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帝看著遠去的崔可琴,問道,“玉虛一脈的人?!”
大周皇室崇道,周帝對於道門三祖庭也是如數家珍,聽到昆侖二字時,便已經猜到了崔可琴的身份。
“正是玉虛一脈的當代人間行走!”
“不錯的年輕人!”
隨後周帝將話題轉到丫丫的身上。
“丫丫在這世上還有親人嗎?!”
楊清源答曰,“原本就剩下一個奶奶,被判流放冀州,現在也被周明生所害,丫丫在此世上已是孑然一身。”
周帝也是一聲歎息。
“現在是被你收養了嗎?!”
“回上位,是望舒,與她頗有緣分,便收養了丫丫。”
提到柳望舒的時候,周帝臉上的神色明顯變得有趣了起來。
“楊卿,我道你為什麼一直拒絕朕的指婚,原來是心有所屬了!”
麵對周帝的調侃,楊清源也沒有反駁。
“這個柳望舒僅僅是個江湖俠女?!”
周帝問著身後一直沉默的曹正淳道。
“回萬歲!這位柳女俠,似乎是李太白的弟子!”
東廠的情報雖然不及護龍山莊,但是也絕對不差,當日在武當壽宴之上,柳望舒已經自報家門,要查清這種事情,對於東廠來說,還是不費吹灰之力的。
“李太白?……嗯?!當年的翰林院學士李太白!?”
周帝先是一愣,記憶中那個驚才絕豔的人傑,漸漸清晰。
當年的李太白亦有驚世詩才,其詩恢弘磅礴,又仙香四溢,猶如謫仙降世,周帝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正是李前輩。”
楊清源見周帝的目光看向自己,立刻答道。
“清源這眼光不錯啊!!”
在一番打趣之後,周帝又回歸了主題,“你將朕從宮裡拉出來,就是為了這個周明生嗎?!”
周帝原本是不該隨意出宮的,但是楊清源懇求,加上周帝自己也想出宮遊玩,這才在夜晚時分,溜出宮來。
周帝先帶著曹正淳和雨化田去逛了小半個時辰的夜市,才來的大理寺。
之所以請周帝來此,目的就是為了釜底抽薪。
八議也好,十惡也好,最後來做決定的人都是周帝。
本朝之前也有不少涉及八議的案件,周帝一般都不會直接表態,當年太祖在位之時,殺人殺得太狠了,以至於在仕林之中留下了刻薄寡恩的評價。
周帝的目標便是成為一代仁君,故而對待這些犯官權貴,下手不如太祖那般果決,涉及八議,多半會讓朝廷重臣評議,幾乎沒有自己做過決定。
所以,太子才會選擇從參加廷議的朝廷重臣下手。
當然,不是太子不知道周帝才是最終決策人,而是太子不想直接找周帝。
若是因為此事去求周帝,一來會給周帝留下一個不明是非,不行律法的印象;二來,若是因為這種事情去向周帝求情,會讓周帝懷疑他的能力。
太子現在還隻是太子,一旁還有同樣是嫡出的楚王虎視眈眈。
這種事情是萬萬做不得的。
而楊清源便沒有這些顧忌,他從一開始就知道,周明生該不該殺,該怎麼罰,決定權便是有周帝掌握,那麼解決問題最直接的辦法便是讓周帝對周明生起殺心。
雖然太子對於太子妃周明玉恩寵有加,但是周帝對於這個兒媳,一直不能算太滿意。
原本的太子應該算是一個合格的儲君,一塊周帝親自雕琢的美玉,現在因為周明玉的關係,這塊美玉上多了一點瑕疵。
這讓周帝很不滿,之前周帝甚至想過,若是傳位太子,先賜死周明玉的做法。
厭屋及烏,現在周明玉的弟弟犯了事,周帝心中自然也是厭惡的。
而楊清源冒著被文官集團彈劾的威脅,鬥膽請周帝出宮的目的,就是為了周帝親耳聽到周明生承認殺人作惡的事實。
而丫丫的出現,顯然也是起到了楊清源沒有預料到的效果。
周帝剛才對於丫丫展現出來的喜愛和憐惜不像是作為,那麼對於周明生的厭惡程度必然會更上一層。
“這周明生所為,都已經查清楚了嗎?!”
楊清源回道,“周明生的罪行,已經由其全部承認。”
周帝也點了點表示認可。
“其中部分罪行,臣已經找到相應的證據,而一些罪行,仍在調查證據之中。”
“剩下的,不用再查了,朕心裡已經有數了!這般惡賊……”
作為天子,周帝自然不會直說周明生該不該殺,但是這話,其實已經隱晦地表達其態度了。
“他做的這些醃臢事情,太子知道嗎?!”
周帝的微微皺眉,然後不確定地問道。
楊清源雖然對太子之前的行為很不滿,但也不是隨意攀咬的人。況且太子也不同於周明生,那是周帝的嫡子,在沒有真憑實據的情況下,無論怎麼說,都會被懷疑是攻擊太子。
楊清源作為一個在朝八年的官員,自然是不會犯這種錯誤的。
“上位,此事涉及太子,臣不敢妄言,但查到現在,尚沒有證據表明,太子涉及此案之中。”
周帝聞言,滿意地點了點頭,他也不希望自己的兒子,是一個戕害百姓,屠戮黎庶的暴君。
“這個周明生,清源你就按程序辦吧!”
周帝隨口說道,然後繼續說道,“朕出來也有一段時間了,是該回宮去了!”
周帝身為一國之主,出行乃是有嚴格的禮儀章程的,私自出宮這事要是被都察院的人或是禮部的人知道,估計能連上十天的折子來勸諫此事。
對於這幫噴子,周帝沒事也不想惹他們,還是早些回宮的好。
“臣護送陛下回宮!”
楊清源便要前往召集人手。
“不必了!”周帝打斷了楊清源的舉動,“有曹正淳和雨化田在,朕沒什麼危險,此次出宮乃是微服私訪,不能被外人所知。”
周帝說完之後,便披上了之前的鬥篷,向著大理寺外行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