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1 / 2)

金陵是南方商貿大城,貨值流通,但也因為是如此,決定了城中的百姓不會有太多的存糧。

包括城中大戶人家也是,富戶更追求生活的品質,家中糧食大部分是購買的。

隻有一些當地的望族,在金陵城外有大量田地的,才會用自家產出的糧食。但這些糧食平日裡也是裝在城外的倉儲之中,按期引入家中。

現在金陵城被下令封禁,貨物流通一下子被切斷了。

糧食、藥材便立刻成了問題。

糧食到還有解決辦法,當年金陵為大周故都之時,朝廷曾經在金陵城中建應天倉,其中儲存的糧食足夠金陵全城百姓數月之用。

但藥材就沒辦法了!

金陵府的六疾館中雖然備有部分藥材,但對比起二十萬的病人,且人數還在增多,六疾館裡的那點藥,都不夠放湯……

就在楊清源等人謀劃之時,昨日的感染人數送來了。

“又是十萬人?!”

楊清源有些難以置信地看著送來的統計表。

這當然隻是一個大概的數字,大周的行政能力還不足以完全統計出感染人數。

隨後楊清源感覺到了微微的詫異,這次感染的人都住在城東,而且以普通的百姓居多。

按理說,古代的富商之家的人,雖然沒人山珍海味,營養豐富,但他們平日缺少運動和鍛煉,自身的免疫力不算強。

反倒是城中的普通百姓,能夠在金陵城內有房子的,即便是普通的平房,這些人家也是屬於小康之上的水平,吃穿不愁,而且多以小的商販和手工匠人為主,他們常常運動,身體的素質反而更好。

可現在,反倒是這些普通的百姓染病者眾多,難不成這瘟疫也看人下菜?!

暫時沒有想明白這件事情,楊清源索性就不想了,現在最重要的,還是要搞到藥草。

薛文聞言開口道,“楊侯,這金陵府及周邊的藥材都控製在陳佑、王介、盧轍、柳實四人的手裡,他們幾乎壟斷了揚州近八成的草藥。”

“這四家是當地豪門?!”

“不,並非如此!”薛文雖然上任不久,但他原本就是姑蘇郡守,且祖籍金陵,對於金陵之時知之甚詳。

“這四家都不能算是地方的望族,其中陳王兩人是江南本地人,而盧轍和柳實一個和範陽盧氏沾親帶故,一個是關中柳家的分支。當年太祖起兵北擊乾元,正值天下大亂,他們四人都算是有些家底的人,便趁著亂世聚集了一些打手護院,以走私藥材為業。亂世之中藥草價高,他們很快便發了財。

太祖高皇帝天下一統後,四人便放棄了走私,光明正大地江南開起了藥店,做正當的藥材生意。起初他們四人之間還相互競爭,但漸漸地,他們組成了同盟,聯手打壓其他的商人。

當初他們將所有跟他們搶生意的,有的被他們收編了,有的落魄之後離開了,有的失蹤了……所以金陵城中也漸漸沒有人與他們競爭了,生意越做越是紅火……”

楊清源摩挲著手中的折扇,“看來想要得到大批藥材,還得從他們身上入手。”

薛文提醒道,“不過侯爺,還是要有所準備才是,他們這夥人都是那種奸到骨子裡的商人,視財如命。想要從他們身上拔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今金陵大疫,以他們的手段必定會存貨提價,大發國難財!”

楊清源的眼中閃過莫名之色,“自古同行是冤家,他們四人雖然聯盟,但真正的關係如何,尚未可知?誰是他們之間的老大?!”

“盧轍的勢力最大,手下養的護院也是最多的,為四人之首。”

楊清源點頭示意自己明白了,然後對著薛文說道,“崇文,我去準備藥材,你明日親自督辦幾件事情!第一,自明日起所有人的飲水入口之前必須煮沸。”

“是!”

“第二,染病人家所吃的食物全部封存賣,並依次取樣,交醫者檢查!”

薛文愣了一下,“侯爺,這是為何?!”

楊清源目光深邃,“據我所知,沒有一種疫病,能夠在數日之間瘋狂地傳染三十萬人的,絕對沒有。”

流行性的疫病傳播速度變化是可測的,在沒有發生巨大變異的情況下,應當是從慢變快。

也就是常說的,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是呈指數上升趨勢。

即便是傳播力最驚人,最可怕的黑死病——霍亂,也不能在初始的數日之內感染三十萬人。

這種傳播速度是不合理的!

一定是有什麼東西,誘發了這些人的疫病。

“大人這麼說,可有憑證?!”

楊清源的話不可謂不驚人。

“最好的證明就是薛大人你們現在還能站在我的麵前,假設疫病真的能夠以六日之間傳染三十萬人的速度蔓延,崇文你早就應該是他們其中的一員。”

薛文一愣,雖然不解其中的緣由,但卻覺得楊清源言之鑿鑿,必有把握,再加上人家是上官,也就沒有多說,照做準沒錯!

“對了,崇文,懋功去哪了?!”

楊清源進金陵之後一直沒有看到楊過的身影,但那份公文分明是楊過和薛文二人聯名發的。

“小楊大人前往了東海水師在金陵的駐地,聽說軍中也有患病者,軍心不穩,故小楊大人親自帶人前往安撫軍心,同時指揮防疫。”

楊過為揚州宣撫使,在必要情況下甚至可以暫掌揚州軍權,如今軍中出現問題,他自然要立刻前往。

楊清源點了點頭,便讓人將大致的方略送去,楊過隻要能依照他的防疫方略行事,雖不能徹底隔斷疫病的傳播,但想要控製絕非難事。

在確定分工之後,楊清源便來到了金陵的六扇門支部之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楊清源還是要找找這陳、王、盧、柳四家的檔桉。

就算要動手也得有個名正言順的理由。

很快,金陵六扇門支部的一個捕頭便找到了這四家的桉卷。

這四家在金陵屬於是灰色地帶的人,也受到了金陵六扇門支部的關注。

楊清源坐在書桉前,很快就翻了這四家的檔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