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君王在,長安在(1 / 2)

“朕可以與長安共存亡!”

明明腿肚子都在轉筋,身體也在微微發抖,但是與長安共存亡的話說的確鏗鏘有力,而且從李誦做出的安排來看,這位太上皇也確實沒有給自己留退路。

看李誦這見勢不妙就要把兒子送出長安跑路,自己卻要留在長安和叛軍死磕,和長安共存亡的架勢,郭戎是既無語又欽佩……

郭戎感覺現在的李誦很像某些一邊哭一邊拿著gun突突的家夥,明明怕得要死,但是可以梗著脖子停留在最需要他的地方。

不過,在郭戎看來一個李誦不夠!

哪怕依舊掌控著大唐的實際權利,但他也是已經退位的太上皇,太上皇是無法取代現任大唐皇帝地位的,一個有血性的太上皇怎麼能比得上一個有血性的皇帝更能給大唐帶來士氣和精神?

如果說自己無能為力也就算了,機緣巧合之下,自己竟然有了這樣一個機會,郭戎不希望大唐再出一個臨戰跑路的皇帝了。

要不要賭一賭?

後世那個以日月為號的朝代,千不好,萬不好但是唯有一點,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是沒有人可以指責的。

能說服李誦,或許能給重新給李唐注入一種新的傳承,至於不能,就憑借李誦對自己的態度,多半也不會拿自己怎麼樣。

穩賺不賠的買賣,為什麼不乾?

“陛下,臣說句大逆不道的話,我大唐的脊梁並不是來自高祖的血脈,而是來自太宗渭水單騎退頡利的智慧和勇氣。”

“然而太宗之後,不知道是不是武曌將我大唐皇帝的脊梁折斷、勇氣抽空,血性屠戮代價,長安於大唐每臨危機,我大唐的天子不思堅守,率先拋棄長安,拋棄大唐的榮耀!”

“玄宗如此,代宗如此,先皇如此,現在,臣從陛下的身上似乎看到了太宗昔日的風采,既然陛下已經有如此的決心,為什麼不能讓陛下您的這種覺醒和堅持傳承下去呢!”

“陛下,昔日太宗敢於單騎逼退突厥百萬兵,燕國大長公主一介女流以身守護大唐,三千白首老卒尚且願意在龜茲守護我大唐之榮耀五十載,難道我大唐的皇帝就隻能選擇逃走麼?”

“短短五十年,長安城已經三次陷於敵手,臣以為這是我大唐的奇恥大辱,若是第四位皇帝再次拋棄長安,我大唐的還有何榮耀可言!”

“天子守長安,君王死社稷,陛下,君王在,長安在,榮耀在,大唐在!”

張取義、鄭勇男兩位跟隨郭戎一起來向李誦求陌刀的禁軍郎將已經徹底被郭戎大膽到忤逆的舉動驚呆了。

而作為被說服的對象,從郭戎開口開始,李誦的臉色在不停地變化,時而泛紅,時而陰暗,三千白首老卒尚且死守龜茲,讓無地自容的李誦閉上了眼睛。

天子守長安,君王死社稷,他何嘗不懂得這意義,否則他為什麼要留下來……

整個宮牆上靜謐無聲,所有人都在等待李誦的最後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