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0章 一鳴驚人(中)(1 / 2)

外科教父 海與夏 7568 字 1個月前

高清攝像頭安裝在顯微鏡上,直接拍攝鏡下手術視野。

視頻彈幕功能被打開,為了不影響觀看,彈幕被移在視頻下麵專門的區域。

因為互不見麵,隻是網絡會議,所以大家無拘無束,彈幕立刻熱鬨起來。

“我靠,怎麼回事,不先吻合血管,先吻合肌腱,這是個新手吧?”

“嗯,應該是個新手。”

“這種級彆的會議,弄個新手直播,搞笑吧?”

“難道讚助了會議,要打個廣告。”

“沒有介紹來自哪個醫院。”

“安靜!”

“請看手速。”

“幾秒鐘,一根肌腱吻合完了,完美對合,新手?”

“新手有這種速度。”

“這種順序不是血管優先,而是按層次順序,一般高手都不敢這麼玩。”

“小板凳坐穩!”

“開始吻合血管了!”

“是不是新手,看血管吻合的質量,一目了然。”

上一次是嬰兒斷指再植,菲薄的血管壁限製了手部速度。這次吻合的血管不一樣,是成人的,前臂的血管更不用說了,速度完全可以加快。

“前臂的血管,能看出高下?洗洗睡吧。”

“又是幾秒鐘,幾秒鐘一根,有沒有看錯。”

“神經,吻合神經了,準備吻合正中神經。”

“靠!這是準備用束膜縫合嗎?”

“五段離斷,竟然敢用束膜縫合,作死?”

---

“你瘋了,要用束膜縫合?”宋子墨低聲問道。

老韓摸摸了下巴,手指已經在自己大腿上敲打,也有點費解:“這種五段離斷,用束膜縫合法,不明智呀,這小子究竟要乾嗎?”

老韓知道,現在手術直播的視頻,全國的同行都在看著。但是楊平還不知道,也不能告訴他,怕增加他的壓力。

束膜縫合法?洪誌剛擰開礦泉水瓶蓋,猛喝一口,身子不由自主的靠近。這種五段斷肢再植,一定選擇外膜縫合,不會有人去用束膜縫合法。原因很簡單,太耗費時間。像上肢的三根主要神經--正中神經、尺神經、橈神經、一根神經裡麵分束,一般有十幾束。

就像一根粗電線由十幾根細電線組成。外膜縫合,隻把縫粗電線外麵那層皮縫一圈。而束膜縫合,要把細電線,每一根外麵的皮縫一圈。

用外膜縫合法,一般十二針可以解決問題,而束膜縫合,就等於縫合針數擴大十幾倍。這是個什麼概念?如果外膜縫合法縫一根,那麼束膜縫合法要縫十幾根。

這種手術,本身時間長,十幾個小時,幾十個小時,都很正常。還用束膜縫合,恐怕到明天也不一定能完成,這個師弟,怎麼會犯這種低級錯誤呢。

洪誌剛有點看不明白了,大家也看不明白了。

大家都想看看,這個作死術者的下場!五段再植,已經在挑戰業界的極限,他還要束膜縫合,盲目自信會翻船的。

一定會失敗,不過嘩眾取寵罷了。洪誌剛想,大多數人這樣想。

“飛得越高,跌得越慘!”

---

視頻直播繼續!

細小的神經束膜,被顯微鑷子夾住,針線好像沿著預定的軌跡重複,永不偏差,刺入、穿出,再刺入,再穿出,拉攏,打結。

手術室的空氣似乎也凝固了,沒有一個人說話,連走路也輕手輕腳,生怕乾擾到楊平。

楊平呼吸均勻,在係統裡,五千台斷指再植的超級集訓,已經讓他可以將身體調整到自如的狀態,不會緊張,又不會鬆懈,動作不會僵硬,又不會隨意。

這是大腦和肌肉高度的協調。

大腦的每一個指令,經過神經係統,傳導到肌肉,肌肉控製手指,手指控製器械,從大腦到器械的尖端,指令幾乎毫無損耗。

手越來越快,宋子墨終於跟不上節奏了,將顯微剪放在楊平右手旁邊,楊平每縫完一針,自己將鑷子換成剪刀,剪線。然後再換回鑷子,繼續縫合。整個過程眼睛不離開操作視野,而鑷子與剪刀的交換,竟然沒有一次出錯。

蘇宜璿高度集中注意力,關注下一步的動作,力圖理解楊平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要表達的意思。

她屏住呼吸,心裡既緊張,又興奮,緊張是從來沒有如此全力以赴配合一台手術,興奮是自己可以跟上他的節奏。

“曹尼瑪,速度?這不是吧,視頻快進的吧。”

“我也發現了,快進的!媽的,這也能造假?”

“說好的直播呢,怎麼快進?”

“是直播!”

“蒙誰呢,坐標帝都,醫院牛氣值前三,本院排名第一的吻合血管高手,都達不到這個速度,說沒有快進?”

“彆瞎比比,腦子是好東西,有人沒有!看清楚,同一鏡頭,另一雙手,明顯是人的速度,那雙手有點跟不上節奏喲,我想問問,說快進的,你把同一鏡頭裡的兩雙手,給我一個快進,一個正常--自己做不到,不要說彆人也做不到。”

“嗚嗚嗚,眼花了,以為是個青銅,原來是個王者。”

“好多年沒有看到這麼行雲流水的手術了。”

“沒有一絲無效多餘的動作,每一針如精密的機器在縫合,完美!藝術!請接受我已經半月板受損的膝蓋,哦,我的大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