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十四章 涅槃(1 / 2)

在聽了這老僧的佛號之後,楊清源也不免多看了這老僧一眼。

現在中土佛門僧人的佛號,多為“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教化眾生的導師,梵語“阿彌陀”,翻譯成就是“無量光或無量壽”,因為阿彌陀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所以號阿彌陀。

如今的佛門最強的兩大流派就是禪宗和淨土宗。

禪宗本師為南無釋迦牟尼佛,淨土宗本師為南無阿彌陀佛。

禪宗對修行者的根器要求很高,它的理論基礎主要是《心經和《金剛經,法門是一個“空”字,講究“不立文字,直指本心”,修行難度極大,所以比較受士大夫階層喜歡。

而淨土宗對弟子的根器要求非常低,甚至一字不識都沒關係,它的理論基礎主要是《佛說無量壽經等三部。講究念力和願力的作用,弟子們隻要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行,隻要念得一心不亂,臨終前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受到阿彌陀佛以及左右侍從大勢至菩薩和觀音菩薩的接引。

相比於禪宗針對士大夫階層,淨土宗則是爭奪中下層百姓用的。

雖然兩脈之間鬥爭不斷,但不得不說,佛門在對於信仰的爭奪和傳播上,確實比道門這群老大爺老大媽靠譜多了。

而這老僧佛號既不是禪宗也不屬淨土宗,而是屬於一位相對“冷門”的佛祖——藥師琉璃光王佛。

藥師琉璃光如來是東方淨琉璃世界之教主。此佛於過去世行菩薩道時,曾發十二大願,願為眾生解除疾苦,使具足諸根,趨入解脫,故依此願而成佛。住淨琉璃世界,其國土莊嚴,如極樂國。日光遍照菩薩與月光遍照菩薩同為藥師佛的二大脅士。法相所現為螺發型,左手持藥壺,右手結施無畏印或與願印,日光、月光二菩薩脅侍左右,並稱為藥師三尊。

傳說此尊勝佛誓願不可思議,若有人身患重病,死衰相現,卷屬於此人臨命終時,晝夜儘心供養禮拜藥師佛,讀誦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49遍,燃四十九燈,掛四十九天之五色彩幡,其人得以延生續命。

中土佛門這一支流傳較少,但是楊清源對這一支還是有好感的。

藥師琉璃光王佛這一支,務實。

藥師琉璃光王佛,佛像左手持藥壺,右手結施無畏印。

而其弟子也像本師一般,身背藥壺,懸壺濟世。

相比於主流佛門那般爭奪信仰,大建廟宇。這一脈到如今還在苦行濟世,確實算得上是一股清流。

“不知這位大師法號為何?如何稱呼?!”

老僧帶笑搖頭,“法號不過是個代號而已,楊侯稱老衲,空無,即可。”

楊清源劍眉微微一挑,這是不願表明自己的身份啊!

“不知道楊侯,今日駕臨,所為何事?!”無祿為了避免楊清源有意見,立刻開口接過了話頭,“莫非是知道我這萬善寺中,有祥瑞之象!”

“??!”

楊清源被無祿這話整得一頭蒙,什麼情況?!祥瑞?!無祿和尚看著也不像是坑蒙拐騙的人啊?!

所謂的祥瑞之兆,絕大部分都是騙人的。

“楊侯請隨我來!”

在無祿的帶領下楊清源步入了萬善寺的後院之中。

剛入後院,這一幕就把楊清源給驚到了,這是什麼植物學奇觀?!

蓮花這種蓮科蓮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為什麼會長在一截明顯屬於喬木的枯萎樹乾上?!

相比於這一幕,長出新芽的菩提樹就沒什麼了不起了!

枯木生蓮花,菩提長新芽。

關鍵這兩種植物在佛門之中的意義確實不一般。

“南無藥師琉璃光王佛,楊侯應該明白,無祿師弟所言的祥瑞為何了吧!?”剛剛楊清源的神色雖然一直沒有什麼變化,但老僧還是察覺出了楊清源眼中的懷疑之意。

無祿則是開口說道,“對了,還有一事得讓楊侯知道,這護生居中的孩子都已經上了戶籍,貧僧代這些孩子謝過楊侯了。”

對於無祿來說,什麼佛門法脈,什麼禪宗之爭,其實他都不是很在意,最關鍵的就是那些孩子們。

“這本就是本官的分內之事,絀陟使代天巡牧,自當撫境安民。”

這件事會辦好,楊清源一點不奇怪,除非那個金陵府衙的戶曹不想繼續乾了。

一旁的老僧微微猶豫之後,開口問道,“敢問楊侯,不知道慈航靜齋的師仙子何在?!”

雖然不確定這蓮花、菩提到底代表著什麼,但是老僧覺得,師妃暄可能就是北禪宗重立的契機。她身上本就有氣運在身,可為北宗重立者。

楊清源聞言,神情出現了變化。

師妃暄之死,雖然非他之故,但是和他還是有脫不開的關係。

那如來神掌雖然神妙,但畢竟是一卷殘本,還是楊清源用道童以道門武學推演出的如來神掌。

雖然是師妃暄在事前知道,風險自擔,但楊清源內心還是覺得他有責任,包括猶豫疏忽大意而沒能預見到最壞的結果。

“說到師仙子……我有個糟糕消息要告訴兩位,昨日,師仙子因為修煉如來神掌,走火入魔,生機全無,圓寂了!”

“什麼?!”無祿大師雙童瞬凝,對於這個噩耗,他是難以置信的。

幾日之前,師妃暄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一直在護生居中幫他照顧那些孩子,沒想到短短一日的時間,兩人便天人永隔。

那老僧倒是依舊澹定,這倒是和之前的枯木蓮花,菩提新芽異象相吻合,這倆本就帶著死中求活、破後而立的意味。

“對於此事,深感抱歉。不過,師仙子生前乃是佛門中人,本侯聽聞,佛門高僧以火圓寂,結餘舍利……”

“什麼?!你把師妃暄的肉身焚毀了!?”剛剛還一臉澹定,滿不在乎的老僧聽到一半情緒突然失控。

雖然說佛門中有如來涅槃的典故,但要是都被焚毀,彆說是涅槃了,怕是連灰都不剩了。

“不,不是!”楊清源也被這老僧這一舉動嚇了一跳,“還沒來得及燒!”

楊清源在翰林院通文館中看的書實在是太多了,這就導致出現了一個問題,對於他沒有實際了解過的東西,多種不同的說法反而讓他無所適從,比如這佛門的烈火圓寂之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