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十九章 論戰(2 / 2)

“撲哧!”

一旁正一臉嚴肅表情的李尋歡忍不住笑了出來。

“咳咳!”

原本負責整肅朝儀的,都是李尋歡的小弟,所以隻能由都察院正程青鬆乾咳了兩聲,警告一二。

孔勤禮麵色不虞,“李禦史緣何發笑?!”

在程青鬆的乾咳之後,李尋歡已經恢複了嚴肅的表情。

“我想到了高興的事情?!”

“何事?!”

“家中夫人有喜了!”李尋歡隨口編了一個理由。

但沒想到,這個理由引得另一個大佬發笑,錢牧謙被李尋歡這個理由逗得沒能忍住,笑出了聲。

孔勤禮的麵色已然鐵青,“錢大人我記得尊夫人,年近五旬了吧!她也有喜了!?”

“不,我想到了家慈病情無恙,身體安康,忍住喜從心起!”

“”

“好了,這都是朝廷的喜事!但今日討論的乃是北境的戰事!”

禦座之上的周帝打斷了幾人的胡扯。

“臣君前失儀,還請陛下責罰!”

周帝擺了擺,示意無妨,然後對著群臣說道:“繼續吧!”

李澄光正要開口,一直沒有什麼存在感的太子從人群之中站了出來,“父皇,兒臣以為,此戰不應打!”

周帝看了太子一眼,“你說說吧!”

“自古,戰爭便是勞民傷財之舉。大乾此時,並非直接針對我大周,若是貿然參戰,反而會將大周拖入和大周的戰爭泥潭之中,須知此刻建奴然就虎視眈眈,一旦北元和建奴聯手,其勢危矣!”

太子之言相比孔勤禮更加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當然太子也是有自己的私心的,楚王在勳貴和軍中名聲不錯,若是真的打了這一仗,而且打贏了,那不是在間接助長楚王的氣勢嗎?!

“況且,若是開戰,最終受苦的還是百姓,楊學士曾經有一句詩,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中人。所以兒臣以為,還是儘力和談為好!想來元蒙也就是為了點錢糧,咱們大周也不缺,若是能以些許錢糧就消弭一場戰禍,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太子還引用楊清源的一句詩。

一來增加自己觀點的說服力,二來展示他的胸襟,即便楊清源如此針對他,他依舊願意接納。

銆愭帹鑽愪笅锛屽挭鍜槄璿昏拷涔湡鐨勫鐢紝榪欓噷涓嬭澆澶鍘誨揩鍙互璿曡瘯鍚傘p>

“和談?!”

於延益心中不由搖頭,不管太子是出於什麼目的,但是這觀點實在是太稚嫩了。

元蒙大乾南侵,為什麼隻打頓克和盧克兩個部落?!

不是為了劫掠錢糧,而是為了拔掉頓克和盧克這兩個部落。

若是真的讓元蒙做到,那麼他們南下便再無顧忌,十萬鐵騎可直擊蒼雲關和天策軍主力。

到時候,便真的是一把刀架在大周的胸膛之上了!

太子卻不知道於延益的內心評價繼續說道,“我大周在蒼雲關內也有自己的草場,父皇仁慈若是不願看著頓克和盧克兩個部落有所損傷,可以讓他們撤入關中放牧。退這一步,也是無傷大雅的!”

於延益也忍不住了,開口反駁道,“太子此言差矣!我們退了第一步,元蒙便想進第二步。過來頓克和盧克兩部,過不過蒼雲關?!過了蒼雲關!過不過天策大營?!我大周之地有限,元蒙之欲無厭也!退之彌繁,侵之愈急!如此,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

周帝點了點,於延益所說和他所想一致!

退是沒有用的,當年開平王、中山王、岐陽王出征北元,打得他們倉皇南顧,這才有了大周近三十年的太平。

對待元蒙,沒什麼可談的!

一個字“打!”。

與此同時,於延益為了增加群臣和周帝的信心,開口鼓舞道,“陛下,諸位,吾雖竊居兵部尚書之位,但卻非好戰之輩,我也希望大周無戰事,若要我執筆寫出不打這場仗的理由,餘也可寫出百條千條,可這千百條理由,卻不能成為我們退縮的根據!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等到彆人把刀架在我們脖子上,再想著動手,就晚了!隻有把元蒙打疼了!打怕了!大周的北疆才能真的太平!”

周帝點頭道,“於卿所言有理!此事不必再議!傳旨天策軍都督李承恩!予他對敵專斷之權,可依形勢,決定何時何地,如何與北元開戰!”

“另外,調三萬禦林軍北上,加強蒼雲關的防務!”

“我大周期待太平,但也絕不畏懼戰爭!”

周帝雖病,但是對於朝局的掌握仍在,在他板之後,含元殿中再也便沒有了反對的聲音。

“臣等遵旨!”

巴山之上,楊清源尚且不知道朝中變動,隻是和顧道人一連三日探討劍法。

楊清源在武當山上,就對自己之後的道有了一定的規劃。

單純的劍道,成不了秩序之道,隻能成為秩序的補充。

而張三豐的天道才是最符合楊清源的心意的,但是說實話,老張那套陽極生陰,陰陽合一,太極生化實在是太難了!

也就是便宜師兄這樣的怪胎,換了旁人根本做不到。

楊清源便選擇了一條相對簡單的路,五行之道。

於是,他整合武當劍法,創出了屬於自己的水行劍訣落霞流渚劍。

而楊清源原來自創的爆發力超群的劍法天馬飛瀑,就成了金行劍法的雛形,仍待完善。

而木行的劍法,楊清源則把主意打到了巴山劍派的回風舞柳劍上。

回風舞柳劍生生不息,正好可對應五行之中的木屬!

巴山之上,楊清源以落霞流渚劍的精要,交換了顧道人的回風舞柳劍!

以水潤木,水木相生。

楊清源如願得到了回風舞柳劍訣,但是落霞流渚劍也是顧道人受益匪淺。

楊清源立於洗劍台上,竟然從夜雨秋池之中,攝取一團水珠化為一柄水劍。

隨後一套和顧道人意似形差的劍法施展而來,招招連環,生機無限,一套屬於楊清源的回風舞柳劍,成了!

顧道人在台下不由感慨武當的人傑地靈,若是這是自己巴山劍派的弟子,那下一代顧道人的人選便已經有了!

要成為顧道人的先決條件之一,就是要在洞玄境,悟出屬於自己的回風舞柳劍!

羨慕歸羨慕,顧道人也沒法。

巴山劍派這小廟可容不下楊清源這尊大佛。

劍舞畢,楊清源手中的水劍再度化為水珠落入了洗劍台的夜雨秋池之中,隨後對顧道人說道,

“我是時候離開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