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威廉連連點頭,說,是的,是的,不過主要還是要靠他自己。阿瑟,你知道嗎,到了美國這麼多年之後,我才搞明白一件事。
奧,什麼事啊?
就是身高的因素啊,除了決定於後天的飲食結構的變化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就是勤於鍛煉,也會促進骨骼的發展,其實當初黑人來到美國的時候,他們大個子很少,可是現在為什麼nba的大個子都是黑人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黑人好動
我連連點頭,但是關於他的這個理論,我心裡是不敢苟同。我想,你這是典型的西方人思維,和港台人一樣,麵對著我們大陸人,心裡有一種自然而然的優越感而已。
雖然你和戴維都和我開著玩笑說,老鄉這,老鄉那的,其實我心裡清楚的很,咱可真的沒有當做一回事。你肯定是認為國內什麼都差,不過想借此說明,如果在大陸的話,因為營養的問題,他的幾個兒子肯定也不會比他高多少的,可是我承認,個子高矮固然與飲食有一定關係,可是與基因遺傳啊,平時的生活習慣等等都有著更重要的關係才對。
這讓我不由的想起了我們小時候,作為出生於70年代的人,我們比我們的父輩來,當然已經是天壤之彆了,因為,最起碼我們沒有挨過餓,沒有吃不飽飯,隻是吃不上肉而已。在我們的記憶裡,當然我是說農村,確實是一年到頭隻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吃上肉。
我隻知道我們這裡,平時有客人到家裡的時候,那肯定是要炒葷菜的,但是那個年代的規矩,是來了客人,母親和我們小孩子都是不能上桌一起吃的,一定要讓客人吃飽。而我們家還不像彆人家那樣:客人吃飯的時候,小孩子就趴在門口偷偷的看著。母親認為這樣子太失禮了,所以都是把我們幾個帶到外麵的鍋屋裡,或者菜園地裡去幫忙乾活,等客人吃完,我們再去吃點剩菜。
不過那個年代,無論大人小孩都還恪守著一種約定成俗的淳樸之風,就是客人都很講究的。雖然他們平時沾葷腥的機會也不多,可是他們也隻是象征性的夾幾筷子菜,都是多喝酒,少吃菜,把菜留給主人家的孩子們去解解饞。這種風氣是咱們中國人的一種特有的厚德之風,一種溫馨的相處之道。
所以我們小的時候,都希望家裡來客人,因為隻要有客人來了,我們就知道了,今天能吃上肉了,可是小孩子哪裡又曉得大人的惆悵呢。我聽父親講過一件事,就是唐雲天的父親從外地回來,下車的站台,離家裡還有十裡路,可是離他的一個侄女家裡隻有幾百米,正好時間上恰恰趕上了午飯時間。
於是他便去了他侄女家,結果不成想,他侄女家今天吃飯早,等他到的時候,人家已經吃過飯了。不過他侄女婿還是不錯的,趕快招呼他老婆,也就是唐雲天他堂姐,趕快去買點菜,炒兩個熱菜,招待一下四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