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方廳,我去(1 / 2)

晚飯之前,周業斌來了,而且還拎著飯菜。

“今天我請客,大家隨便吃啊。”

辦案大廳,周業斌吆喝了一句。

聞言,所有值班人員歡呼,一擁而準備“搶”點自己愛吃的食物。

“陳益啊,來我辦公室。”

周業斌提著手中剩餘的打包盒衝陳益示意,兩人離開了辦案大廳。

房間內,周業斌將一次性筷子遞給陳益,開口道:“明天的會,張局跟你說了吧?”

陳益接過筷子,點頭道:“說了,是江城那邊的連環殺人案。”

“周隊,你知道怎麼回事嗎?死了幾個?”

周業斌:“我知道,十幾年前死了五個,現在又報到了省廳那,估計是凶手又出來作案了,那就是六個。”

“至少六個。”

這個數字讓陳益目光微凝:“五個?一共多長時間?”

周業斌:“差不多五年吧,平均一年死一個。”

陳益:“作案手法呢?”

周業斌:“具體的不是很清楚,我所知道的消息是高度一致。”

陳益:“五次作案,手法高度一致?”

周業斌點頭。

陳益不再說話,掀開了麵前的打包盒,裡麵是辣椒炒肉。

再掀開另一個,是清炒腐竹,最後就是孜然排骨了,一共三個菜,非常豐盛。

兩人邊吃邊聊。

“這次江城發現案子後連查都沒查,直接報了省廳,應該是讓是十幾年前給弄出心理陰影了。”

“十幾年前死了五個,現在十年過去,又要死幾個?”

“再死人,他趙啟明這個隊長也就彆乾了。”

說話的是周業斌。

陳益邊吃邊開口:“趙啟明是江城市局刑偵支隊的支隊長吧?”

周業斌嗯了一聲:“十幾年前此案發生的時候他還不是隊長,不過已經漸漸開始嶄露頭角了,能力很強,認了老隊長為師父,一直跟著師父查案。”

“後來五年過去,案子進展緩慢,非但沒有抓到凶手,還讓凶手在自己眼皮底下不停的殺人,一殺就是四個。”

“最終,引咎辭職了,這個案子漸漸就成了一個懸案。”

陳益點了點頭,吃著飯菜:“有點奇怪,連環殺手十年的靜默,並不多見。”

周業斌:“是啊,都以為凶手跑了或者藏起來,總之是收手了,沒想到十年之後再作案。”

“這個人不簡單啊,反偵察能力很強,不過殺人符號倒是挺統一,不知道的行為動機是什麼,強迫症?特殊意義?”

陳益:“連環殺手的心理很難揣摩,我們隻能知其果反向推其因,這是非常重要的調查方向。”

“也許,能鎖定凶手的個人特征。”

周業斌:“這種事江城警方十幾年前就在做了,而且好像還去了省廳的專家,最終不還是沒抓到人。”

陳益想了一會,道:“這次有可能是模仿作案嗎?”

周業斌:“我也想過,十年之後再次作案,有點像白國祥的案子啊,對吧?”

之前白國祥一案,他正是過了很多年之後,再次對無辜女孩下了殺手,行為動機是受害者符合白國祥前女友的特征。

那江城這次呢?

每個連環殺手的動機是不同的,往往隻有抓到人之後,才能知道全部的答案。

陳益點頭:“是,時間很像。”

周業斌:“模仿作案的可能性我覺得不是很大,連環殺人案的保密程度很高,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為了防止外人模仿,除非有人泄露。”

“這次的案子還不知道什麼情況,等明天去了再說吧。”

陳益:“嗯,好。”

周業斌:“還有,這個案子一定範圍內保密,不要隨便和彆人提起。”

陳益:“這是當然,我知道。”

……

翌日午八點,陳益和周業斌開車來到了省廳,此刻省廳大門前,已經停滿了外地車輛。

一眼望去,車牌前綴五花八門,涵蓋了全東洲近二十個地級市。

全東洲的刑偵支隊長齊聚省廳,這種情況極為少見,除了正常會議和授銜外,就是發生了大案子。

會議之前,周業斌也難免會遇到老熟人,去寒暄,順帶介紹介紹身邊的副隊長陳益。

這讓陳益在短時間內認識了不少人。

比如此刻眼前這位,安城市局刑偵支隊支隊長,嚴泉。

“這位就是陳副隊長了吧?久仰久仰啊,我去年在安城就聽過你名字了,真是年輕有為。”

嚴泉伸手和陳益握了握,後者開口:“您好嚴隊。”

嚴泉微微點頭,沒有和陳益多聊,看向周業斌道:“老周啊,聽說這次方廳的心情差的很,我們要做好心理準備。”

“這都十幾年的案子了,凶手又冒了出來,膽子就不用說,大到滔天,重要的是聰明的很啊,老孔查了五年都沒查到,而且還一直在死人。”

老孔真名孔漢勇,江城市局刑偵支隊前支隊長,也就是趙啟明的師父。

周業斌說道:“那就找一個比凶手更聰明的人去查,真不行所有支隊長全,加省廳的專家,這家夥能躲多久?”

嚴泉歎氣搖頭,對此案不怎麼看好。

孔漢勇的偵查能力可是出了名,他查了那麼久都沒查到,隻能說明凶手確實狡猾的很,聰明的很。

現在又出了新的案子,想要查清楚並不是那麼容易。

時間臨近,眾人接連來到會議室,各自入座,大約有三十多人,包括張晉剛在內的幾個局長,真可以說全東洲能查案能擔事的刑警,都到了,可見方鬆平的重視程度。

九點,方鬆平和魏劍風準時走了進來,會議室的竊竊私語聲頓時戛然而止。

能看到方鬆平的臉色確實很難看,這讓整個會議室的氣氛顯得有些凝重,甚至連溫度都降低了幾分。

兩人落座後誰都沒有說話,此時有警員開始分發資料,有女警開始為各個隊長倒茶。

陳益很快拿到了文件,封麵是空白的,當翻看第一頁的時候才知道,這是本案的卷宗,包括十幾年前和最近兩天。

不是很詳細,也沒有屍檢報告,更沒有早年的調查記錄,但足以讓在場每個人,知道此案到底是怎麼回事。

會議室,響起此起彼伏的翻頁聲,陳益也在看。

因為並不詳細,所以陳益看的很快,是第一個看完的。

當最後一個字收入眼底,陳益合卷宗,皺眉思索起來。

十五年前一年殺一個,說明凶手的作案周期是一年,但為什麼後來進入靜默狀態,等了十年之後再次出來作案呢?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涉及到凶手的作案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