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督主心裡委屈,他是真的不想和楊清源為敵,也不想被莊曉夢暴揍,但是他是天子家奴,怎麼能眼睜睜地看著天子被叛軍包圍呢?!
不過也是因為他的這個心態,所以楊清源沒有清算曹正淳的額意思。
在開始之時,曹正淳甚至協助於延益追查先太宗文皇帝的真實死因,是個可用之人,可用留給十三當班底。
“曹督主,魏王何在?!”楊清源開口問道。
魏王是先太宗嫡子,而在朱瞻坤、朱瞻圭死後,魏王朱瞻均更是唯一的嫡子,他是十三繼位的絆腳石。
曹正淳猶豫了一下,他知道楊清源要扶吳王上位,那就必須清除魏王這個隱患。
告訴了楊清源魏王的消息,那就等於將魏王逼上了絕路。
楊清源也知道曹正淳在猶豫什麼,他雖然有些權欲、貪利之心,但並非是弄權之人,對於先太宗的忠誠更是母庸置疑的。
“曹督主放心,本侯不是弑殺之人。”
曹正淳看了看地上朱瞻坤的屍身,已經雨化田的人頭。
對於楊清源的這句話,信心不是很足。
但是講道理啊!雨化田是柳妹子殺的,和楊清源真沒什麼關係。
“魏王殿下尚未成年,還在宮中居住,奴婢可差人帶楊侯前去。”
楊清源點了點頭,“那就勞煩督主了!”
“不敢,不敢!”
你一個弑君兵變之人跟我這麼客氣,曹正淳有點慌。
魏王是此刻不過九歲的年紀,自然是居住於宮中,方便照料,成年皇子才會開府建衙。再確認他們的能力之後,皇帝便會將其派遣於封地。
在一個太監的帶領下,楊清源帶人來到的魏王的宮中。
剛剛的喊殺之聲,早已驚醒了這個早慧的皇子,不過在看到楊清源的時候,魏王還是忍不住顫抖了一下。
楊清源若是真的謀逆,自然會誅殺周室血脈;若楊清源是為了扶立吳王,同樣不會容許他活在世上。
魏王年紀不大,但卻很清楚,隻要他還活著,那吳王朱瞻垕繼位便是名不正,言不順。
“楊侯,小王仰慕楊侯已久,若是楊侯不棄,小王願拜楊侯為師。”
還好不是欲拜明公為義父,不然就尷尬了。
魏王這一波先下手為強,倒是出乎楊清源的意料。
“殿下真的很聰明,是個當好皇帝的料子。”
聰明人不一定當好皇帝,比如藍星上明朝的嘉靖。
但好皇帝必然是聰明人才能當的。
魏王便是有這個潛質的人。比如他主動開口拜楊清源為師這件事。
吳王為什麼被楊清源看重,進而扶持?!
不就是因為楊清源是吳王朱瞻垕的老師嗎?!
一旦吳王登基之後,楊清源便是帝師。
可若是魏王也拜楊清源為師,在一定程度上就和吳王站在同一起跑線了,而扶持魏王稱帝的難度,比扶持一個吳王小得多。
這一波拜師,若是成功,不僅僅可以化解性命之憂,說不定還能登上皇位,對於一個九歲的孩子來說,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但是楊清源搖了搖頭,魏王太聰明了,年紀雖然小,卻能看見他眼中的野心和掌控欲,絕對不會允許皇權被削弱的。
現在的楊清源要得不是一個英明的封建帝王,而是一個能製衡權力的製度。
十三寬和仁德,又受教於他,沒有比十三更好的選擇了。
麵對魏王的請求,楊清源搖了搖頭。
魏王見狀一顆心沉了下去,楊清源若是不願收他為徒,那留給魏王的就剩下死路一條了。
畢竟是個九歲的孩子,又哪能鎮定如初呢?!
看著渾身顫抖的魏王,楊清源的聲音如沐春風,讓畏懼的魏王平複了心情。
“殿下不要慌,臣並沒有想殺殿下的意思,殿下何辜?”
就這樣殺了魏王實在是有違楊清源的底線,而且現在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
“……”朱瞻均眨巴眨巴眼睛,等待著楊清源給出答桉。
“朱瞻均不必死,但魏王殿下必須死!”楊清源看向朱瞻均,“殿下可明白我的意思!?”
魏王愣了愣,就算他再聰慧,也隻是個孩子。
“從今日起,魏王就已經死了,死在了暴君朱瞻坤的手中,這世上隻有朱瞻均了!”
楊清源要魏王死在世人的心中,他並不是要魏王真的去死,而是要造成魏王的社會屬性上的死亡。
“臣會送魏王殿下出宮,然後消去魏王殿下在玉牒上的姓名。從此殿下不再是大周的魏王,隻是一個叫朱瞻均的普通人。”
“我願意!”剛剛在生死邊緣徘回的魏王立時答應了下來。
楊清源點了點頭,他也不怕魏王會搞什麼幺蛾子。
皇家也有族譜名為玉牒,從前唐的時候就已經存在,大周的玉牒每年一修。
皇周會典明文定下:
凡東宮、親王位下、各擬名二十字。日後生子及孫,即以上聞,付宗人府。所立雙名,每一世取一字以為上字;其下一字,臨時隨意選擇,以為雙名,編入玉牒。至二十世後,照例續添,永為定式。
東宮位下為;高瞻祁見右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每一位皇子出身,都是需要有玉牒為證的。
玉牒之上沒有名字,就算你真的是天子血脈,也沒有人會承認。
比如琅琊榜中的蕭庭生,他是皇長子蕭景禹之子,但即便武靖帝知道,也不能恢複他皇室血脈的身份。因為他出身之時,沒有玉牒記錄。
縱觀春秋,在革除之後,重新加入了皇室名錄,寥寥無幾。
其中最傳奇的便是前漢宣帝劉詢,他為前漢武帝曾孫,戾太子劉據之孫,因為巫蠱之禍的牽連流落民間。
武帝在晚年知道此事之後,破格將其錄入了皇室名冊,恢複了他的身份。
這一舉動也為前漢留下了一個明君,一個將前漢帶到巔峰的明君。
但前唐之後,對於皇室身份的審核愈加嚴格,這一舉動也再難複刻了。
所以當楊清源今夜證明魏王死於刀兵之後,在天下人心中,魏王就已經死了,活下來的隻能是朱瞻均。
即便有一天朱瞻均跳出來自稱是魏王,也沒有人會相信。
“那殿下這幾日便跟在我身邊吧!”
從此魏王已逝,天下唯有朱瞻均。,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