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金球獎(2 / 2)

貝飛宇(驚恐臉):“真……真的嗎?”

“假的。”陳若玟白了他一眼,“金球獎提名就夠你發一輩子通稿了,得不得獎都是榮譽,緊張什麼?”

貝飛宇:“您這麼一說好像是沒那麼緊張了……”

對金球獎來說,《破繭》是部外語片,外語片能出現在金球獎提名名單上本身就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得獎了會帶來地震式的慶賀,沒得獎大眾也會認為是受了語種影響。

從理論方麵來講,確實沒什麼好緊張的。

但那隻是理論而已。

當頒獎典禮的主持人高聲念出《年度社會劇集》獎獲獎作品為破繭的時候,貝飛宇還是激動地抱著淩一然和導演編劇相擁而泣。

陳若玟在一旁微笑。

好了,這一幕要是傳到國內,隻怕有一小撮粉絲們又要嗷嗷亂叫著磕糖了。

《破繭》成功之後為各娛樂經濟公司又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二次元”、“腐女”、“耽美”這一塊以前一直被忽視的群體頭一次進入了資本家的眼簾。

人們第一次發現,有一大片人,每次磕起男男cp居然比男女cp還要瘋狂。

因為幻想的空間更大,因為沒有同性彆排斥,因為還有一份禁忌的刺激感,這樣的粉絲群體控製起來也更容易。

所以,《破繭》之後,大批耽美被提上了改編日程。隻是同性題材在華國大政策下本身就比較敏感,運營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稍不注意演員本身就會被打上同性戀的標簽。

再加上同性cp解綁要比異性難多了,因為粉絲被洗腦後很容易覺得自己嗑的cp是因為大環境問題被迫表麵劃清界限,就算藝人拿談戀愛來解綁粉絲都不一定相信,分分鐘給你腦補一萬字虐戀情深。

所以,大批的藝人和經濟公司炒cp時獲取了大量熱度,但拆cp提純時卻紛紛翻車,引出了一片又一片的血雨腥風。

沒有一對能做到像淩一然和貝飛宇的“小雨衣”那樣,好合好散,粉絲之間互為牆頭,同時又保留了一小撮雙旦。

因為陳若玟在籌備電視劇的時候炒的人設就隻是“兄弟”,淩一然的粉絲肅清一遍之後紀律已經是圈內之最,劇沒播完前她又給貝飛宇拉了新的“雲雨兄弟”轉移注意力,播完之後雙方又都有新作品轉移粉絲注意力。

雖然這種做法起碼損失了四分之一的紅利期,但從長遠和實操結果看來,這麼做是完全值得的,而且其他人學都學不來。

這一係列操作後來還被寫進了傳媒學校的課本裡,被譽為“教科書般的營銷案例”,當然,這是很多年以後的事情了。

台上的《破繭》主創團隊激動萬分,台下作為經紀人的公孫嘉怡更是淚流滿麵。

“小然還在的時候我就想著,如果將來他真做了演員,我一定要儘自己的全部力量把他帶到影視圈的最高獎台。隻可惜……他沒那個福氣,我也……沒那個實力。現在一然終於代替他做到了。陳總,我不是一個好的經紀人,如果不是你,一然可能就毀在我手裡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