車隊緩緩前進。

十公裡的路程,開了足足兩個多小時。

離開葉潭公社的範圍,楊銘已經看到,前麵正是佗城公社,曆史上龍川縣最早就是來自佗城,佗城公社就是為了紀念佗城的。

其中,佗城公社和老隆公社是連在一起的,龍川縣的治所就在老隆公社。

在進入到佗城公社的那一刻,也就意味著他們真的回到了龍川縣,回到了楊繼榮的老家。

此時,楊銘目光看出去,佗城公社的街道上更多人,全部都是來迎接楊銘一家回來了。

“劈裡啪啦!”

。。。

“咚咚!咚咚!!”

。。。

現在鞭炮聲,敲鑼打鼓的聲音依舊沒有停下來。

不過,車隊沒有停下來。

緩慢地前進。

現在來到自己的老家,不但楊繼榮感覺到不一樣,連楊銘自己都感覺不一樣。

或許是因為這一具身體的血液真的是來自這裡吧。

楊銘說道:“陳震華,和前麵車隊聯係,讓他們在龍川縣的街道慢慢轉一圈,告訴他們,楊先生回來了,感謝鄉親們一直在這等他。”

陳震華和前麵的車隊司機通過對講機聯係。

沈先生和張秘書已經知道,安排車隊在小小的龍川縣的幾條主要街道轉一圈。

龍川縣真的非常有曆史,當年是趙佗發家基地,整個縣城,又是沿著東江發展,楊銘發現這裡的建築和紫琻縣那邊差不多,區彆在於這裡多了一條東江從縣城穿過。

其中,這裡也算是東江的上頭。

香江人喝的東江水,實際上,正是從東江的上頭一直往下流入到惠城,再從惠城通過渠道等方式流入到香江。

也就有了香江人喝東江水。

這些車隊在龍川縣緩緩地轉一圈。

楊銘,楊繼榮等人沒有留在龍川縣,而是往老隆公社下麵的三角塘生產隊過去。

三角塘生產隊,處於老隆公社下麵很偏的地方,不但山多,路窄,這兩千多年來,偏偏出了楊先生這樣一個大人物。

十月份的時候,老先生和錫老派去的大人物到三角塘生產隊調查關於楊繼榮一家的資料。

當時,生產隊隊長楊樹海始終不明白他們說的生產隊說的大人物到底是誰?

難道真的是楊繼榮的兒子?

楊樹海不知道,三角塘生產隊的村民也不知道。

他們發現三角塘生產隊這裡,來了更多市裡,縣城,甚至老隆公社派來的負責人。

在前些時間的時候,讓他們把三角塘生產隊一切都要打掃好。

其中,包括那個被填埋部分的三角塘,又讓他們完全恢複過來。

也就是說,等把這個三角塘完全恢複過來,對於三角塘的楊家村民來說,他們村裡可以種植水稻的田地更少了。

這是上麵的意思,他們隻能照做。

除此之外。

老隆公社本來還傳出要給他們村裡拉電線通電的,發現三角塘生產隊比較麻煩,而且,時間比較緊迫,要對三角塘生產隊拉電線通電怕是來不及了。

不得已,也隻能放棄,這倒是讓三角塘的村民覺得可惜。

不過,即使通電了,在他們看來也是要花錢了,那還不如不通電。

前些天的時候,他們終於知道,上麵一直和他們說三角塘出了一個大人物到底是誰了。

原來正是楊繼榮的兒子楊先生,是香江甚至華人的首富。

所謂,首富,就是最有錢的人!

具體到底有多錢,上麵的人也不知道。

這次楊先生陪同楊繼榮夫婦第一次回來老家,希望他們這些村民做好準備。

那一刻的時候,三角塘生產隊隊長楊樹海不知道是激動還是其他,居然連續三天三夜都睡不著,睡不著的情況下,想的事情就多了。

包括對即將回來的楊繼榮夫婦,甚至楊繼榮的兒子,到底長什麼樣?

他們又回來做什麼?

等等,想得多,自然也就煩。

他們也知道楊繼榮父子身份已經大不一樣,他們也知道要重視起來。

就今天,他們已經知道楊先生一家在昨天的時候已經出發回來,隻是,暫時還沒有回到。

不但楊樹海睡不著,三角塘的村民,男女老少,甚至村裡的土狗不停叫,似乎都睡不著一樣,不知道是興奮,還是刺激。

他們還想親自前往老隆,或者龍川縣迎接楊繼榮父子的,上麵對於他們的安排是,外麵已經很多人在迎接楊先生,他們隻要在三角塘這裡等他們回來就行。

就在今天下午。

三角塘生產隊唯一通向老隆公社的村路,居然被倒塌下來石頭和泥土給封路了。

這對於三角塘來說,當然不是好事。

楊先生父子從香江回來,現在卻是突然出現這種事!

楊樹海立刻發動村裡的村民去挖通村路,老隆公社的人也知道這種情況,也是立刻派人去幫忙挖通,儘量等到楊繼榮父子回來的時候,通過村路的時候,不受影響。

對於沈先生,張秘書,甚至,龍川縣,老隆公社的負責人來說,三角塘生產隊的環境和條件太差,楊先生一行人又有二十多人,應該在龍川縣的招待所住下的。

他們是那樣想,也是那樣建議的。

楊繼榮和楊銘則是覺得,還是要先回三角塘生產隊,如果三角塘生產隊真的實在住不了,或者根本無法居住的情況下,那麼他們隻能離開三角塘,回到龍川縣的招待所居住。

楊銘的車隊在龍川縣的鄉親們迎接中,花了一個多小時,圍繞龍川縣,老隆公社,佗城公社,轉了一圈後,往三角塘生產隊的方向過去。

此時,已經是來到下午五點多,天色開始有些黑了。

楊銘看出去,還是可以看到一些外麵的情況。

不過不看還好,一看這裡的環境還真的不好。

都是山。

還是山路。

楊銘知道龍川縣有東江水穿過,那麼東江兩邊必然有高山,現在來到老家附近的時候,發現遠比他想象中還要多山。

當然,多山也不一定是壞事,隻是有些時候不方便而已。

此時,那倒塌壓住村路的地方,包括大石頭和那些泥土,已經全部都被清理掉。

楊銘坐在車上,他都能夠感覺到,在村路的兩邊就是高山,遇到塌方或者泥石流,還真的是很危險。

他也明白了,為什麼當年父親一定要離開老家前往香江發展了?

就這種地方,真的可以養活人嗎?

他們呆在車上,繼續在這種窄小彎曲的山路裡麵,斷斷續續花了一個多小時。

前麵的車隊停下來。

楊銘知道終於抵達了三角塘生產隊。

楊繼榮的老家。

也就是他現在的老家。

他們回來了!

什麼叫近鄉情怯?

現在楊繼榮就是那樣,當車停下來的時候,他知道已經回到他這二十多年來一直揮之不去的老家楊家村。

曾經的楊家村,現在的三角塘生產隊。

“爹地,我們到了。”楊銘說道。

“你和你媽咪先下去,我想靜一靜。”

“是,爹地。”

楊銘從車上下來。

陳震華已經從車上下來,急忙拿著輪椅來給楊銘坐上。

今天坐了一天車的阿珠,鐘楚虹,林秀芝也是從車上下來透透氣。

今天她們也是看到太多,她們沒有從車上下來,她們根本沒想到,楊先生和父親在老家居然那麼受歡迎。

不過,阿珠和鐘楚虹還是有些暈車,坐了一天顛簸不平公路的車,現在感覺到渾身疲憊,又累又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