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不傻啊,從peer這話裡話外,很明顯就可以聽得出來,他認為我這次的離職一定是香港幫的人想削弱他的勢力,背地裡給他使絆子,下黑手。
表麵上看,這peer是在為我出頭呢,可是我的心裡卻默默的不屑的笑了,心想,peer主管,你倒真的很搞笑哎,我什麼時候成了你的勢力了,說實話,俺可從來都沒有這麼想過,也沒有為此而做過努力和攀登啊。
這四象公司為什麼會有派係鬥爭呢,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呢,這還要從10年前說起,那個時候,台灣剛剛開放老兵大陸探親,台北四象公司的高層因為意識形態的問題,一時還不敢直接到大陸來經商,怕落了個被共產的下場,其次,派誰來大陸,誰都不願意來,就算許諾給股份,給分成。最後,股東們看著左鄰右舍都紛紛西進大陸了,他們實在是忍不住了,便取了個折中方案。
什麼方案呢?就是先在香港注冊一家公司,以港商的名義在大陸活動,如果發展勢頭好的話,也算是做為一個後期進入大陸的跳板吧。alie擔負重任,獨自一人來到香港打拚,本來台灣公司也沒有把這香港公司當回事,心想,成就成了,不成也就算了,無所謂的,權當作個試驗田吧。
結果沒有想到的是,alie在香港公司,從無到有,做得非常出色,並且迅速的就打開了局麵,依靠大陸產品的低廉成本和無可比擬的多樣性,使得香港公司業績連年上漲,五六年後一度接近了台北公司的營業額,這些可是台北公司高層當初萬萬沒有想到的。
1995年,為了進一步適應大陸發展的迅猛形勢和國外客戶的強力需求,香港公司又在沙井設立了辦事處,當時的香港人就像當初的台灣人一樣,也都不願意來大陸,所以這次又是alie一肩挑兩家,往返穿梭於深圳公司和香港公司之間,直到1998年底把公司遷往了崗廈,離皇崗口岸咫尺之遙,而且慢慢的縮小了香港公司的規模,才迫使香港同事願意跨過深圳河,到深圳來上班。
隨著深圳公司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台北公司那些當初看不起深圳公司的人自然是要過來分一杯羹了,怎麼分呢?自然就是要插手深圳公司的事務了,既然插手了,彼此的理念不同啊,那也就導致了台灣幫和香港幫之間的隔閡和鬥爭:香港人認為他們都是開司功臣,沒有當初他們的艱苦奮鬥,背著包拉著箱子,跑遍珠三角,哪裡來的深圳公司的今天而台灣人則認為他們是總部的,深圳公司理所當然是屬於總部來管轄,絕對不是個法外之地,東家和長工的身份還是應該要分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