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王聽完上策,有些不解,在他看來,上策的高明程度還不如中策。
為什麼渡衍大師會把這個當做是上策呢?!
不過兩人相交甚篤,已經不限於僅僅的合作,所以趙王也沒有試探,而是直接詢問。
“大師,本王為何看不出這上策比中策高明在何處?!”
“因為王爺心中急了,等了二十年,王爺快失去耐心了。”渡衍撥動的念珠似乎是在趙王的心頭轉動。
“因為中策很有可能讓王爺早最短的時間內,合法地登上王位。隻要於延益失敗,朝廷南逃,王爺就可以名正言順地高舉義旗,收複失地。王爺看到了利益,就想要搏上一搏,而老衲所選乃是最穩妥的方式。可以保證王爺獲利最大。”
“若用上策,王爺可直搗後金王庭,掠奪後金財富人口,收服靺鞨諸部,靺鞨乃漁獵之族,民風彪悍,稍加訓練便是一支精銳的騎兵,再配上大周的軍備,他年足以為王爺抗衡橫掃天下的天策精騎。”
趙王:“……你說得不錯,可本王等了二十年了,不願意再等下去了!這是個機會,若是能夠把握好,本王至少可以省下十年之功!”
渡衍知道,趙王心中依舊有了決斷。
他不是一個容易改變主意的人,至少現在的渡衍沒有把握說服趙王改變主意。
“來人,傳令下去,時刻監視晉陽戰場,務必每日一報!”
“是!”
趙王的眼中是毫不掩飾,熊熊燃燒的野心之火。
在太祖傳位給今上的時候,他就不甘!
就因為他是嫡長子,所以就可以理所當然地擁有一切,不管是這個帝國還是父皇的眼中,都隻有嫡長子。
任由趙王戍邊如何勞苦功高,都沒有得到太多的讚譽。
憑什麼?!
這是趙王一直以來的執念。
既然沒有從太祖手上接過,那就由他自己來搶。
他要建立一個前所未有,遠邁唐漢的帝國,來證明,他才是帝國最合格的繼承人!
=============
三天的時間,晉陽城的氣氛越發凝重。
根據斥候的偵查,這三日內,原本散於幽州、冀州、並州的後金兵馬正在慢慢集結。
根據斥候的彙報,後金兵馬已經駐紮在晉陽以東十五裡處紮營,軍營向東連綿數十裡,恐怕已經集結了三十萬之中,後續的兵馬仍然在不停地趕來。
後金這意思,是要一戰定乾坤了!
現在的晉陽城,就是大周北地抗擊的一麵旗幟,一旦後金能夠攻陷晉陽城,就能極大程度地打擊周軍的士氣,消磨周人的抵抗意誌。
一點雙方都知道。
晉陽城之戰,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之戰,而是決定後金和大周勝負的一場戰役。
雖然大周的北境已然沒有精兵,但是鎮守西域的神策軍,鎮守南境的神武軍,都是天下聞名的強兵。
西域的神策軍自然不必說,騎軍雖然略遜天策軍,但是吊打西域三十六國的精騎,足以對付後金的騎兵。
而神武軍的強弓勁弩,也能將身披皮甲的靺鞨騎兵射成刺蝟。
之所以,這兩支精兵無法支援,是因為短時間內要從原本就並不算富裕的兵力中抽調的人手支援晉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不能久拖,雖然在公子羽的安排下,南荒和西域都有動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神策軍和神武軍終究是能夠收縮防線,改變布防,抽調出兵力來支援北境的。
所以現在的後金也急!
大周現在就是一頭病虎,土木堡就是那場突如其來的大病,讓大周現在無比的虛弱。
而後金就是要趁著大周現在虛弱的時候,一鼓作氣,將大周徹底重創。
一旦讓大周這頭病虎緩過勁來,野狼再怎麼暴戾凶悍,也不會是百獸之王的對手。
“楚王殿下,現在晉陽城中有箭矢幾何?!糧草幾何!?”
朱瞻圭聞聲出列,一身戎裝英武不凡!
“回於帥!匠作的各位匠人,這些日子晝夜不歇,加上從京畿源源不斷運來的,現在晉陽城中共有羽箭,四百萬八十萬支!足夠我軍用一月有餘!”
此刻的楚王,比在京中奪嫡之時,更加神采飛揚。
這沙場才是他該待的地方!
“原本晉陽府庫糧倉之中,有存糧二十萬石。而備蠻軍和備操軍自京畿過境之時,也運送無數糧食至晉陽城內。”
“此刻的晉陽城內貯倉皆滿,合計有糧草一百二十萬石,足夠全軍用半年有餘!”
於延益聞言卻搖了搖頭,“不夠!吃飯的人,可不止軍中的士卒,還有城內的百姓!晉陽府尹何在!?”
後列一個文官出列,“下官在!”
晉陽府為並州治所,晉陽府尹原本也是不小的官員了,從五品下的品秩在國朝也能算是中層官員,但是現在卻隻能站在後列。
實在是晉陽城中的高官太多了,沒看見楚王殿下都隻能位居次座嗎?!
“本督讓你疏散百姓,遷移老弱,你辦得怎麼樣了?!”
雖然品秩不高,但是晉陽府尹畢竟是此地的父母官,這種事情交給他做,最合適不過了!
戰端一開,民壯尚且可以提供一分戰力,而老弱婦孺反而要消耗城中的糧食,所以於延益下令,將城中的老弱婦孺遷向京畿暫時安置。
“回於大人話,原本晉陽城中有百姓三十九萬戶,一百七十萬人!按照大人政令,下官以晉陽府庫之銀向百姓高價收購糧食,以充軍糧!百姓知道了要打仗的事情,紛紛向關內遷移,此刻晉陽城中尚餘百姓十二萬戶,因為故土難離,所以不願遷移。”
於延益聞言,點了點頭,能在短時間內遷走二十七萬戶,已經在他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了,這個晉陽府尹在政務上本事不俗。
“本督命你召集的民壯,又如何了?!”
“回大人,知道了為大軍效力可免徭役之後,晉陽城中的民壯踴躍無比,城中已經集結常備團練民兵三萬人,可以為大軍搬運物資,運送傷員!若是開戰之後,人手不足,下官隨時可以在召集人手,可用之人有十萬之多!”
隨著於延益的逐個詢問,負責不同事務的官吏將領,將自己所督事務一一彙報。
“龍武軍將軍陶瑾,本督所令滾木礌石準備如何?!”
“回大人……俱已備齊!”
“禦林軍將軍趙安,本督所令,加固城門,拓寬護城河之時,辦得如何?!”
“回大人,俱已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