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吧!”這個衙役班頭也沒真的想要不讓他們進去,於是也就順坡下了,“你們等著,我去戶曹大人那裡通報一聲。”
……
“什麼?!你們把人攔在外麵了!?”
戶曹看完了手令,聽說了事情的經過,大驚失色。他感覺自己要被豬隊友坑了!
“怎麼,吳大人,這有什麼問題嗎?!”
“你……你混賬,快去!將人請進來!”說完這位劉戶曹不顧形象地向著府衙跑去。
“張大人,姚師爺!大事不妙了!”劉戶曹一邊跑一邊喊道。
“怎麼回事啊!慌慌張張的?!”渝州太守張龔看到屬下跑得發絲淩亂額頭出汗,心中不喜。
雖然隻是戶曹,但也是在職八品,朝廷命官,這般模樣成何體統?!
“大人,門外有兩個……兩個捕快……”
這位劉戶曹明顯平時缺少鍛煉,沒跑兩步就開始大喘氣。
“兩個捕快又怎麼了?!瞧你這樣子!”張太守拿起了一盞茶有些嫌棄地說道。
“不是,他們手裡有黜陟使大人簽發的手令!”
“什麼……燙燙燙……”張太守被茶杯裡的滾燙茶水給燙到了,但他此刻顧不得這些,隻是死死盯著劉戶曹,“他們說什麼了。”
這種感覺就像是地方一把手,遇到紀委監委的同誌拿著巡視一方的欽差協查函上門一樣,是個人都要哆嗦。
“這……下官還不清楚!”
張太守好歹是當了多年的五品官員,在最短的時間內就給出了方案。
“若是黜陟使大人有什麼需要你幫忙,務必小心周全,辦得大人交代的差事。”
“是!”這一點就算張太守不叮囑,劉戶曹也知道。
“如果黜陟使大人是來查一些彆的事情的……”在說到彆的事情的時候,張太守的語氣明顯不一樣了。
劉戶曹也是明白上官的意思,“下官明白,要是黜陟使大人問起些不該問的,那下官便是,熱情、禮貌、一問三不知!”
張太守滿意地點了點頭,“你去吧!”
回到了自己的辦公書房,兩個捕快已經在此等候了。
“哈哈哈,二位,失禮了,剛剛太守大人叫我有些公務交代,這才怠慢了二位,還請多多海涵。”
“劉戶曹客氣了!您勤於公事,我等佩服還來不起呢!”
伸手不打笑臉人,劉戶曹這麼客氣,兩個捕快自然也不好說什麼。
“不知道黜陟使大人有何交代,但有差遣,下官敢不從命?!”
“我等奉命前來請戶曹大人查一個地方。”
“不知是什麼地方?竟然能勞動黜陟使大人親自過問?”兩個捕快所言大大出乎劉戶曹的意料,原本還以為是來請自己喝茶的呢!
這一下劉戶曹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還請戶曹大人查查,渝州治下,是不是有個叫桐山村的地方?!”
“桐山村?!”對於這個名字劉戶曹也感到陌生,“這渝州郡治下的村莊數量上千,本官一時也難以查出,還請二位稍等片刻,待我查查。”
行禮之後,劉戶曹便進入了戶曹的檔桉室中,取出了一本渝州郡的村莊登記名冊。
渝州郡中有名有姓的村子都登記在此,若是這冊子上沒有的,那就是黑戶了。
“找到了!”劉戶曹照著名冊的指引,取出了一封卷宗。
“二位,找到了!”取出卷宗之後,劉戶曹便回到了書房之中。
“這桐山村,確實是在我渝州郡治下,在渝州城以北,距離渝州七十裡的地方,該村登記在冊的有一百二十四戶,人口五百十二人。”
說著劉戶曹將這本卷宗交給了兩個捕快。
“不知道黜陟使大人要這個小村子的桉卷做何用?!”劉戶曹小心試探著兩個捕快。
但這二人也是有所警覺的,“我等隻是跑腿的,哪裡知道黜陟使大人這般人物想要做什麼!現在既已取得卷宗,那我等也需要立刻去複命,就此告辭了!”說完兩人便起身將卷宗帶了回去。
劉戶曹在兩人離開之後,也從自己辦公的書房離開,這件事情還是得儘快向太守大人彙報,也不知道這位黜陟使大人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你是說,這兩個捕快來就是來掉一個村莊的卷宗的?!”
張太守麵露狐疑之色,不是他不信,而是確實有些離譜。
“是一個很偏僻的村子,距離渝州有七十裡,而且都是陡峭的山路……”
張太守眉頭微皺,他總覺得這個地名他在哪裡聽過……
“辛苦你們跑這一趟了!”
楊清源從兩個捕快手中接過了卷宗,還特地問了問兩人的經過。
楊清源也是借此機會,看看渝州郡的情況。
畢竟他還是來代朝廷“大計”的,渝州郡的官吏自然也要查查。
待兩個捕快離開之後,楊清源便翻起了手中的檔桉。
“嗯?!”
“楊兄怎麼了?難道這份卷宗有問題?!”柳望舒聽出了楊清源的狐疑之意。
“不是卷宗有問題,而是這個村子有問題!”
柳望舒看著楊清源,眼中略帶一絲不可思議,這卷宗是記錄村莊基本信息的,已經人口賦稅登記的,楊清源怎麼能從這一份文書上就看出一個村莊有問題呢?!
雖然柳望舒沒有問出口,但是楊清源也知道她的疑問,兩人的默契程度,非凡俗可比。
“這份卷宗的賦稅頁上沒有一點問題,而這就是最大的問題。”
“按時繳納賦稅,也有問題?!”柳望舒不明白。
“這個村莊,地處深山之中,田畝也不算肥沃,按理說他們的賦稅是很難交齊的。但是戶曹竟然沒有去這個村子催過一次稅,他們近十年來也沒有任何賦稅漏繳和拖欠,這難道不奇怪嗎?!”
楊清源是事務官,對於這種地方事務也是了解的。一郡之地,有七成的稅賦能不拖欠就已經是乾吏了,甚至許多富庶的鎮甸,稅賦都需要催繳,而且還無法收齊。
而一個生活不算富裕的村子,十年來卻沒有拖欠過一次賦稅,這就耐人尋味了嗎?!
難不成是因為這個桐山村的人,都特彆擁護朝廷,自覺納稅嗎?!
窮山惡水出刁民這句話雖然失之偏頗,但也有一定的道理,貧困的地方在法治意識上一般也都有所欠缺。
這個桐山村,一定有問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