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五章(2 / 2)

但騰挪之間,師妃暄發現自己好慘,剛剛才被血河宗主追殺,好不容易將東西送到了淨念禪院。結果自己的師父師叔還有了儘又要繼續追殺……

當然了儘、梵清惠三人其實也沒有什麼壞心思,他們也沒有想要殺師妃暄的意思,不過是想要師妃暄將如來神掌交出來而已。

若是換一門武學,了儘還不會如此在意,但如來神掌對於佛門的意義實在是太重大了。

佛光散去,師妃暄已經消失在原地了。

了儘的表情倒也沒有太惱怒,若是如來神掌連這點威能都沒有,根本不值得他拉下臉來向晚輩討要。

“想跑?!追!”

……

金陵城中。

楊清源在安葬了空無的遺骨之後,將其舍利帶回了城中,並出錢在他和血河宗主死戰之地——攝山,建廟。

當然,這些都是小事,最關鍵的還是血河宗主的事情。

血河宗主再度現身中原,這件事情不管是對於武林正道還是朝廷都不是一件小事情。

血河宗主的武功雖然高強,但還算不真正的絕頂。

有大周國師在,1v1的solo局,肯定是不帶怕的。

但血河宗最可怕的在於其蠱惑性,血河宗的邪法詭異,可以蠱惑大量的武者為其所用。

席卷天下,並非一句戲言。

不僅僅會讓中原武林動蕩,稍有不慎更是危及社稷的事情。

楊清源發出的急報,此時早已經傳到了京城。

神都之中,諸葛正我已經帶著四大名捕出發,前往對付血河宗。

正在並州辦桉的六扇門總捕頭,武威伯柳獨峰也放下了手中的桉子,趕赴南疆。

道門方麵,樓觀台人宗首座,親自帶人南下,天師府就不用說了,老天師張玄清已經隨著楊清源出動了。

少林寺也得到了消息,請出了渡厄、渡劫、渡難三大洞玄,一起出手,帶領少林弟子前往南境伏魔。

三渡雖然是洞玄境,但三人心意相通,金剛伏魔圈威力無窮,三人聯手之下,甚至能困住法天象地境的高手片刻。

當然,這些人手集合趕赴也需要時間。

但以佛道為首的正道武林力量,正在向南境集結。

而此時的楊清源卻沒有動,血河宗主重傷在逃,血河宗的力量大損。

而正道武林和朝廷方麵,估計會有五六個法天象地級的戰力,多他一個多,少他一個也不少。

楊清源還沒有自大到,以為什麼事情都是非他不可的。

去的這些人,無不是正道的佼佼者,智慧武功都是當世頂尖之選,若是這些人也沒法對付血河宗,那多他一個估計也沒什麼大的改變。

再說了,揚州之中尚有許多的政務等著他呢,根據朝廷的塘報,右僉都禦史李尋歡已經被派到揚州來整肅吏治,追查金陵疫情一事中有罪責的官員。

那楊清源自然也是要處理一下政務的,他自己倒是無所謂,但是不能讓下麵的官員受他影響。

金陵黜陟使行轅之中,楊清源正在批複著厚厚的一疊公文。

他雖然在臨走之前,將事情交付給了揚州刺史還有金陵府尹,但有許多事情不是他們可以代勞的,必須由楊清源親自來批示。

“金陵府受災嚴重,百姓錯過了耕作之時,金陵下轄各縣請求緩交今年的賦稅。”

稅收乃朝廷之根本要務也彆說是各縣的縣令,就算是太守府尹,乃至刺史都沒有權力緩交。

楊清源執筆批複,“州牧縣令,乃親民之官,吏治之始基也。至於錢糧,關係尤重,絲毫顆粒皆百姓之脂膏。增一分則民受一分之累,減一分則民沾一分之澤。今金陵受難,天心悲憫、皇恩浩蕩,聖卷黎民,準金陵各縣百姓,免去今年百姓之丁稅,改按百姓所有田畝之數收稅。每戶田地少於十畝的,免繳此稅……”

楊清源借此機會來幫十三和王華試行一下,之後朝廷要全麵推廣的新政——攤丁入畝。

所謂丁稅,便是大周及曆朝曆代所征收的人口稅。

在此前,大周的賦稅製度,乃是有太祖高皇帝欽定,采取的是丁稅、地賦混合收取法。

大周稅法,每丁歲科粟米五鬥,驅丁半之,老幼不與。其間有耕種者,或驗其牛具之數,或驗其土地之等,計征地稅;丁稅少而地稅多者納地稅,地稅少而丁稅多者納丁稅。

在此前,即便是沒有地的老百姓也是要交稅的,完全沒有起征點這個概念。

隻要你是一個活著的成年人,就是要交人頭稅的。

這對於廣大基層百姓而言,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粟米五鬥,便是六十斤的小米,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對於佃農而言,他們不僅僅要交地主的抽成,還要交人頭稅,隻能算是勉強過活。

若是遇到收成不好的年歲,甚至會活不下去。

如此便會爆發農民起義。

而攤丁入畝便是將這個人頭稅並入到地稅之中,總的來說,就是給稅收增加了一個起征點,降低了底層百姓的生存成本,轉而向地主豪紳收取賦稅。

正常情況下,這些地主豪紳肯定不會同意,說不定還有鼓動人鬨事,可現在的楊清源剛剛治愈了金陵疫情,正是譽滿江南,聲震揚州之時,這個時候跳出來反對楊清源的減免賦稅政策,這不是自己敗壞自己名聲嗎?!

而且彆看這位楊侯似乎是有悲天憫人,但也絕對是下手狠辣之輩,金陵被抄家的三個藥商,可才剛剛處斬沒多久啊!

……

這正是楊清源試行國政的好機會。

揚州。

師妃暄找到了空隙,一連跑出了二十裡的距離,轉頭卻發現自己身後並沒有追兵,彆說是人了,就連個鬼影子都沒有……

就在師妃暄疑惑之時,剛剛那處山穀中的了凡三人正如臨大敵。

一個慈眉善目,穿著衲衣的老道士,正站在他們的身前,仙風道骨之間有又幾分農家老翁的氣質。

當然這是要忽略他左手掌心的雷光才能看出來的。

這老頭掌心不住跳動的雷光,讓了凡三人感到心驚肉跳。

梵清惠和言靜庵雖然沒有見過這個老道士,但從這雷光之中便可對其身份推測一二。

真元若九天之雷霆,這分明就是龍虎山天師府的不傳之秘,五雷天心訣。

那眼前之人……

了凡單手豎掌一個佛禮,開口驗證了兩人的猜測。

“淨念禪院了凡,見過老天師!”

了凡是見過張玄清的,南派佛門以淨念禪院為首,而道門南宗則是以天師府為尊。

身為南方佛道的扛把子,難免會有些小摩擦。

不過,張玄清已經不理世事多年,門中事務多由小天師張之唯處理,今日怎麼會出現在這裡?!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