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長安亂(終)(2 / 2)

隻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如果不是今天的特殊場合,郭戎絕對二話不說上去就把他捅死,但是現在,這會嚴重影響李誦收服人心的計劃。

郭戎記住了賈隊長的位置,提高警惕盯住了對方,如果他現在老老實實,郭戎不介意留他一命,反正就他那長相跑得了這村也跑不了這店!

很顯然,賈隊長也發現郭戎在注視著他,漸漸地收起了陰毒的目光,緩緩地縮向了後方,然後消失在了千人為單位的叛軍之中。

賈隊長的消失讓郭戎鬆了一口氣,警惕沒有放鬆,但是沒再出第二個類似的危險人物,漸漸地李誦穿越了廣場的中央,繼續前行,直到最南側的邊緣才停下來。

在所有人疑惑的目光中,李誦環視四周,發現了自己需要的目標——一位須發的老者。

“敢問老丈今年貴庚?”

“回太上皇,老朽今年七十有三。”

李誦滿意的點了點,這就是對的人!

“以老丈的年紀,應該見到過這勤政務本樓以及花萼相輝樓昔日的盛況吧!”

李誦簡簡單單一句話,似乎在一瞬將老人拉入到了曾經的會議中。

“陛下,那是玄宗還在的時候了,每當大典,陛下都會在勤政務本樓上……每當上元、中秋……,陛下都會在這裡……我還記得那年的中秋佳節,陛下在這……射出了一支箭點燃了……”

老人並不大的聲音在一聲聲傳導之下,慢慢傳揚到了整個廣場之上數萬人的耳中,將所有人都代入了大唐曾經的繁榮之中。

開元,那是一個堪稱傳奇的年號,那是整個大唐的巔峰,那是一個萬國來朝,那是一個普天之下唯我獨尊的年代……

在老人有些淩亂的記憶中,曾經的大唐盛世似乎在每個人的眼前跳動。

老弱絮絮叨叨地說了很久,但是整個廣場除了老人以及傳導聲音的士卒的聲音之外沒有任何一點聲音。

一場安史之亂將大唐的如夢如幻砸了個細碎,但是五十年的時間不足以讓所有人忘記大唐昔日的榮光。

見證過昔日榮耀的人還活在人家,就算沒有親眼見到的人,也從自己的父輩,祖輩口中聽到了大唐的榮耀和光芒。

郭戎知道,就連安西軍的老頭子們能孤城堅守五十載(除了郭昕),靠得也是大唐終究會打回來的信念,因為他們見證過昔日開元盛世的輝煌。

當所有人都沉浸在這氛圍裡的時候,李誦緩緩地開口了。

“今天,在宵小的蠱惑之下,神策軍開進了長安,圍困了皇城,進攻了攻城,這是忤逆之罪,但是朕不怪罪他們!”

“因為朕認為錯的並不是他們,而是朕以及我大唐的先代君王。”

“麵對洶湧而來的叛軍,玄宗棄長安而逃!麵對吐蕃人的鐵騎,代宗再次棄長安於不顧!麵對走投無路叛軍,先皇選擇的同樣不是留守長安!”

“試問,一個連守衛大唐榮耀所在的長安的勇氣都沒有的君主,有什麼資格要求他的將士為國而戰?有什麼資格讓自己的將士保持忠誠?”

“在今天之前,不是沒有人勸朕逃離長安,以避神策軍的鋒芒!”

“但是,朕還聽到了另一種聲音,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朕認為今天在這裡的神策軍將士是在向朕求證,他們的君王,有沒有用與他們並肩作戰,同生共死,守衛長安,守衛大唐榮耀和勇氣和決心!”

“朕的將士們向朕要一個答案,所以,今天朕沒有走,當今的天子,沒有走,作為大唐儲君的太子也留在了長安成,不知道今天朕交出的答卷,神策軍的將士們是否滿意,大唐的子民是否滿意,大唐的列祖列宗是否滿意!”

幾乎在一瞬間,整個廣場數萬人的血液被點燃,然後就在起勢前的一瞬間,李誦再次抬起雙臂輕輕下壓。

“隴西李氏不肖子孫,大唐……李誦……立誓……”

“從今日起,我大唐隻有戰死的君王,沒有逃跑的皇帝!”

“從今日起,凡我宗室子弟,無軍功者不得封王,不得襲爵,不得入宗祠受子孫祭拜!”

“從今日起,凡我宗室子弟,臨陣畏敵,貪生怕死者,人人得而誅之!”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君王在,長安在,榮耀在,大唐在!諸君可願與朕勠力同心,複我大唐之榮耀,創我華夏之輝煌!”

今夜,長安無眠!,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