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 唐軍是這樣作戰的(1 / 2)

眾所周知,唐軍單兵作戰的基本單位是五十人為編製的隊,可以形成兵種混編的最小單位是兩百人或者三百人的團。

在龜茲打了整整三年的守城戰的郭戎,真正參與過最大規模的野戰不過是龜茲第八團的突襲戰,至於更大規模的野戰,沒有參與過的郭戎本就沒有直接概念。

而這一次,跟在範希朝身邊,郭戎切切實實的對於唐軍的大兵團作戰有了一個宏觀的認識,修正了許多的認知錯誤和偏差。

首先,郭戎發現自己對於陌刀兵的定位是不準確的。

陌刀兵確實是唐軍的巔峰戰力之一,但是在大兵團作戰中的地位和作用,和郭戎想象的並不是完全一樣。

陌刀兵既不是作為突擊力量而存在,也不是作為防禦力量存在,在郭戎看來更像是整個唐軍軍陣的中樞和作戰的依存點。

無論是弓箭手、弩箭手、操控八牛弩等的重弩手,身披重甲手持步槊、長矛、錘、斧等的攻擊性重步兵,手持輕甲、橫刀、盾牌的輕步兵,裝備馬甲、具裝、騎槊的重騎兵,或者皮甲、鎖子甲、短矛、弓、弩的輕騎兵……

整整三萬神策軍緊緊圍繞著最中心的兩千陌刀兵進行布置,形成了一個又一個以團為單位的戰陣。

以步槊手、長矛手、少量陌刀兵組成的十個300人團,義無反顧地頂在了新神策軍戰陣的最前端,他們也有另一個名字——戰鋒隊。

緊接著跟在他們後麵的是整整三十個弓箭手/弩箭手組成的300人團。

跟在弓箭手後麵的,是以兩千人陌刀隊為核心的,加上大量著重甲的跳蕩、奇兵、輕步兵組成的中央重步兵本陣,也就是整個新神策軍一方的核心。

再往後是由重裝步槊手以及少量具裝騎兵、重騎兵組成的兩列預備隊。

如果非要讓郭戎找一個方式來形容,核心的陌刀隊很像是唐軍大兵團作戰的作戰平台,所有的其他兵種都要依托這個平台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三萬新神策軍對陣四萬神策右軍,跟隨範希朝一起的郭戎可以清晰地看到,雙方的兵力配比,戰陣布置,進攻展開,突擊戰法幾乎是如出一轍。

和後世熒幕上所展現出雙方直接的亂戰不同,在戰鼓響起的一瞬間,無論是新神策軍還是神策右軍選擇的都是進攻。

準確說,雙方都是以重步兵為核心進行緩慢地推進。

雙方唯一的一點不同在於,神策右軍一方的核心位置不是陌刀兵而且是重裝步兵的步槊手。

隨著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在雙方相距一百五十步左右(220米)的時候,伴隨著雙方陣前軍官及老兵的命令,弩手開始射擊。

在雙方的距離拉近到接近六十步(90米),弓箭手開始射擊。

雙方距離二十步(30米),所有弩兵裝備上披膊,拿出裝備在身上諸如錘、斧、刀(當然隨著郭戎的影響力提升,工兵鏟也會成為常備)一類的副武器,跟隨著頂在最前麵的步槊手、陌刀手開始衝鋒。

完全相同的戰法,完全相同的戰陣,在雙方各自付出了數百人的代價之後,雙方頂在最前麵的數千名重步兵已經開始接戰。

兩支精銳到極點的唐軍在接戰的一瞬間,鼓聲再次大作,戰鬥直接進入了白熱化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