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封侯(2 / 2)

是日,冬日暖陽之下,留守長安的皇帝李純率領文武百官,長安百姓出城十裡迎接。

是日,紅旗招展,人山人海,是日,山呼海嘯,萬歲如山。

看著父慈子孝的太上皇與皇帝,看著山呼海嘯、激情澎湃的長安百姓,郭戎突然有了一種很特彆都感覺。

相比較之前,長安還是那個長安,但又不單純的是曾經的長安,就好像此時的長安才終於從連續的戰火與動亂中恢複了過來,恢複了曾經的氣度與曾經的自信。

完成了任務,將長纓軍以及禁軍的其他部分帶回禁苑都禁軍軍營,將一路混編而來都天德軍、平盧軍等兵員完成安頓之後,李誦很體貼的給郭戎放了半個月的長假。

重返長公主府,看到一妻一妾,看到一雙兒女,郭戎感慨異常。

尤其是一雙兒女,出發之時,還在繈褓之中,而重返長安之後,他們已經學會了走路,很有一種恍如隔世之感。

郭戎得到的假期可以看做是大唐的一個慣例,也是凱旋而歸的將軍的榮耀,一般情況下可以看做是李唐對於德勝而還的將軍的獎勵。

郭戎可以休息,但是不代表其他人也是如此。

首先太上皇就沒閒著。

完成了歡迎儀式之後,太上皇在興慶宮僅僅休息了一天不到的時間,就立刻就投身到了大唐複興的事業之中。

先是在興慶宮召集了一次皇帝李純,當朝宰府,三省、七部、九寺、七監、一台的大佬進行了一次層次極高的會議。

然後就開始在李純的陪同下,開始不停的召見留守長安的所有重要文武,了解他所關心的各項事業的進展。

兵部、戶部等相關的府衙也開全力運轉。

雖然在行進的途中,禁軍各部的軍功就一直在統計,但是返回之後,依舊要對出征的禁軍的軍功需要進行最後的統計和核算,從前確定職銜、爵位、封賞等等內容。

再有忙碌的則是由韓愈、劉禹錫等人引領的禁軍文官。

禁軍在曠日持久的遠征中編製幾經變化,又經曆了諸多戰事,急需補充缺額,恢複編製。

與此同時,禁軍離開長安整整兩年半,一批又一批的新兵通過了考核之後,成為了各支禁軍的後備兵員和輔兵。

半個月的時間一晃而逝,包括郭戎在內,整個長安城都在一種緊張而忙碌的過程中度過。

苦戰了半個月,以地主的身份將兩位牌友鎮壓之後,郭戎接到了來自李誦的要求,三天之後,他需要參加望日朝會,如果不懂讓他去找韓愈補課。

被指定需要參加三日之後的朝會,在聽到這個要求的第一時間,郭戎是非常懵逼的,畢竟說實在的,他到現在為止還沒參加過朝會……

於是乎,郭戎在收到李誦的要求之後第一時間竄到了長纓軍的大營中,然而在經過了韓愈的補課之後,郭戎突然發現唐代的朝會原來還有這麼多的講究,而且和自己之前見到的電視劇上的朝會完全不是一回事。

中國古代稱臣見君為朝,君見臣為會,合稱朝會。

在唐代最為重要的朝會,是每年舉行一次元旦、冬至大朝會,其次是太宗朝開始、玄宗時代確定的初一,十五舉行的朔望日朝會。

不過無論是大朝會,還是朔望日朝會更多的都是禮儀性質的朝會,一般情況下主要總結大計,宣布詔敕,宣布封賞,但不奏事,會而不議。

而郭戎或者說後世電視劇裡所表現的早朝則是第三種,常朝,常朝也叫常參,或日朝、早朝。

而有皇帝親自主持的常參,才是皇帝真正和朝廷的重臣,宰府商討大事的會議。隻不過有唐一代,常參從來就沒有被嚴格的執行過。

太宗貞觀十三年(639年)房玄齡奏請三日一朝,到貞觀二十三年(649年),長孫無忌等奏請“視朝坐日”。

高宗永徽二年(651年)改為“五日一朝”。

武則天時,敕“每十日一朝”。

中宗即位之後,製令“每隔日不坐”。

玄宗晚年荒政,朔望日朝製度都遭到破壞,常朝更是形同虛設。

而李誦要求郭戎參加的則是三月十五舉行的朔日朝會。

“太上皇這一次要將禁軍正式昭告天下了!”

