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交錢保平安!(2 / 2)

細思極恐的地方在於,太上皇已經磨得雪亮的刀已經架在了在座所有人的脖子上,可是突然間太上皇就收刀了,這不讓人感到疑惑嗎?

可是如果有人明麵上和其他勳貴一起同仇敵愾,但是背地裡已經主動提前向太上皇交代了一切,這不就順理成章了嗎?

要知道,今天能坐在這裡都是大唐頂級勳貴的掌門人,這些人每一個都有一顆七竅玲瓏之心,賣隊友本就是一種本能,基操誤六!

就此時此刻,誰敢保證在座的幾十個大唐頂級勳貴中,就絕對沒有人是已經投誠了太上皇的奸細?

可以信天,可以信地,絕對不可以信同為勳貴的這張破嘴,有些事有沒有做隻有自己知道!

而且,就算真的沒有人投誠太上皇,有了這句話打底,信任也已經徹底不複存在,所謂的聯盟崩了!

看著眼前心懷鬼胎,相互防備,心急如焚,坐立不安的大佬們,今天的主人左金吾衛大將軍郭釗臉上帶出了一抹苦笑,但是在心中卻慶幸保留了最後一張底牌。

“從今天郭惠打探的消息來看,郭戎在太上皇心目中的地位遠比我們預料的要高,而且太上皇現在極度匱乏錢糧,各位就各顯神通吧!”

郭釗話音落下,不久之前還惴惴不安的勳貴們,一個個重新變成了在大唐威震一方的大佬,

隨著這些大佬們紛紛告辭離去,偌大的正廳瞬間就隻剩下了郭釗和郭惠兄弟二人,目瞪口呆的郭惠有些茫然地盯著自己的哥哥。

“兄長,這……”

“不要怕,這幫家夥本就如此,一切都在兄長的掌控之中!”

“六弟那?”

“老六那裡不要動,我聽說這次進軍西市他也參加了,這很好,讓他安安心心在長纓軍就好,也許未來我們郭家就要靠他支撐了。”

“那我們……”

“這樣,你明日入宮有一趟,去找找大姐,讓大姐試探一下陛下對郭戎的態度,來確定到底對郭戎投入多大的力度,我開始命人向長安調撥錢糧絹帛。”

第二天,天還沒亮,各個城門處已經聚集了大量信使,當城門打開的一瞬間無數的信使衝出了長安城,湧向了大唐的四麵八方。

與此同時,因為協助京兆尹監斬而停頓了兩天的長纓軍募兵重新開始。

重新募兵開始之後,募兵的火爆程度比之之前有過之而無不及。

雖然長安的募兵計劃遠遠超出了預期的火爆,但是郭戎並沒有取消之前的計劃。

相反,郭戎給每一支離開長安前往京畿各縣募兵的隊伍補充增加了一名因為被熱血吸引,而主動從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棄筆從戎的學生兵。

增加的這名學生兵的任務隻有一個,從俱文珍叛亂開始講述整個長纓軍的建軍淵源,宣傳長纓軍為大唐而戰的理念,吸更多縣學、州學的學子加入。

九月二十七,長安城內募兵登記完成,監斬之前一天,監斬之後三天,四天時間內,整個長安城內總共有超過六萬符合條件少年郎和遊俠被登記在冊。

同一日,李誦給郭戎承諾的一百名神策軍低級軍官,郭戎請韋貫之幫忙在長安城內募集的一百名廚子也抵達了長纓軍軍營。

九月二十八,數量高達六萬的備選者,開始以市坊為單位,依次,分批前往長安城以北,位於禁苑的長纓軍駐地進行測試和篩選。

九月二十九,在親自對所有募兵人員進行了培訓之後,隨著郭戎的一聲令下,整整五十支由一名帶隊軍官,一名學生名,十名長纓軍士卒組成的募兵也小隊也離開了長安城,前往整個關中。

在未來的一個月裡,他們將為長纓軍帶來至少一萬名新兵。

送走了募兵小隊之後,提前篩選好的一百名老兵,在郭戎的帶領和指揮之下開始了兔式隊列訓練。

說實話,唐軍是有隊列訓練的,雖然唐軍本身更側重的是戰技訓練,但是隊列訓練也確實是存在的,因為唐軍在本質上是以重步兵和弓弩兵結合的線列步兵。

隻不過唐軍的隊列訓練,考慮得更多是實戰中的同步,內容也非常簡單,其核心要點是在口令和鼓點之下的齊,而不是整,更不是整齊。

在行進當中想要保持隊形,更多的是依靠默契,所以才會有了行十步隊列不散,就已經是強軍的說法。

能夠在口令和鼓點的指揮下實現同步,在以老兵為主的長纓軍是可以做到的,所以凡是看到長纓軍表現的人都會稱讚一聲強軍。

這種以完全以實戰為基礎的訓練的方式不能說不優秀,卻忽略了隊列訓練實戰以外的另一種意義,那就是培養默契感,團隊感和令行禁止。

原本郭戎以為,這些平均從軍五年到十年,很多甚至十五六歲就開始上陣殺敵的精銳老兵,會對於簡單的隊列訓練產生不滿。

但是,出乎了郭戎預料的是,這些老兵對隊列訓練的認可程度和認真程度遠遠超出了自己的認知。,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