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2章 丟失的病理報告(1 / 2)

外科教父 海與夏 8864 字 1個月前

方主任現在的積極性真的非常高,因為他現在是有追求的人,不是一般人,他將自己的職業目標定為世界頂級普外科專家。

距離這個目標還很遠很遠,但是方主任覺得萬一實現了呢。

所以從現在開始,方主任按照這個目標來要求自己,當然,方主任沒有將自己這個理想告訴任何人,他想悄悄地來實現,每每想起自己的理想,方主任就熱血沸騰。

現在方主任在門診就碰到一個患者,農鐵生、男性、五十七歲、甲狀腺癌術後並發喉返神經損傷,現在患者出現明顯的聲音嘶啞,喝水非常容易嗆咳,平時進餐也極易嗆咳,而且影響到呼吸。

方主任從患者帶來的病曆看,應該是當時腫瘤侵襲喉返神經及周圍,手術為了徹底切除腫瘤,喉返神經做了節段性切除。

但是一側的喉返神經損傷又不至於出現這麼嚴重的症狀,現在患者感覺呼吸都費勁,說明另一側喉返神經也有損傷,隻是沒有斷裂,可能當時是挫傷,或者術後疤痕的壓迫。

如果要治療,必須手術,一側喉返神經要做修複,另一側要做探查。

這個手術其實也沒什麼,隻是一個常規手術,修複喉返神經一般是對損傷的神經進行橋接,或者從另外的地方接一根神經過來,替代原來的神經發揮功能。

這個病人已經做了幾次手術,手術還是有一定的難度,方主任決定還是跟楊平商量一下比較好,現在的方主任對自己的要求不一樣,境界也完全跟以前不一樣,每一台手術他要做出水平,甚至他想嘗試著對手術進行創新和改進。

方主任帶著患者來到外科研究所找楊平,一起研究研究病情。

楊平翻看患者帶來的病曆,厚厚的一遝,手術已經做了兩次,而且手術的範圍也比較大。

喉返神經是控製人聲帶的神經,有左右兩根,如果是單側損傷,會引起聲音嘶啞、喝水嗆咳,如果是雙側喉返神經都已經損傷,那麼發音、進食障礙和呼吸困難。

喉返神經的保護是甲狀腺癌手術的一個重要環節,主刀醫生必須非常小心,儘量保護好它,不讓它出現損傷。

但是有些患者如果腫瘤已經嚴重侵犯氣管和喉返神經,為了徹底地切除腫瘤,迫不得已,必須切除已經受腫瘤侵犯的部分,這就叫做喉返神經的節段性切除。

因為喉返神經的生理功能十分重要,所以切除後不能不管,否則患者輕則聲音嘶啞、喝水嗆咳,重則嚴重影響呼吸、進食和發音。

如果喉返神經已做節段性切除,術後需要對喉返神經進行修複,傳統的修複方式有三種:最簡單的是直接拉攏縫合;可是有些切除的距離太長,根本無法直接拉攏,隻能切取其他神經橋接喉返神經斷端,這跟冠脈搭橋一樣,不同的是冠脈搭橋橋接的是血管,而這裡橋接的是神經;如果橋接的距離太遠,會導致術後恢複不佳;這時可以切斷膈神經或者舌下神經袢與喉返神經斷端吻合,這樣用另外的神經來代替原來的喉返神經發揮功能。

患者帶來的病曆資料很多,楊平一頁一頁地慢慢翻,幾乎所有的檢查都已經做了,病曆裡麵也有,唯獨沒有病理報告,是不是患者忘記了。

''怎麼沒有病理報告?”楊平將病曆交給方主任。

方主任也重新翻一遍,的確沒有找到病理報告,剛剛隻是粗略地翻看一下,沒怎麼注意這事,重點放在看出院記錄。

“你這手術當時在附四找誰做的?”方主任問患者的兒子農誌溫。

南都醫大附屬第四醫院,在南都醫大幾個附屬醫院裡麵,成立的時間算是比較晚,也不怎麼出名,不管是實力還是名氣遠遠比不上附一附二和附屬腫瘤醫院。

但是附四好歹也是南都醫大的附屬醫院,屬於教學三甲醫院,再怎麼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在南都省也算二線強者。

