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視頻會議,情緒掠奪(1 / 2)

秦河關注的是陳益的第一句話。

迷戀上了抽象畫?

“關於你所說的抽象畫創作,有什麼線索嗎?”他問。

陳益道:“不算線索,可能是巧合吧,我在受害者蔡雯雯家裡拿走了她經常翻閱的雜誌《藝術世界》,又去了她曾經去過的一次公益畫展,並拿到了現場的錄像,發現蔡雯雯很喜歡其中的一幅作品。”

“這幅作品在《藝術世界》裡有,在公益畫展裡也有,作者本人此刻就在陽城,叫曲川。”

眾人來了精神,秦河追問:“懷疑對象?”

陳益搖頭:“不,陽城案和寧城案我們掌握了嫌疑人留下的腳印,他肯定是個瘦子,但曲川很胖,不可能留下那種腳印,換言之,兩次出現在案發現場的人不是他。”

秦河思索片刻,說道:“你覺得蔡雯雯見過曲川?”

陳益:“不知道,可以去問問,既然蔡雯雯很喜歡曲川的畫,那麼當她知道曲川來了陽城,也許會有衝動和自己的偶像認識認識,哪怕僅僅是見一麵。”

“我們調查蔡雯雯的活動軌跡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全覆蓋,肯定會有遺漏,既然發現了新情況,那就需要查查。”

秦河點頭,繼續往下聊:“陳支,謝支,你們覺得作案動機來自早年舊事的可能性大不大?”

謝雲誌看向陳益:“陳支覺得呢?”

陳益:“我覺得可能性不大。”

謝雲誌:“我也覺得可能性不大,三人雖然都是年輕女性,但年齡差距還是比較大的,達到了八歲,夏青文上一年級的時候,畢雪蘭已經上初三了,又在兩個城市裡,怎麼會存在交集呢?”

陳益認同:“五歲以上已經有代溝,都在本地倒也罷了,但正如謝支所說,她們在不同的城市,從興趣愛好看也沒有共同點,我傾向三人完全不認識,建議暫時不要在這上麵浪費時間,大海撈針,而且這根針不一定在海裡。”

警力是有限的,就算大海撈針,現在也不是撈的時候。

陽城新案子很多,不可能無緣無故抽調大量警力配合專案組排查,除非線索明確,有證據表明三人以前可能存在聯係。

電話鈴聲響起,是秦河的手機,他低頭看了一眼,耿建清打來的。

沒有將手機拿起,他按下了接聽鍵以及免提鍵。

“耿局。”

耿建清:“有突破嗎?”

秦河:“暫時沒有,我們正在開會。”

耿建清:“那正好,全國範圍內積案的排查已經結束了,符合條件的有兩起命案,兩起命案都在錦城,時間是六年前和八年前,受害者特征一致,都是年輕女性,但作案手法存在區彆。”

大家仔細聽著,六年前和八年前,相同的作案時間間隔和本案完全相符,而且死的還都是年輕女性,有必要懷疑這兩起命案也是“瘦竹竿”乾的。

耿建清的聲音繼續響起:“八年前的死者叫方丹丹,死因是割喉窒息並非失血過多,六年前死者叫趙曉雁,死因是喉嚨被刺穿失血過多而亡,不是一擊斃命,刺了三下。”

聽到這裡,秦河三人彼此對視,趙曉雁的死有問題。

連環殺手的作案手法具備成長性,第一次作案肯定非常粗糙,達不到預想的完美,而從帝城案開始,凶手就已經非常熟練了。

三人沒有說話,他們知道耿建清還未表述完,起碼殺害趙曉雁的凶器特征是可以判斷出來的。

耿建清:“卷宗我還沒拿到,據錦城支隊長所說,殺死趙曉雁的凶器,和帝城寧城陽城三案的凶器基本一致,殺害方丹丹的凶器不好判斷,理論上所有開刃利器都可以,不過從長度上判斷……差不多。”

陳益回憶凶器的形狀,那玩意如果完全開刃,既可以刺穿喉嚨,也可以使用側鋒劃開喉嚨。

一個推斷產生:凶手首次作案的時候選擇劃開受害者喉嚨,不是很滿意,於是第二次改成了直刺,因為不熟練刺了三下,到帝城案的時候,已經可以做到一擊斃命。

等會!

八年?

錦城?

