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九章 抄家取藥(1 / 2)

次日中午,陳佑四人再次聚到了一起。

雖然昨日已經宴請了一次江寧縣令,但是除了盧轍之外的陳佑三人還是惶惶不可終日。

他們三人不僅僅是富商,也是地方豪強,家中都養了不少護院。

其中柳實還拜在一個少林俗家弟子的門下,家中有三名通八脈的高手供奉。

這倒不是說少林老出惡賊,這麼說就冤枉少林寺了。

這是少林的基礎武學在江湖上流傳甚廣,像羅漢拳、伏虎拳、大摔碑手傳承眾多,甚至有不少變種。故而才有了天下武功出少林的說法。

因為基數大了,所以出現為非作歹者的概率就更高了。

三人聽家裡的護院說,這姓楊的不僅僅是朝廷勳爵,還是天下有數的高手,有著“劍君”之名,更是不安。

萬一楊清源不按常理出牌,直接玩暗殺滅門這一套,以他們三人的護院還真未免擋得住。

三人連夜在家中布置了一些防止潛入的機關消息。

盧轍在這個過程之中沉默寡言,一直是扮演一個應和的角色,好在他平日裡都是深思熟慮的人設,要麼不做,要麼就做絕。

所以剩下三人也沒有發現盧轍的異常情況。

次日的中午,陳佑三人再次宴請了江寧縣令,這是他們最大的倚靠了!

三人這一次還提出了,願意向江寧縣來捐贈一批藥材,來救助江寧縣的百姓。

於是,這位江寧縣令林儒嶽又被陳佑等四人請到了宅邸之上吃席。

林儒嶽倒算不上什麼貪官,但陳佑四人在江寧縣中勢力不小,即便是他身為縣令,也需要與這四人交好,才能保證政令的通暢。

況且他聽說這四人和州裡的不少官員也都有交情。

故而,當四人以捐贈藥品的名義再次宴請林儒嶽的時候,林儒嶽也答應了下來。

酒桌上,陳佑三人不斷地勸酒,林儒嶽不勝酒力,被灌迷湖了。

就在酒過三巡,賓主儘歡的時候,突然就有一群人衝入了陳佑的宅邸之中。

當林儒嶽聽到動靜睜開醉醺醺的眼睛之時,印入林儒嶽眼中的是一身飛魚服。

林儒嶽身子一個激靈,立刻清醒了過來。

隻見來人腰懸繡春刀,足蹬虎頭鎏金靴,身穿飛魚錦衣,身份不言而喻。

在江湖話本中,似乎所有的朝廷爪牙,天子親軍錦衣衛都可以穿飛魚服配繡春刀。

但其實這是高階錦衣衛才有資格穿戴的行頭。

飛魚服則是大周的四大賜服之一,僅次於蟒服,在鬥牛服和麒麟服之上,若非天子親軍、高階錦衣衛,一般得要二品以上的官員才有機會獲得。

尋常錦衣衛穿戴的是彷製飛魚服的製服,不管是用料做工還是華麗程度都無法和正版的飛魚錦衣相比。

而繡春刀刀身較一般腰刀短小,且有弧度,是作為儀刀出現的,尋常錦衣衛根本沒有資格佩戴。

所以當這個出現的時候,林儒嶽就知道,不管他是誰,就憑他這身行頭,絕對是有資格將自己下獄的。

來人按著腰間的繡春刀,厲聲問道:“誰是王介、陳佑、柳實?”

王介、陳佑、柳實神情巨變,臉變得無比的蒼白,心中隻有一個念頭:“楊清源出手了!”

他們戰戰兢兢地站起身來,三人突然反應了過來,齊刷刷地看向了盧轍。

不對啊!他們是四個人啊!

“老三,你……!”陳佑手中的念珠的係繩因為太過用力,念珠撒了一地。

“老三啊!老三,我沒想到,你這濃眉大眼的也……”

不等三人一一譴責盧轍,來人就從腰間掏出一塊玉牌,

“錦衣衛東鎮撫司指揮僉事,張揚!現為揚州黜陟使大人親衛隊長!奉命捉拿陳佑、王介、柳實三人歸桉!”

張揚這名字確實沒有取錯,此時的態度張揚無比,藐視地橫了三人一眼冷聲喝道:“你們三人與東瀛倭寇勾結,涉嫌謀逆!本指揮奉揚州黜陟使、鎮撫使楊大人之命,擒拿爾等拿下,押送六扇門審問,三人名下所有財產,全部查封,若有反抗,格殺勿論。”

王介、陳佑、柳實三人聞言再也顧不得看向盧轍了,紛紛嚇得癱倒在地。

一旁陳府所豢養的江湖武者還摩拳擦掌,想要動手。

張揚隻是運轉真元,沉聲喝道,“爾等是要自己束手就擒,還是等著大理寺緝盜司來找你們!”

大理寺原緝盜、鎮獄兩司專門擒殺各種為非作歹的江湖高手,對江湖武者的威懾力可比錦衣衛大多了!

剛剛還躍躍欲試的江湖武者都老實了下來。

看上去最壯實的柳實,瞄到了江寧縣令林儒嶽,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喊道:“冤枉,縣令大人,我們冤枉,你是知道我們的,我們怎麼可能和倭寇勾結呢?!求你為我們做主!”

這等行為做派完全和他的形象不符啊。

張揚聞言瞄了一眼江寧縣令道:“你就是江寧縣的縣令?!”

林儒嶽是真的不想和錦衣衛打交道,雖然近年朝廷改製,收回了錦衣衛的審訊之權,但其惡名深入人心,這就是群殺人不眨眼的活閻王啊!

“下官正是林儒嶽!”林儒嶽表麵上看去禮節周全,實則兩股戰戰。

此也非林儒嶽膽小之過,他是個文官,不是楊清源那種,很傳統的,沒有和這些武夫打過交道,更何況張揚身上殺氣騰騰。錦衣衛指揮僉事又是正四品的武官。

即便是林儒嶽儘可能平複心情,身體還是忍不住做出自然反應。太祖高皇帝年間,不止有多少官員死在昭獄之中。

“我觀林大人與這群叛賊一道喝酒吃席,這是關係匪淺啊?!難道……”

張揚的話立時把這位江寧縣令嚇得麵如土色。

王介、陳佑、柳實、到底有沒勾結倭寇是不是叛賊,有沒有勾結倭寇他不清楚,但是楊清源身為揚州黜陟使、鎮撫使,已經可以統領揚州境內的一切軍政要務,其職權直逼故唐節度使。

他奉命都督揚州軍政事,他說誰是反賊,誰就是!

與叛賊關係匪淺,那不就是叛賊同黨?

能夠當上考上進士,當上一縣縣令的,又豈會是蠢人,他當即站出來跟他們劃清界限,正義言辭地表示,王介、陳佑、柳實、三人勾結倭寇、罪大惡極,自己與他們根本熟,絕不是一路的。

隻要不是傻子,麵對這種局勢,都不願意摻上一腳。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