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地圖!(2 / 2)

首先,就是要有水源,無糧草三天軍心就會亂,但是如果沒水一天就夠了。

要有能夠支撐燃燒的柴草,理論上可以就著涼水啃大餅,但是隻能保持生存,熱湯熱水對於軍隊的士氣的提升作用不可小視。

怕火攻要避開密林,怕水淹要避開窪地,防止偷襲需要選擇易守難攻之地,誇張的甚至豎起望樓,深挖壕溝,壕溝裡紮下寨牆,畢竟有了營地才讓士卒安心休息。

簡言之,水源、燃料、地形缺一不可。

名將之所以是名將,就是他們有足夠的經曆、能力、眼光統籌兵馬,可以派出斥候提前偵查,提前選定行軍路線,提前選定紮營地點,從而保證士卒始終處於高昂的士氣,巔峰的狀態。

在李誦看來,郭戎這一點的厲害之處在於,哪怕是平庸一點的將領,隻要有了這麼一張行軍地圖,就可以無限接近甚至超過那些名將。

當然了隻是在行軍的一方麵,至於其他的方麵肯定該什麼樣還什麼樣,但是能做到這一項就已經殊為難得了。

到這裡,李誦內心對於郭戎的評價再度提高!

通過郭昕的信以及今天郭戎的表現,李誦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郭戎未必就是安西軍中最悍勇的,也未必是戰技最為精湛的,但是郭戎肯定是郭昕認為最有可能將安西的最後一封信帶回長安的人。

同樣的,在滿腦子都是打回安西救人的情況下,能有如此縝密的思維,以及穩紮穩打的戰法,在李誦看來隻有19歲的郭戎前途無量,隻要給他足夠的條件,未來未必就不是另一個李靖或者郭子儀!

隻不過,李誦無論如何也不會知道,郭戎隻是跟著李銳走了一個多月之後,根據李銳的經驗直接抄襲了後世的軍用地圖……

但是,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李誦覺得郭戎很不錯!

同時他還通過今天郭戎所強調的內容,讀出了郭戎也不是說就一定要死磕河西走廊,當然頭那麼鐵的人回不到長安。

郭戎為什麼這麼賣力地介紹從伊州進入草原之後的經曆,為什麼為自己介紹草原行軍的注意事項和親身經曆,為什麼要提草原,為什麼要提草原,為什麼提迷路,為什麼提地圖。

可能郭戎潛意識裡的想法和判斷,也可能是李誦所判斷的,屬於郭戎害怕進言被否決的試探,也就是小伎倆。

但是無論哪一種,李誦都不在意,君有君的禦下之道,臣子有臣子之道,無論是小伎倆還是潛意識,表現出的都是郭戎的忠誠、乾練。

李誦本身對軍略並不算擅長,但是他也明白,安西哪有那麼容易打回去!

如今河西堪稱吐蕃人的命運走廊,為了確保河西走廊不失,吐蕃人在河西走廊屯兵十餘萬,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得到吐蕃高原本土和河西北道的支援。

三年前韋皋伏擊吐蕃大相韋·論莽熱,東境道十萬大軍損失過半,連論莽熱都成了俘虜,現在還在長安的崇仁裡養老呢。

然而這一次處於嚴重內亂中的邏些城的反應卻驚人的迅速,短促的商討之後邏些城派出了乾練的赤蘇仁謝接任了東境五道節度兵馬群牧大使。

同時開始拚命地從各處向東境五道派出兵馬,硬是半年時間不到,東境五道損失的兵馬就被吐蕃從各處集中力量補齊,而且實力比之以前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言以蔽之,現在大唐,想要正麵剛硬吐蕃不難,但是想要打穿河西基本不可能,想要救援安西,必須另辟蹊徑。

郭戎另辟蹊徑選擇草原,這本就是最好的證明,李誦能看得出郭戎忠誠的未必是自己很可能更多的是安西軍,是大唐。

但是,對於把自己就當成大唐的李誦來說,郭戎忠於大唐就等於忠於自己!

郭戎這邊沒太大問題了,李誦拿起了妹妹李旋的書信,開始認真。,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