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男兒膝下有黃金(1 / 2)

用了整整一刻鐘的時間,將整封信一字一句地讀完之後,李誦百感交集!

困守安西五十載,強敵環伺,靠著幾千皓首老卒堅守到現在,郭昕沒有過錯,安西軍更沒有過錯,錯的不是他們……

安西軍能不能救他不知道,即便他還沒有退位的時候,他也不會輕易決定,李誦和他的父親德宗李適並不是完全一樣。

雖然14歲的時候德宗李適就掛著天下兵馬大元帥的頭銜,名義上平定了安史之亂,但是德宗本人並沒有直接一線搏殺的經曆,反而在連續的藩鎮叛亂之後更信賴宦官,使得宦官掌控了大唐中樞所能掌握的核心軍力,神策軍!

相反,“涇原兵之變”隨德宗出逃避亂時,身為太子的李誦執劍殿後,在隨後40多天的奉天保衛戰中,麵對朱泚叛軍的進逼,李誦常身先禁旅,乘城拒敵。

所以,李誦比自己父親對於兵事和戰事有著更深的理解,同時,對於宦官掌軍更有著深切的厭惡。

如今天下的局勢殊為不易,他不能拍腦袋葬送了來之不易的局麵。

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而現在,更需要皇帝李純,中書門下的宰輔,劍南、隴右、河北、河東等地的節度使,掌控了神策軍的宦官們共同商議。

但是,李誦下定了決心,但凡有一絲可能,就絕對不會放棄郭昕以及幾千安西白發兵!

將書信放下,再次看向郭戎的時候,郭昕在奏表的最後刻意提及郭戎的意思李誦讀懂了。

所謂的承襲,所謂的認祖歸宗,不過是提醒自己,若真的不能救援安西,也一定要在未來重建安西軍。

而通過這一點,李誦還讀出了奏表裡沒說的意思,郭昕對於大唐的未來有著無比的信心和忠誠!

無情最是帝王家,但不代表帝王本人就沒有感情和好惡。

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憑借皇帝寵信權傾朝野的權臣,以及那些悲催到因為先邁左腳或者吃葡萄不吐不吐皮而被滅九族的倒黴大臣。

想象著龜茲的骨瘦如柴的白發老兵披堅執銳,死守孤城,感受著安西軍用整整五十年鑄就的忠誠,李誦看向郭戎的目光也開始柔和。

“郭戎,郭武威也就是你義父的信我已經看過了,我知曉了安西的情況,也明白了郭武威的心意,能否救援安西,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救援,都是軍國大事,我不能輕易地答應你!”

“但是,我向你保證,隻要我李誦還活著,我就絕對不會放棄忠於大唐的安西軍!”

安西不好救,郭戎懂,也有準備,甚至早就做好了沒有任何支援的情況下,拉出一支兵馬打回去的最壞打算,了不起馬革裹屍,也算為老兵油子們送終了。

眼下情況雖然不好,但是比起他最差的估計要強太多。

現在遙遠的漠北有一個鹹安公主,還有一個老而不死的折雲穀。

長安城內還有數千和李銳一樣北庭、安西軍滯留關中、京城的眷屬、遺孤。

而現在,一個皇帝,好吧,是一個已經退位的太上皇,以自己的名義不會放棄安西軍,郭戎實在不能要求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