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李守案(中)(1 / 2)

劉縣令有些心虛,“因為李守每次和劉雪私會,害怕被人發現認出,都是帶著一個麵具,故而其餘證人也隻是從其身形大體來判斷,並未親眼見過此人。”

“而劉雪的丫鬟和劉府後門的門房倒是見過李守,但是門房被李守所殺,但是真正確認見過李守真容的,隻有她一個人。我們也是通過她的證言,確定了李守。”

劉縣令的話讓楊清源和狄知遠瞬間嚴肅了起來。

這件事情看似合理,但其實卻很詭異。

李守和劉雪,擔心彆人發現私情,所以才戴上麵具,來掩藏身份。

但問題是,李守為什麼要掩藏麵容和身份?!而不是選擇遮掩行蹤。

大周雖然民風開發,服飾多樣,但是未婚先孕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

李守和劉雪若是真的有心遮掩,也該遮掩兩人之間的關係,防止有人看見兩人私會。

僅戴上麵具不僅僅不能遮掩兩人的關係。若是被人發現,劉小姐的閨房之中有一個戴著麵具的男子出入,反而會適得其反,引得更多風言風語。

這不合常理。

“那你們就據此為證據!?”狄知遠質問道。

楊清源則是繼續翻看卷宗,想到之前在刑部看到的案卷,兩相印證。

官府在李守的家中搜出了一件血衣和臟銀。

這件血衣是一件內衫,而留在劉府門上的卻是錦衣外袍的碎片,說明凶手殺人之時穿的是內衫,殺完人之後又披上了外袍。

劉雪和李守已有肌膚之親,是何緣由,讓李守痛下殺手,將劉小姐殺害?!

那李守將血衣和臟銀藏在家中,說明他曾經回家換下了血衣。

如此第二個不合邏輯的地方就出現了。

如果李守換過衣服,那麼為何沒有注意到背上一處被撕開了一個口子?

楊清源剛剛驗看了錦袍,那一道缺口十分明顯,若是李守真的曾經換下衣服,絕對不可能察覺不到!

那麼李守為了明知錦衣破了還要繼續穿呢?!

“劉縣令,你們抓捕李守的時候,他是穿著這件衣服嗎?!”

“額,並非如此,當時的李守隻穿了一件外衣,他因為欠下賭坊老板三千兩的債務,被賭坊的抓了起來。”

“三千兩?!”

楊清源喃喃自語,隨後對萬年縣令說道,“劉縣令,還請你繼續說!”

“被抓之時,李守已經被賭坊之人,打得鼻青臉腫,不成人形,要不是六扇門的捕快及時趕到,他就被人打死了!”

鼻青臉腫,不成人形。

楊清源和狄知遠都捕捉到了這個關鍵詞。

“怎麼劉縣令不曾看清李守的長相?!”

狄知遠也質問道,“難道劉縣令僅憑身形大概,就判斷此人是凶手?!”

坐於下首的劉縣令,再次緊張了起來,“二位大人,我們是驗明李守正身的。雖然李守的容貌被毀,但是我們通過李守之前參與府試之時留下的指印與被抓之人對比,可以確認,確實是李守本人無疑。”

萬年縣令指著一旁的證物袋說道。

楊清源從一個袋子中取出了三份物證,分彆是李守府試之時的指印,驗證李守身份的指印以及李守被斬首之前,驗明正身的指印。

楊清源道瞳在身一眼掃過,便知道這是同一根手指按下的指紋。

人的樣貌可以易容,但是人的指紋難以偽造。

楊清源和狄知遠陷入了沉默,這個案件看似荒誕,但是就案子本身來說,證據鏈比較完整。

李守家中的血衣,臟銀;三河村外河中的凶器;李守的破損錦衣。

雖然邏輯上有詭異之處,但是以上物證作為判案的證據已經足夠了!

