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5章 爭分奪秒(1 / 2)

外科教父 海與夏 5649 字 1個月前

即使現場截肢,楊平也不想草草了事。

清除旁邊的雜物,一張防水單墊在大腿下麵。

小五步驟清晰,手速很快,作為楊平的助手,他想做到合格。

無菌包打開,消毒,然後鋪上無菌底單和孔巾。

“注射器,10%利多卡因,生理鹽水,一比一稀釋!”小五已經遞上來。

沒有麻醉師,隻能局麻。

局麻做截肢,這得要求多高超的局麻技術呀?急診科的呂醫生捏了一把汗。

局麻一般用於小手術,小的清創縫合、小的腫物切除之類的。用藥量太小,不能達到目的;太大,容易麻醉藥中毒。曾經就有醫院,割一個手背的腱鞘囊腫,局麻藥過量,病人當場麻醉藥中毒,死在門診手術室。

所以稍微大的手術,哪怕大點的清創縫合,都不會用局麻,風險高,效果還不好。

現在楊平要用局麻來截肢?大家無不表示驚訝。

局麻彆看簡單,也是一個技術活。普通的,往手術區域周圍打幾針,也是局麻;精確的,選擇術區的支配神經行阻滯,也是一種局麻。

後者叫做神經阻滯,其實也是更高級的局麻。如果把前一種比喻,用大炮朝敵人的陣地胡亂打一通,那麼後者就是用精確製導導彈,定點清除敵人的據點。

要掌握神經阻滯麻醉,就必須非常熟悉解剖,熟悉各個區域的神經支配,熟悉神經的走行。

楊平現在就要進行右側股神經和坐骨神經的阻滯。

麻醉師進行這種阻滯,往往要動用彩超來定位,而楊平現在徒手完成。

呂醫生拭目以待,也開開眼界--局麻下截肢術。

楊平依據股神經和坐股神經的走行,先阻滯股神經--在大腿上段,從皮內開始,逐層麻醉,小心的刺入,當到了神經鞘內,觸電感立刻開傳出。

“有觸電的感覺沒?”

“有!”病人咬牙說。

然後將藥物注射到神經的鞘內。

同樣的方法,阻斷坐股神經,整個下肢的皮膚感覺主要來自這兩條神經的分支。

就像電線對電流的傳播被截斷一樣,神經的衝動被麻醉藥成功的切斷.

效果非常好,稍等片刻,病人右下肢沒有感覺了,楊平開始動刀。

刀劃出漂亮的舌形皮瓣,皮膚、皮下、深筋膜、肌肉,血管結紮,神經高位切斷,暴露股骨,在中下三分之一部位,線鋸把股骨鋸斷,稍微把股骨的斷端做了圓滑處理。

再將對側的肌肉、深筋膜、皮下、皮膚切出舌形瓣。

出血點一個一個結紮,術區乾乾淨淨。

截肢完成,用時不到五分鐘,可能更短。用無菌單包裹斷端,剩下的到車上繼續處理。

幾個急救員動手,病人立刻用擔架抬上救護車,鼻導管吸氧,持續心電監護,護士快速的連接好各種管道各種線,然後整理一下。

擔架放在中間,楊平小五坐一側,呂醫生和護士坐另一側。

車子啟動,朝三博醫院趕。為了節約時間,司機在導航上選擇了最快最通暢的路。

利多卡因局麻,可以持續一到三小時。麻醉仍在起效,病人感覺不到痛。呂醫生想,要是自己掌握楊平這一手高超的神經阻滯術,以後急救過程中,對外傷導致的疼痛,就不用打什麼嗎啡了,直接高選擇性的神經阻滯,讓病人無痛的送到醫院。

在車上,有限的空間內。楊平和小五對截肢的斷端進行仔細衝洗。再次消毒鋪單,將肌肉、筋膜、皮膚縫合。截肢才算結束。這也是幾分鐘的事情。

“醫生,我能活下來嗎?”病人的聲音已經十分微弱,臉色嘴唇蒼白,雙眼閉著,很費力地睜開一點點。

液體已經開到最快,三根通道同時輸液,膠體液、晶體液,輸入體內。

楊平緊緊地握著他的手,冰涼的。

“能!一定能!”

病人喘氣,還想說話,但是幾次說不出來。

“不用再說話了,一定沒事的,堅持!”楊平握住他的那隻手,稍微加點力,以示鼓勵。

病人還是擠出幾字:“救--我--,孩子--念--初中--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