聽著韓愈介紹完朝會之後的感歎,郭戎是一臉懵逼。

“退之先生,昭告天下是什麼意思?禁軍不早就天下儘知了麼?”

“你呀!”韓愈笑著指著郭戎笑罵道,“笨!”

“會而不議,宣而不議,那你覺得朝會上能做什麼?”

“封賞?”

“還算有救,隴西、隴南之戰給你封侯綽綽有餘,但是陛下給你的隻有賞賜,而沒有爵位,當時我就感覺挺奇怪的,本以為你會不滿,結果你這竟然沒有任何怨言,這不容易啊,換個人恐怕早就不滿了,也隻有你會老老實實的替陛下領兵、領兵、練兵。”

“額……”

說實話,郭戎還真沒考慮這麼多。

“陛下當時沒給你封爵,依我看,第一是借此繼續考驗你。”

“安西軍?”

“對,以陛下對你的期望之高,畢竟,如果有一天你產生了異心,那危害絕對比昔日的安祿山還要恐怖,再多的考驗也不奇怪。”

看著郭戎點了點頭,韓愈給出一副孺子可教的神情繼續說了下去。

“至於第二點,考慮到隴西如此的大勝,陛下並沒有進行大張旗鼓的宣傳,反而開始大規模的擴編禁軍,我推測是陛下在沒有足夠的硬實力之前,希望韜光養晦,同時讓有疑心之人自己跳出來。”

“現在看來,你徹底通過了陛下的考核了,而陛下對於禁軍的戰鬥力也有了足夠的信心,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所以你小子熬出頭了,好好準備一下,不要在朝會上失禮。”

“是陛下讓你來找我的?”

“哦,我懂了。”

“啥!”

“如果我沒記錯,大朝會、朔望朝會,常參,你一次都沒參加過吧。”

“是!我以為……”

“陛下是讓我給你培訓禮儀的,抓緊時間吧,隻有三天……,三天之後,你就是陛下想要展示給群臣和天下的牌麵!”

然後,郭戎被韓愈直接關在了長纓軍的大營之內……

一切如同韓愈的推測一樣,三天之後的朝會變成了以長纓軍為首的禁軍的舞台。

數不清的封賞,如同海嘯一般,讓參加了朝會的所有朝臣震驚。

包括郭戎、李銳、張取義、邵樹民等一眾禁軍將領儘數封侯,雖然沒有人封公,但是十幾名屬於禁軍之下的侯爵依舊震驚天下。

一夜之間,大唐的禁軍一躍成為了天下最重要的一支勳貴力量。

其中,郭戎獲封酒泉,李銳獲封張掖,張取義獲封福祿……

有心人注意到,長纓、羽林、天策、神威四軍所有將校的受封地清一色位於河西之地,也就是說,太上皇的下一步的目標已經很清楚了,那就是河西!

當然郭戎所獲得的不僅僅隻有一個酒泉,而且郭戎也不能如同以前一樣,單純的一一個禁軍統帥的身份存在。

兵部左侍郎,這是李誦給郭戎除了長纓軍大將軍之外,最重要的一個職務,而這個職務的目的隻有一點,方便郭戎統籌禁軍的指揮和變革——唐軍的第二輪軍改。

除此之外,郭戎被兼任的職務還包括了教育監、科技監、航海監……,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