這幾個字眼有點眼熟啊。

耿建清:“重點來了,仔細聽好,方丹丹不懂繪畫,但是錦城刑偵支隊在全麵調查過程中,發現她去過一次本城的露天畫展,不是主動去的,和朋友剛好路過。”

“還有趙曉雁,她不懂繪畫,但她的弟弟懂,姐弟倆是兩個極端,姐姐討厭繪畫,而弟弟非常喜歡,兩人為此沒少吵過架。”

此刻陳益追問:“是抽象油畫嗎?”

耿建清:“不是,是漫畫,為什麼這麼問?有發現嗎?”

陳益剛想說話,耿建清打斷:“先等會,我剛剛和錦城刑偵支隊支隊長丁清揚聊完,你們找個電腦,現在開視頻會議,若有必要的話,讓他也來陽城加入專案組。”

丁清揚?

這名字,像洗發水。

陳益:“好的。”

秦河招呼警員去調試電腦,陳益坐在那裡陷入沉思當中,腦海中冒出的是曲川的名字。

之所以眼熟,是因為他前幾天查看曲川資料的時候,看到了他是錦城人,而且在八年前成名。

這應該不會是巧合吧?

等待的過程中,秦河開口:“兩位隊長,看來……我們好像找到共同點了。”

兩人點頭。

錦城的方丹丹,去過畫展。

錦城的趙曉燕,弟弟喜歡畫畫。

帝城的夏青文,大學美術專業。

寧城的畢雪蘭,女兒學畫畫。

陽城的蔡雯雯,熱愛畫畫。

巧合已經無法解釋,這要是不往繪畫方麵去靠,那就是警察沒腦子了。

很快,大屏幕亮起,視頻通話開始。

丁清揚人如其名,看著年齡雖然不小了,但發型很前衛,氣質給人一種灑脫感,就是有點偏瘦,臉龐輪廓分明,長的還是挺帥的。

“秦隊,陳支,謝支,你們好,我是錦城市局刑偵支隊支隊長,丁清揚。”丁清揚打了聲招呼。

三人抬手揮了揮,彼此認識。

“陳益,你好。”

“謝雲誌,你好。”

“我是秦河。”

案情如何丁清揚已經知道,為了節約時間,他開門見山:“命案發生的時候我還是副支隊長,但全程參與了案件的調查工作,剛才和耿局聊了聊,繪畫這個共同點確實已經很明顯了。”

“當年調查的時候並沒有忽略這件事,但最終沒查到什麼線索便放棄,我知道你們期待什麼,很遺憾,我們手裡並沒有嫌疑人的指紋以及dna,他把案子做的很漂亮。”

“唯一的收獲就是案發現場遺留的腳印,嫌疑人一米八冒頭,體重大概在一百四十斤,偏瘦。”

用漂亮來形容嫌疑人的作案手法並不合時宜,丁清揚不是一個拘泥細節的人,有啥說啥。

耿建清沒有在意,屏幕上的他開口:“方丹丹一案的作案手法存在區彆,是不是同一個人乾的不好說,若以繪畫作為切入點,我們離凶手已經很近了。”

“可惜啊,新的調查方向是用命案堆起來的,陳益,伱剛才想說什麼可以說了,抽象油畫怎麼了?”

陳益把曲川以及他的作品重複了一遍,說出了讓眾人汗毛乍豎的話:“曲川是錦城人,他正是在八年前成名的,當第一名死者方丹丹被殺後,他開始在圈內嶄露頭角,而且蔡雯雯被殺的時候他就在陽城,這裡麵是不是有什麼聯係?”

周圍鴉雀無聲,視頻中的丁清揚在愣了兩秒後,脫口而出:“我靠!說不定就是這龜孫子乾的!去抓啊!”

陳益視線投了過去:“丁支,我剛才不是說了麼,曲川是個胖子,我們掌握的嫌疑人特征是個瘦子,一百二十斤左右,如果錦城的案子也是瘦子乾的,那麼幾年的時間他減重了二十斤,更瘦了。”

丁清揚:“就算不是這個曲川乾的,說不定是本案的突破口。”

陳益點頭:“這倒是可能性不小,我正準備去見見這個人,不知離開陽城沒有。”

丁清揚:“陳支內心是否在懷疑他?”

雖遠在錦城,但他聽過陳益的名字,焦城案,對方可是一戰成名,那個案子換其他人去了,也許不會是現在的結果。

隊裡閒聊起陳益的時候,都用天才兩字作為評價,沒有人不服,履曆不可複製。

此次能和陳益一起查案他是期待的,很想親眼看看這倒是是個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