“錢主任!”農誌溫回答。

''錢利生?”方主任很熟悉這個錢主任。

“是呀,就是錢利生主任。”農誌溫肯定。

是他的病人,早知道是錢利生的病人,方主任根本不會碰。

因為錢主任在圈內的名聲很臭,水平也是出名的差,當然,這隻是圈子裡的人知道,普通老百姓根本不知道,在外麵大家都以為他的水平很高,因為他是頂著很多頭銜的大專家大教授。

錢主任做的手術幾乎沒有利索的,周邊醫生隻要知道的,根本不敢接手他的病人,他做甲狀腺癌手術損傷喉返神經的概率奇高,不僅是這個手術,他什麼手術都是毛毛糙糙,沒幾個效果好的,但這並不妨礙他繼續當大教授。

遇到這個錢主任的病人,方主任有點發慌,他要重新看看究竟是不是甲狀腺癌。

這混蛋有時候會將一些普外科的良性腫瘤拿去開刀,很多根本沒有達到手術指征,完全不用手術的患者,他也會按惡性腫瘤去弄,最後還說治愈,病人不知情,感激涕零。

很多甲狀腺的良性腫瘤本來隻需定期複查甲狀腺彩超,但是到錢主任手裡,那必須大搞特搞。

這家夥的病人也挺多,大多數靠歪門邪道弄來的。

曾經一個肝臟小囊腫的病人,他給人家做達芬奇機器人手術,最後花了十幾萬,還是他的熟人。

所以,不管是醫術還是人品,這個錢主任還真的是臭不可聞。

但是他是主任醫師、教授,還帶著碩士、博士,到處去參加學術會。

“怎麼沒有病理報告呢?你得去找找病理報告,沒有病理報告我們沒辦法製定手術方案。”

方主任又翻了一遍,的確沒有病理報告,他正好借著這個事情想推走患者,因為錢主任病人他確實不想碰。

楊平說:“不管如何,喉返神經肯定要進行修複,要不你們普外收住院,讓他去把病理報告儘量找到。”

患者和家屬聽到這話立刻感激涕零,因為他們在省城轉了很多地方,隻要看過的醫生,剛開始還有收住院的打算,但是翻看病曆,翻來翻去最後都說這手術有難度,建議去原手術醫院或者上級醫院。

現在有個地方願意收他,他們真的是十分感激。

''這樣,伱去附四把病理報告拿過來,我們必須看到病理報告,才好製定手術計劃,到時再辦住院手術。”方主任堅持。

病理報告?

農誌溫自己翻閱厚厚的病曆資料,他壓根就不知道有病理報告這個東西,醫生怎麼說,他就照做,醫生說是什麼病,怎麼治,他又不懂,一切聽醫生的。

''這東西是什麼樣的?去哪裡拿?”農誌溫問道。

方主任比劃著說:“一張紙,上麵有彩色的照片,下麵有詳細的診斷,你可以憑借身份證去附四的病案部門複印,如果實在不知道怎麼弄,可以聯係當時的手術醫生或管床醫生,病曆檔案裡肯定有的。”

“你怎麼不去錢主任那複診,可以在他那裡做喉返神經修複多好,他熟悉你的情況。”方主任忍不住好奇地問。

患者因為發音困難,所以一直沒有說話,他兒子說:“錢教授很忙,不是出國就是出去開會,而且他們床位也一直緊張,我們等了半年了,實在耗不起這時間,所以隻好想其它辦法。”

“這樣呀!”

方主任大概猜到什麼,這裡麵肯定沒有這麼簡單,這趟渾水還是不趟為好,彆到時候把自己搭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