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章(1 / 2)

“好了,此事就到此為止,不必再多說了!”麟德天子的一句話給這場紛爭定了性。“現在是要與眾卿家商議一番,這三位義士該如何封賞?!”

軍功莫大於斬將、搴旗、先登、跳蕩。

四大軍功以先登為首。

前漢的舞陽侯樊噲便是以先登之功聞名於世,無論是劉氏集團、呂氏集團和功臣集團都極為尊重他。

進攻濮陽,先登,噲斬首二十三。

進攻宛陵,先登,斬首和俘虜五十二人。

進攻宛城,先登。

進攻雍城,先登。

進攻斄城,先登。

進攻好畤,先登,斬縣令縣丞各一人,斬首和俘虜三十一人。

先登這種戰功,對於一般人來說,即使一生隻有一次,也值得大書特書,這種榮譽不僅會為自己帶來賞賜和地位,更是值得誇耀一生甚至名垂青史的談資,而像樊噲這種先登之功無數的猛士,更是極其罕見,甚至找不出第二個人來。

然而,今日李太白、浪翻雲、墨觀瀾三人的功績已經不能用尋常的四大軍功來計算了。

他們不僅僅正麵擊潰了數萬東瀛軍隊,解決了大周東部的危機,甚至還生擒了東瀛的太子儲君,這樣的破軍擒王的軍功放在哪裡都是不可思議的存在,換做開國之初,換個侯爵都不在話下。

“陛下,此三位義士於社稷有大功,臣請封爵!”兵部尚書李澄光第一個開口請功。

若是越州真的出了變故,那兵部尚書李澄光和六軍都督府的吳克明自然是朝中最大的背鍋者,引咎辭職都是正常的。

畢竟他們一個是朝廷地方守備的最高領導者,一個是朝廷軍事名義最高統帥。

他們不對此負責,誰對此負責?!

李浪墨三人擊破東瀛的行為,等於間接挽救了李澄光和吳克明的政治生命!

李澄光自然是要替三人請功的,反正這個錢又不用他出!做個順水人情多好啊!

直接封伯爵自然是容易引起人不滿的,隻是經過剛才天子的話,原本想要說話的人此刻也不說話了,畢竟這件事情上,可以說人人有責任的。

人楊清源已經多次提到這件事情了,但是沒有引起重視,這不就是他們這些人的過失嗎?!

在沒有撇清自己的責任時,再提反對意見,這就是傻了。在場的都是聰明人,自然不會這麼做!

“李卿,你以為是,該封何等爵位?!”

李澄光略微思考之後,開口說道,“本朝勳爵,為公、侯、伯、子、男五等,有世有流。前有六扇門總捕頭柳獨峰,忠心耿耿,為國效忠,先帝念其功勞,特封為武威伯。臣以為,以柳獨峰之功,尚可封伯,況於三位義士乎?!”

……

柳獨峰:來,你出來,咱們單挑!我讓你一隻手!

什麼叫柳獨峰都可以封伯?!你聽聽這是人話嗎?!

……

可柳獨峰不在現場,就算在現場也沒有辦法發表什麼意見。

反倒是李澄光的話,引起了在場眾位大臣的頻頻點頭,他說得好有道理,根本沒有辦法反駁?!

“至於是世是流?!臣以為,可允其傳三代而不削。若是日後再立新功,可晉為世襲罔替!”

就在李澄光發表完意見之後,一個錦衣衛給麟德天子送上了李、浪、墨三人的情報。

李太白、浪翻雲、墨觀瀾,作為上一代的絕世劍客,在大周的情報之中,自然是有三人的詳細記錄。

李太白倒也還好,畢竟曾經是大周的翰林學士。

而浪翻雲和墨觀瀾二人都是朝廷曾經的逆犯。

墨觀瀾,原青龍會的四龍首,修為驚人,為人神秘,後因不知名原因與青龍會產生矛盾,退出了青龍會。曾經在越州餉銀中協助朝廷對付過逆匪孫恩。

浪翻雲,不忿太祖殺小明王之事,協助怒蛟幫對抗朝廷,多次對抗洞庭水師,直到太宗文皇帝期間,尚且有作亂之行。

想到要給這兩人封爵,饒是麟德天子的心態足夠好,嘴角還是抽搐了一下。

墨觀瀾應該還好,看得出來對於大周朝廷是沒有什麼惡感的。

但浪翻雲肯定是不願接受大周朝廷的勳爵的,到時候又是一樁麻煩事。

“陛下?!”

王華輕聲道,其言外之意便是詢問麟德天子可有其他之事。

“沒什麼?不過是錦衣衛送來了幾份越州的情報。對於剛剛封爵之事,就按李卿所言去辦吧!內閣擬個條子給朕看看!”

“是!”

“此事暫且不提,對於朝廷來說,北方的戰事才是重中之重!”

……

----------------------------------------------------------

晉陽城中。

曹雪陽的設計正在一步步地實施。

晉陽之中有趙王叛軍的間諜、細作,但曹雪陽故意抓大放小,既作出了一副十分警惕的模樣,又保證情報能夠通過這些殘存的細作,傳達到張世美和朱士宏處。

“軍中士氣如何?!”曹雪陽身披淩絕甲,左手按著佩劍,一邊看著晉陽周邊的地形圖,一邊問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