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 兵困淮西!(2 / 2)

花錢買命!

在所有人看來,這才是能讓太上皇沒有對宣武軍動手的真正原因!

無論在什麼場景,一個榜樣的作用都是非常明顯的,畢竟在如今的局勢下,到時是硬對抗,還是跟不要臉的韓弘一樣花錢買命,這變成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就在平盧、淮西、魏博還在猶豫的時候,另外一個消息傳來,治所位於徐州的武寧軍節度使張愔已經宣布,去年沒有來得及上繳朝廷的稅賦,已經裝車,正準備發往長安。

同時,武寧就節度使張愔表示,太上皇東巡,那是對山東各鎮的重視,武寧軍早就為太上皇隨行的禁軍準備好了物資,如今隨著太上皇抵達汴州,糧草、錢帛也已經被送往汴州。

如果說其他人也是算了,但是當第二個發聲的是武寧軍節度使張愔之後,山東各處的藩鎮這一刻似乎突然記起來,在徐州還有一個武寧軍。

徐州地區自古便是軍事重地,彭城更是帝鄉,隋朝建立,徐州的地位就從未減弱,隨著隋煬帝開鑿運河的開發,徐州地區因地處運河與淮河的交通樞紐,故地位大為提升。

入唐後,特彆在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爆發後,徐州的固守成為一個重要的關鍵,貞元四年(788)德宗更是專門在徐州設置了節度使。

隻不過,後來隨著山東局勢緩和,德宗於貞元十六年(800)廢止了徐州節度使。

而現在掌控徐州的節度使,是如今太上皇李誦在位時候再度建節,並且由李誦親自賜名“武寧軍”,張愔為第一任武寧節度使,領徐、泗、濠三州。

某種意義上,武寧軍和長纓軍一樣,都是太上皇李誦真正的嫡係,鐵杆的親朝廷的節度使。

武寧軍的表態,讓眼前的局麵豁然開朗,一下子都明白了眼下的局麵,所有人似乎也理解了韓弘。

西邊是太上皇帶來的幾萬禁軍,東邊是處於淮海心腹地帶的武寧軍,如果韓弘敢有異動,那絕對是死無葬身之地。

現在韓弘痛痛快快地交錢保命,壓力顯然就到了其他人那裡,如果說北方的諸多藩鎮還有一種抱團的可能,俺麼地處淮南的淮西節度使吳少誠就已經瀕臨崩潰了。

安史之亂後,東南本就是大唐的財稅重地,東南的節度使大多和大唐的中央處於良性的狀態,反複叛亂的淮西絕對屬於少數特例。

南邊是東南的親朝廷藩鎮,北邊是武寧軍,西邊是宣武軍,東邊是大海……

當吳少誠聽到太上皇說淮西風景秀麗,物產豐富,氣候宜人,準備帶著大軍來淮西看看風景,看看揚州瘦馬的時候,吳少誠直接跪了。

銀錢、糧草、絹帛,然而讓吳少誠驚愕的是太上皇似乎對這些都不太感興趣,禁軍在汴州沒動,但是武寧軍、宣武軍已經開始調兵。

三天之後,兵馬開始調動的已經不止武寧和宣武,淮西的周圍,平時一直很佛係的忠武軍節度使、鄂嶽觀察使、江西觀察使、宣歙觀察使、浙西觀察使的兵馬也已經開始調動……

短短幾天之內,整個淮西已經被圍得如鐵通一般,就算平盧以及河北三鎮想要救援,也鞭長莫及,更彆說還有四萬禁軍在汴州嚴陣以待。

到了這一刻,吳少誠已經惶惶不可終日,其手下的淮西軍也隱隱地出現了分崩離析的趨勢。,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