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4章 牛頓也學醫的(1 / 2)

外科教父 海與夏 6059 字 1個月前

令人煎熬的下午三點終於到來。

韓主任沒回來,歐陽主任、白主任出去飛刀了,丁主任反正是神龍見首不見尾。

田主任、金博士都來了。本來這種學習小課就是以年輕醫生為主。

高清屏幕上反複播放張教授的手術視頻。

人來得有點多,姚玲趕緊安排兩個護士幫忙,往裡麵增添一些折疊椅。

張林坐在第一排最外麵的課桌,攤開一個本子,大家依次在本子上簽名打卡。

“簽名打卡,兄弟們,彆忘記了。”

張林高聲喊道,忘記的趕快過來補上。

張教授暫時沒來,他要楊平快結束時通知他,他想講幾句。

他說,有他在,孩子們都不敢發言,所以他不添亂。

“張教授,今天精神不錯呀。”有人跟張林打招呼。

大家嚇一跳,尼瑪,張教授是隨便叫的嗎?

“快點,沒座位了。”

“電梯裡。”

微信群裡在相互催促。

人也到得差不多了,張林小五維持次序,田主任看看表,交代宋子墨:“三點準時開始。”

參會的,田主任職稱最高,自然主持會議,他也想想聽聽這課,對張教授的手術,下地這麼快,這麼大膽,他也想參與討論。

座無虛席,周圍補充很多折疊椅,還是不夠,一些人站著的。

平時小講課,有些家夥各種理由,總有人會想方設法開溜。

今天除了跟住院總做急診手術的,其它全部來了,實習生都到齊,其他科也有人過來。湊熱鬨不嫌人多。

三點,準時開始。

宋子墨步上講台,標誌性的不扣白大褂。

他是天生的明星,除了出色的外形,自信的氣質,那一雙雷神之眼,電力十足,曾讓無數少女傾倒。

可今天,在場的絕大多數是漢子,好像電力再足,也是空放。

“髖部骨折的生物力學分析”

生物力學,對骨科醫生不陌生,研究生必修課程。

大家看到這幾個字,熟悉又陌生,對於生物力學,腦海中也就剩下這幾個字,連零碎的概念都想不起來了。

“對於張宗順教授的手術,為什麼這麼快下地行走,而且是完全負重,大家非常關心這個問題。今天我和楊醫生利用講課的時間,和大家一起來學習討論。”宋子墨語速中等,吐詞清晰。

“股骨轉子間骨折,大家並不陌生,經常接觸的手術。大家疑惑的是,這個轉子間骨折,骨折粉碎,居然二十四小時內就可以下地行走?還是完全負重?這是魯莽行事,還是有科學依據,我現在給大家講一下,大家注意屏幕的上動畫演示。”

屏幕出現了髖關節的動畫演示,依據CT三維重建,完全模擬了張教授的當時的骨折。

“大家看,當時張教授的轉子間骨折粉碎,而且還是內側粉碎。這種骨折的穩定完全靠內側皮質骨的支撐,內側皮質骨就是承重牆,現在內側粉碎了,所以大家都認為術後無法早期負重行走。”宋子墨很快進入問題焦點。

動畫繼續演示,現在變成了骨折術後的模擬,重力的傳導被紅色線條和箭頭標出。

有幾個同學,靠近布置有點心的課桌的,偷偷伸手去抓幾顆糖吃,立刻縮回手,知識點彆錯過了。

宋子墨雙手撐在講台上:“這涉及到骨科裡麵的力學知識,也就是生物力學。對於生物力學,我們大多數人隻有零星的掌握,甚至連零星的掌握都算不上。要不是這台手術讓我深受刺激,我也沒有意識到生物力學對骨科手術如此重要性。但是我們的楊醫生意識到了,還積極地應用於手術。”

宋子墨從講台上走下來,背對屏幕,在行間走。楊平想起剛來醫院,麵試時,這家夥傲氣淩人的姿態,也是這個樣子,在行間邊說邊走。

“這種骨折要做到早期負重行走,必須滿足兩個條件:解剖複位,為骨性支撐建立條件;分流應力,為骨性支持減輕負擔。大家看!”宋子墨轉身,麵對屏幕。

“解剖複位不用多說,幾個骨塊完全複位了,大家也沒有什麼疑惑。我隻講第二個,分流應力,這就是今天的重點,生物力學的運用!”宋子墨口才極好,硬是把一堂課弄成了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