大周官員定案的主觀標準,並非是排除其他合理懷疑,隻要證據鏈完整,可以基本確認事實,便可定案。

而李守案,查到現在,證據算是確鑿,所有的懷疑,都隻是楊清源和狄知遠的推測。

以推測對抗物證,不可取也!

楊清源和狄知遠又詢問了幾個細節之後,便前往宋惠父下榻的館驛,他們需要和宋惠父會合。

萬年縣館驛之中。

楊清源和狄知遠被宋惠父口中說出的消息驚呆了。

“事實就是如此,我們花費了一天時間走訪萬年縣,這才發現李守這個人的痕跡,似乎已經被人徹底抹去了!一天的時間,我們沒有找到一個曾經認識李守的人!似乎萬年縣中就沒有一個叫李守的人!”

這個消息讓楊清源和狄知遠震驚不已。

原本兩人以為幕後之人僅僅是要將熟知李守的滅口,沒想到如今的萬年縣中,竟然找不到一個認識李守的人。

宋惠父繼續說道,“李守是個死讀書的人,平日除了在家中讀書,便是在縣學上課。幾乎不與外人接觸,唯一查到的是,他曾經在畫展之上賣畫,但也是戴著麵具售賣,隻能從其畫作署名得知其身份。”

“這麼說,現在見過李守的,就隻剩下李阿婆和小侍女了?!”

“走!我們去劉府,找那個丫鬟。”

這個丫鬟是目前萬年縣內已知唯一一個曾經見過李守的人,楊清源必須先一步將她保護起來。

楊清源立刻人前往這個案件的開始之地,劉府。

劉府,是萬年縣的豪商之家。

劉府之主,劉決不僅僅是一個土財主,其祖父曾經是前秦高官,前秦覆滅之後,自神都搬到萬年縣中,做了一方鄉紳。

在萬年縣中多有土地,卻樂善好施,積德之家,沒想到遭此橫禍。

劉府門口,負責守夜的仆役有些不知所措。

十餘名身穿黑色勁裝的人,正站在門外。

“不知幾位是!?”

楊清源掏出官憑,“大理寺少卿楊清源!為查案而來!還請通知府上!”

仆役可不敢怠慢,一人打開了府門請楊清源等人進入,另一人則急匆匆地跑入府中通知自家老爺。

劉決坐於書房之中,聽這下仆的回稟,不由心中大驚。

“大理寺來此,所為何事?!”

劉決知道,自己思考的時間不多了,來不及多想劉決便起身,向著正廳走去。

楊清源、狄知遠在正堂之中安坐,很快就有仆役奉茶。

看著仆役身上的衣服材質,楊清源目中閃過一絲訝色。

兩人大約等了一刻鐘,劉決才匆匆趕來。

“不好意思!兩位大人,劉某已經睡下,衣冠不整,故此來晚了!”

家中明明出了這樣的事情,但是這位劉老爺看起來怪怪的。

“無妨,是我等夜裡造訪,有失禮儀。”

劉決猶豫了一下,開口問道,“不知道兩位大人深夜到訪,所謂何事?!”

“本官是為了令媛一案前來?!”

劉決拿著茶盞的手微微一滯,“這個案子不是已經審結,那個凶手李守也被處決了嗎?!”

在說話之時,楊清源和狄知遠都在留心觀察劉決的神態和動作。

“本官複核此案之時發現了一些疑點,故而才複查此案。”

劉決立刻反應了過來,大驚失色,“什麼?!難道那個李守不是凶手?!”

楊清源和狄知遠對視一眼,事情不簡單。

“是與不是,還在調查之中,我們此來是想要見見當日指證李守的侍女。”

“你們說的是小女曾經的侍女春雪吧!這……”

“劉員外有什麼為難之處嗎?!”

猶豫之後,劉決開口道,“這個侍女在四天前,在外出途中不慎跌落河中,溺水身亡了。”

沒想到還是來晚了!

“哦?!不知屍體何在?!”

“春雪的屍身,被埋在了郊外的翠華山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