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入元化境多年,又得楊清源先天真元之助,但盛崖餘依舊沒能踏入洞玄之境,似乎還是差了一線。
但她的實力在元化境中絕對是頂尖的存在。
這是在這場正邪對決的大戰之中,頂尖元化就顯得有些不夠看了。
現在的盛崖餘更像是輔助,一邊以強大的精神力輔助操作暗器來相助隊友,一邊充當臨時奶媽的角色,來替那些被血河真元入侵的弟子療傷。
盛崖餘學了楊清源部份的先天無極功,雖然沒有做到以後天入先天的玄妙之境,但其真元也帶了先天真元的特性,可以克製血河真元。
對於那些血河真元入體的武者,盛崖餘的真元可以協助他們鎮壓、驅除體內的血河真元。
而盛崖餘所發暗器,不僅僅是以真元發出的,而會以其強大的意念力來輔助,所以一心兩用之下才會顯得遊刃有餘。
這一擊雖然沒能給李明朝造成什麼影響,但是讓他的刀勢一滯,對於師妃暄來說,這一滯帶來的時機便就夠了!
師妃暄單手結一心梵印,周身陰煞之氣突生,反倒是讓原本血河宗的血煞之氣,略顯黯淡。
就在李明朝和陳長春二人因為這突然出現的陰邪煞氣疑惑不解之時,一道更加浩瀚的佛光自陰邪煞氣之中出現。
世尊出世,佛光初現。
萬華聖光,妖邪辟易。
原本李明朝的血色刀罡,在金色的佛光之前支離破碎。
原本霸道的刀罡在這一招佛光初現之前,立時淪為土雞瓦狗,李明朝掌中的短刀也被佛光掌力打斷成兩截。
這陳長春和李明朝就有些尷尬,血河真元不說天下無雙,也絕對是天下最厲害的幾種。
可現在接連被兩種武功克製。
什麼時候可以克製血河真元的武功這麼不值錢了,李明朝心態有點炸。
到了他們這個境界,佛門的武功也見過不少,少林的七十二絕技,淨念禪院的無儘禪功。
眼前這俏丫頭用的分明是慈航靜齋的劍法,可從來沒聽說過慈航靜齋有這樣一套不可匹敵的掌法啊!
當然這樣的掌法對於師妃暄來說,也是巨大的負擔,以她目前的境界,不可能一直施展這套掌法,在一掌震斷了李明朝的短刀,避開陳長春之後,師妃暄再次施展慈航劍典。
如今師妃暄的慈航劍典不過是到了第三境劍靈寰宇,並不足以對抗兩大洞玄。
當然這裡也有慈航劍典的原因。
四大奇書之中,慈航劍典排名最末,它的前身是佛門的彼岸劍訣。
後地尼參考魔道隨想錄,從中窺得破碎和修煉內丹之法,隨即加入了自己對於武學的理解,而變化出道胎與死關之法。
破碎乃是魔門之法,內丹為道門之術,這就導致了慈航劍典這門武學佛不佛,道不道,魔不魔。
地尼自己的武功已臻至一個極高的境界,倒沒有什麼大礙。
隻是後世弟子修煉起來,很是費勁,同為南佛門聖地,這慈航靜齋和淨念禪宗的高端戰力就要差一大截,慈航靜齋已經多年未出過法天象地境的高手了。
當年道門高人散人寧道奇曾經借閱過慈航靜齋的慈航劍典,隻是在反複思量之後,以寧道奇的修為境界都吐血三升。
其中緣由便是在於這慈航劍典實在太過晦澀,雜糅交融,難以貫通。
這門功法原本就存在一定的缺陷。
雖然時不時地能發出如來神掌的掌力來解圍,但師妃暄此時也已經被逼到了絕境之。
同時施展慈航劍典和如來神掌,讓師妃暄體內的真元已經消耗了九成之多,不知道為何,此地天地元氣的補充速度要遠遠小於外界,使得恢複跟不消耗。
在三十招,便是師妃暄的極限。
陳長春的血河宗神掌,趁著她疲於防備,找到機會一掌擊中了師妃暄的左肩。
師妃暄被強大的掌力擊退了三丈之餘,色空古劍在地麵之拖出了一道長長的劍痕。
“噗!”一口鮮血從師妃暄的口中噴出。
雖然她的真元抵擋住了血河真元的侵襲,但強大的掌力還是震傷了她的經脈。
李明朝和陳長春自然也看出了師妃暄的窘境,也不再以招式取勝,出手便是飽含渾厚真元的招式。
李明朝的解牛刀法,斬出了三丈的刀罡,陳長春的血河神掌也催發到了極致。
這種招數,要不閃躲,要不硬接。
師妃暄沒法躲,就隻能硬接。
不過是數十息,師妃暄便將要支撐不住,不管她如何壓榨經脈,似乎都沒法找出多餘的真元。
憔悴無力,讓師妃暄心中有了放棄之念。死亡將至,師妃暄卻顯得平靜,腦海中閃過無數的畫麵。
而一旁的鐵手等人,均是被敵人纏住,附近竟然沒有一個人可以來救援師妃暄。
盛崖餘的暗器雖然有奇效,但是威力平平,無法對李明朝和陳長春形成實質性的威脅。
就在師妃暄彆無選擇,想要無奈放棄之餘,一個人影出現在她的識海深處。
慈航靜齋並非絕情絕義,雖然她不想承認,但此時的心念騙不了人。
“罪過!善哉!”心中一聲歎息,就在她要放棄抵抗之餘,她的經脈之中竟然憑空出現了一個強大純正的強大力量。
師妃暄身為慈航靜齋的人間行走,見過無數的高手,這樣的力量是獨一份的,其得佛門之醇厚,道門之高妙,儒門之純正,三教合一。
這股力量,師妃暄感到過,這是楊清源的真元之力。
師妃暄大概想明白了原因,當日她涅槃進入了假死狀態,楊清源肯定嘗試過以真元護住自己的心神。
當時涅槃之境,甚至比慈航劍典的死關更加玄妙。
因為師妃暄未死,所以當時楊清源輸入的真元,並未散去,而是化為一股隱藏的力量,潛伏於師妃暄的奇經八脈之中。
此刻在師妃暄對於自己經脈的壓榨之下,這潛藏的真元被激發了出來,轉化成一股醇厚之極的真元。
這不僅僅是一股生力軍那麼簡單,更是讓師妃暄對於慈靜劍典的感悟高了一層。
虛無空痕,劍神無我。
師妃暄還是師妃暄,但慈航劍典卻更加玄妙了。
慈航劍典以靜、守、虛、無為主,與一般的佛門武功相悖,反而貼近道門武學。
“李師哥,這丫頭有古怪!”陳長春雙手血紅,時刻戒備,對著李明朝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