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8章 掛一塊牌子就行?(1 / 2)

外科教父 海與夏 8320 字 1個月前

吻合血管作為出道的絕技,怎麼可能在這上麵栽跟鬥呢。

宋子墨帶著徐誌良開始關胸,楊平淡然地坐下來休息,陪王院士和陳教授一起聊聊天。

李澤會、何主任、夏書也朝這邊儘量靠攏,現在手術雖然已經進入關胸環節,但是隻要沒有脫手術衣,大家就不敢靠得太近,保持至少一米的距離。

說不定萬一出現什麼意外,楊平還要隨時上台主刀。

楊教授以前還做過嬰兒斷指再植術?難怪血管吻合的水平這麼高,王院士覺得楊平這人高深莫測。感覺什麼都會,而且什麼都能做到一種境界。

李澤會剛剛看到楊平這一手血管吻合的功夫,也是驚歎不已。

作為心臟外科醫生,絕對沒有斷指再植術的醫生吻合的血管多,所以斷指再植是最磨煉血管吻合技術的手術,但是很可惜,心臟外科醫生的培養經曆中不可能去做斷指再植術。

何主任對夏書的到來有一定的警惕心,這個醫生是協和八年製的博士,還在協和阜外完成的臨床培訓,現在直接入職三博綜合外科,他不得已警惕背後的原因。

是不是醫院領導有什麼安排?何主任不得不多想。

科主任的年輕化、精英化、博士化,這是三博醫院的戰略政策,這個夏書本來在阜外工作過,如果再在綜合外科磨煉幾年,然後回到胸外科,會不會替代自己的位置,何向軍不得不這麼想。

王院士沒想到嬰兒的手術會這麼順利,縫合之後連補針都不需要。

手術結束後,嬰兒被送到重症監護室,楊平決定讓他在重症監護室住5天,度過危險期再轉回普通病房。

當然,以後如果大血管一直處於發育不良的狀態,再出現主動脈夾層之類的情況,那是後話,至少現在手術是成功的。

另一個病人,宋含輝,是王院士的Fontan手術患者,那時他還是一個繈褓中的嬰兒,王院士主刀手術,給他做了Fontan手術,但是因為宋含輝的心臟畸形太嚴重,Fontan手術隻堅持了10年,也就是現在宋含輝11歲的時候,已經出現各種嚴重並發症。

解決的方法隻能是根治,也就是矯正心臟的畸形。

這個病人的心臟畸形在教科書和文獻上根本找不到,它有八處畸形,在理論上,隻要將八處畸形矯正,患者就可以繼續生存下去。

可是理論與現實的差距有時候很大。

王院士當年也知道理論上可行,但現實當年能力不夠,無法做到全部矯形,所以隻能退求其次,使用Fontan手術做姑息治療,希望拖延時間,在這段時間之內能夠做到全部矯形的方法。

現在已經退休的年齡,自己還是不能辦到,所以不免心有遺憾。

這次陳教授也帶來了宋含輝的病例資料,它裝在一個移動硬盤裡麵。

手術結束後,大家移步到楊平的辦公室,抓緊時間討論宋含輝的病情,醫生的工作主旋律就是治病救人,所以從早到晚,一直在想這件事,在做這件事。

王院士已經退休,心裡掛念的還是這事。

——

楊平的主任辦公室很寬敞,倒不是用寬敞來表達奢侈,而是他經常要用辦公室來討論病例,必須能夠多坐幾個人。

不然有時候臨時遇到討論病例,去醫生辦公室,大家都要工作,太雜亂,去示教室和會議室又太麻煩。

連接移動硬盤,病例資料被調出來。

能夠讓王院士遺憾的病例,果然不一般,這個擁有八處畸形的心臟,能夠活動11歲,說明王院士的醫術非常高超。

這種病例,如果不是王院士的手術,他活不過2歲,大多數撐不過1歲。

首先是右位心,這跟之前的鏡麵人差不多,原本在左邊的心臟長在右邊。

其次是右心室雙出口、完全性心房心室間隔缺損、肺動脈瓣瓣下嚴重狹窄、大血管移位、單心房、房室瓣嚴重關閉不全、肝靜脈單獨開口右心房——一共有八種心臟畸形。

這八處畸形,單純任何一處畸形,治療起來都非常困難,八處畸形集合在一起,難度可想而知,整個心臟需要重建。

麥子景跟他比起來,隻是小巫見大巫。

這種病例做Fontan手術在當時是唯一的選擇,王院士也是被迫無奈。

心臟的重建難度非常高,因為他一個精密的活泵,每一個部件必須保證它在解剖上的精密和功能上的完善。

手術要注意的方麵非常多,非常細。

手術過程中要非常細致,不能損傷心臟上的傳導束,否則術後會出現傳導阻滯。

心室流出道絕對不能狹窄,房室瓣不能夠出現關閉不全,肺靜脈不能出現梗阻,等等,這些都是術後必須避免的問題。

“怎麼樣?能做嗎?”王院士擔心地問道。

楊平沒有馬上回答,而是半眯著眼睛,手指在辦公桌上輕輕地敲打。

過一會才問:“沒有其它的禁忌症吧?”

陳教授回答:“暫時沒有發現。”

“那就可以做。”楊平毫不猶豫地說。

大家都是外科醫生,當然要問問有沒有手術禁忌症,如果存在絕對手術禁忌症,手術水平再高也枉然。

首先要把手術做對,其次才是把手術做好!這個原則不能違背。

比如Fontan手術,如果不解決肺動脈高壓的問題,不管手術做得再漂亮,結果等於零,甚至是可能是負數。

“能做?根治術?”

王院士剛剛端起茶杯,聽楊平這麼說,送到嘴邊的茶杯又放下。

“除了根治術,沒有其它辦法,將原來的手術全部拆掉,然後一項一項地進行重建,工程比較大,也比較複雜,時間要很長。”楊平指著屏幕上的影像圖片。

“這個病例難度比麥子景大很多,全部要重建,手術設計要十分精妙,做到環環相扣,就像精密的航空發動機,每一個零件必須做到精密,做到與其它零件相配合。”

李澤會也參與討論,他最近密集兩次來三博醫院,看過兩台手術,讓他豁然開朗。

有些原本認為不能做的手術,在這裡居然可以做;有些原本以為是那樣做的手術,在這裡卻可以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