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入東宮(2 / 2)

武德殿位於大明宮的外城之中,靠近大明宮的東門——興安門。

雖然僅僅是在外城,但依舊屬於在皇城之中,不是楊清源可以帶人私闖的。

果不其然,楊清源被人攔在了興安門外。

“楊大人,您這是?!”

守門的禦林軍校尉雖然攔住了楊清源,但依舊很客氣。

以楊清源的年紀和官位,在朝中的知名度想不高都很難。

“見太子!”

校尉有些為難,“見太子需要這麼多人?!”

楊清源此刻的臉上,就差沒明寫“我是來找事的”幾個大字了。

還好他們是禦林軍,如果是太子的親衛長林軍,說不定雙方就直接亮家夥了!!

楊清源從懷中掏出了周帝禦賜的腰牌,扔給了校尉。

“就我一個人進去!這應該沒問題吧!”

雖然知道楊清源來者不善,但是校尉還是乖乖讓手下,讓出了一條道路。

雖然楊清源看起來像是找太子麻煩的,但這塊腰牌確實天子親賜。

太子、天子,一筆之差,便是君臣之彆。

楊清源自顧自來到武德殿前,再次被人攔住了!

“什麼人呢?!”

出言的是太子親衛,長林軍。

長林軍合計有精兵三千,都是從六軍十二衛中抽調出來的健者。

平日裡,長林軍是駐紮在大明宮以西的禦林軍大營之側。

沒錯,恰好和東宮的方向截然相反。

當初太子設置長林軍的目的,便是為了讓太子能夠知兵事,但也為後世之君留了一手,將太子東宮和長林軍的駐地隔開。

讓太子並不能簡單地就到達長林軍中。

若是這支長林軍,太子能如臂指使,那麼對於京畿和皇權都是極大的威脅。

在這三千長林軍中,又會抽出三個精銳的百人隊,輪流負責守衛東宮。

此刻攔著楊清源的正是這些人。

楊清源沒有說話,這是再次緩緩地從懷中取出了天子禦賜的令牌。

“我要見太子!”

“這……”

為首的隊正猶豫了一下,隨後便讓開了通道。

他當然可以找茬刁難,不讓楊清源進入了,但是此時的楊清源手持天子令牌,代表的是天子的威嚴,他一個小兵,沒有什麼靠山人脈,藐視天威,那便是死罪。

“請楊大人跟我來!”

楊清源剛剛踏入武德殿的正門一個宦官便已經等候在那裡。

“你認識我?!”楊清源一邊隨著宦官步行,一邊隨口發問道。

“楊大人才華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奴婢雖然隻是個閹人,但是卻也是聽過楊大人的才名的。”

宦官顯得很恭敬,禮節之上沒有任何失儀或者僭越的地方。

不過多久,宦官就將楊清源帶到了一處花園之中。

“楊大人,來得正好,孤正好備了些酒菜,可有興趣陪孤小酌!?”

太子已經在花園的亭中設宴,備好了酒菜,似乎早就知道楊清源會來。

“微臣楊清源,參見殿下!”

雖然此刻楊清源即將和太子翻臉,但是卻依舊恪守禮節。

在這皇城之中,“禮”之一字,遠超常人的想象,楊清源不敢在太子麵前失儀,被他抓住機會,那樣會失去主動權。

行禮完畢之後,楊清源才在太子的對麵落座。

“殿下這是早就知道我要來?!”

太子笑而不語,這是斟了一杯酒,遞給了楊清源。

從大理寺的大隊人馬出門開始,太子就時刻關注楊清源的動向。

楊清源見太子不答,便從太子手中接過酒杯,“殿下,微臣酒量低微,實在不能滿飲此杯,還見殿下見諒。”

“無妨!”楊清源剛想放下酒杯,便被太子給製止了,“我知道楊大人不喜酒水,所有特地備下了這雪鬆釀,雖然其中有酒香,但確實不是酒。”

楊清源舉起酒杯一聞,其中確實沒有酒味,便一飲而儘。

至於杯中會不會下毒?!

先不說楊清源的先天之軀可以免疫天下大部分的毒素,就算楊清源沒有武學在身,是個普通人,也不會有此顧慮。

在大明宮中以鴆酒毒殺一個正四品的大理寺少卿,文華殿學士。

太子還沒有這個資格!

如果太子真的這麼做了,也就徹底和皇位沒有關係了!

“楊大人好氣魄!”

太子再次打量著楊清源,他內心裡是不願和楊清源為敵的。

三年之前,是楊清源率先擊破了楚王黨羽,打破了朝堂勢力的平衡,讓他徹底坐穩了太子的寶座,從這點來看,楊清源甚至是太子黨的頭號功臣。

而且楊清源對天子傳位,並沒有明確的偏向,又是一個新興政治勢力的領袖,這樣人的拉攏起來,有百利而無一害。

即便拋開以上通通不談,太子對於楊清源的才華人品也是極為欣賞的。

這是一個直臣。

直臣雖然不一定討喜,但是曆代君王都需要朝中有這樣的人物。

有些昏君並不是被人懵逼,他們能清楚地分辨忠奸,但是卻不願用忠臣,罰奸臣。

就如同學習一般,心無旁騖,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是學生時代最正確的價值觀,可以說人人都知道。

但是卻不會人人都如此去做!

因為有東西會在不斷的誘惑著人。

雖然我知道怎麼做才是對的,但也不代表我一定就會這樣去做。

為君也是一樣的。

大部分的君主在智力上都是沒有問題的,那麼難道他們會忠奸不辨,善惡不分嗎?!

忠臣秉公執法,鐵麵直諫,最好天子能為國操勞,處理政務,不要貪圖享受。

奸臣貪財弄權,惑主媚上,但是卻會幫主君物色美女,進貢寶物。

忠臣或許對國家有益,但奸臣卻能讓主君過得更加舒服。

若換作你是天子,你會喜歡用誰?!

故而自古,能做到親賢臣而遠小人的,便是明君之資了!

而太子便是這樣的人,他雖然不愛個人享受,東宮之中也是人才濟濟。

這樣的儲君自然也會欣賞楊清源這樣的人才。

若是楊清源為首的“一三黨”能儘力輔佐,太子未必不能成就一番偉業!,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