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君前對問(2 / 2)

事實上,就連臥龍鳳雛們敢於叫囂著,tong劉總的juhua,也是有了如此的依仗,否則豢養了上百小和尚的劉總絕對會讓他們知道花兒為什麼紅,花兒為什麼會那麼豔麗!

四支已經有了框架,具備戰鬥力的禁軍,再加上正重建的十二衛,這就等於郭戎掌握的整個長安的所有駐軍,從某種意義上說了,郭戎才是長安現在最有權力的人。

比之曾經掌控了大半神策軍,在長安發動了叛亂的俱文珍還要厲害。

如果現在郭戎突然發動叛亂,那麼無論是李誦、李純抑或是武元衡、韋貫之等一眾宰府,根本就沒有任何抵抗的機會和能力。

郭戎能有如今的地位,那是因為太上皇同誌對自己的信任已經對自己達到了滿格,就算是想要刷,也隻能提高好感度,不可能再提高信任值的程度。

但是對於李純這位監國皇帝,郭戎感覺信任的程度能有六成或者七成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六成到七成的信任度,是不足以讓自己在後李誦時代繼續掌控長安的。

以如今郭戎對李純所表現出的能力判斷,這位爺絕對不比他爹李誦要差,到時候即便知道自己的是忠臣也絕逼會拿下自己。

當然,這不是李純的問題,事實上,設身處地地把自己放到李純的位置上,如果掌控長安的不是自己絕對信任的人,郭戎自己也絕對睡不好覺。

不經意之間,郭戎突然發現,自己早就不再是昔日那個需要靠彆人為自己遮風擋雨的娃娃了。

想了想自己來到長安的目的,想了想在安西堅守的那些老頭子們,到了自己披堅執銳守衛大唐的時候。

了解了自己的處境,確定了自己的想法之後,沒有,沒有猶豫,沒有等待,過程直接隨著李純派來的宦官入宮。

醜媳婦總得見公婆,想要打回安西就要打穿河西走廊,那等於是對於吐蕃的滅國之戰。

而那種程度的戰爭,沒有傾國之力,沒有李純的支持是不可能的實現的,既然李誦召見了,那就去,借助答疑,真真正正地建立起一條和大唐皇帝的良性關係。

宦官去得快,回來得也快,可是當郭戎沒有任何猶豫的跟隨宦官來到了宮城之後,尷尬的就彆變成了李純。

在郭戎的眼中,已經成為皇帝的李純等同於未來的老板,但是在李純的眼中,隻要一天沒有真正掌握實權,生殺廢立全在自己的父皇一念之間,自己就不過是一個掛著皇帝頭銜的儲君而已,滿打滿算也不過是一位監國太子。

在不經過大唐真正話事人同意的情況下,一位監國太子敢私自將手握重兵的大將軍召喚到自己的身邊,這等於是在主動挑釁話事人的權威,這基本上和找死是差不多的。

“陛下,其實臣對於河北、對於遼東的期望跟陛下並沒有什麼區彆,隻不過臣認為,眼下沒有確切的消息之前,一動不如一靜。”

郭戎主動地開口,多多少少地掩飾了李純的尷尬,同時也讓李純產生了濃濃的好奇心。

“哦,郭將軍計將安出?”

計將安出,郭戎在心中稍稍驚歎了一波,這等同於問“元芳你怎麼看……”這可是高端的謀士們才能享受到的高級詞彙。

一瞬間的驚訝之後,郭戎按部就班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從頭開始為李純解析。

“陛下,當初隨太上皇東進宣武,平盧,北上河北道的時候,臣就曾經考慮過河北可能會出現的各種問題,李愬的河北節度使、張愔魯北節度使,就是為了牽製河北三鎮。”

“在平盧尚在,沒有河北、魯北兩鎮節度使之前,河南、河北的藩鎮勢力連成一片,彆說盧龍動亂,就是他們想聯合犯上作亂,朝廷也沒有太多製約的辦法。”

“然而,在李愬屯兵景州之後,一切變了朝廷在河南有宣武……,在河北……,在河東……,李愬所部的精兵更如同一把匕首,死死地釘在了他們的胸前。”

“所以,臣以為,朝廷現在需要的就是穩定,穩住局麵,穩住陣腳,穩定長安,隻要長安不亂,關中不亂,那麼河南道、河北道、河東道的藩鎮就會老老實實地聽從朝廷指派。”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僅僅是試探,河北三鎮定然不敢輕舉妄動,畢竟開弓沒有回頭箭,如果河北三鎮真的要動手,隻要河北軍、魯北軍還在,短時間內也不至於讓大唐的局勢糜爛,朝廷自然可以從容地調整。”

“相反在不清楚真實情況之下,一旦朝廷的兵馬潰敗或者李愬所部損失慘重,朝廷的主動權將徹底喪失。”

“陛下,不要忘了,眼下我們所需要麵對的不僅僅隻有一個盧龍軍和河北的藩鎮!”

“吐蕃?”

“是的,陛下,劉總玩的什麼陰謀我們尚未可知,但是吐蕃人的幾十萬大軍日夜兼程朝我大唐而來,陛下是知道的,本次吐蕃人圖謀不小,我軍主力一旦東調……”

看著連連點頭的李純,郭戎突然就想起來曾經地讓郭戎自己都非常驚訝的舊曆。

“陛下,請容臣說句大逆不道的話!”

“大逆不道?郭戎你說就好,在父皇的麵前如何,在朕的麵前如何就好,無需擔心!”

“昔日安祿山、史思明作亂之時,在河北叛軍的突然襲擊之下,山東各地迅速淪陷,甚至連東都洛陽都陷入叛軍之手,但是,此時,潼關尚在,長安和關中並沒有受到影響,”

“以當時的戰況,高、封二位將軍收攏殘兵,編練兵馬,死守潼關,隻要在潼關堅守一年半載,到時候叛軍的士氣和兵力將出現不可避免地下滑,而我大唐強大的國力則可以充分發揮,到時候此消彼長……”

郭戎沒有說下去,但是李純對於郭戎略過的話是心知肚明。

“陛下,回頭說來,昔日安祿山、史思明肆虐大半個大唐是何等的危險,昔日的吐蕃是何等的猖狂,甚至攻占了長安,讓我大唐名譽掃地,但是如今,他們又在何處?”

“陛下,在臣看來,哪怕一時陷入危機,但是隻要沉住氣,隻要等我大唐緩過氣來,一切的魑魅魍魎,都不過是忠於大唐的將士的功勳,隻不過是陛下豐功偉績的磚瓦而已。”

“隻要長安不亂,關中不亂,朝廷不亂,大唐就亂不了!”

慷慨激昂地說到一半,郭戎直接愣住了,他發現眼前的李純在笑。準確說是強撐了很久之後實在憋不住的那種笑容,瞬間就有些懵逼。

“陛下臣是什麼地方說得不太對嗎?”

“你知道父皇是怎麼評價你的嗎?”

郭戎猛地搖頭,一臉懵逼。

“父皇評價你隻有一個字!”,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