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1章 珍貴的盒飯(1 / 2)

外科教父 海與夏 7639 字 1個月前

第801章珍貴的盒飯

4個多小時的時候,楊平完成心臟上最後一針的縫合,開始進行心臟的複跳。

手術燈上的攝像頭正對著心臟,心臟安靜地躺在胸腔裡,所有人注視著這顆幼小的心臟,不知道它還能不能複跳。

王院士也盯著屏幕,眼睛也不眨一下,雖然心臟停搏的時間沒有超過4個小時,但是王院士還是很緊張。

這顆小心臟曾經經曆三次手術,可謂千瘡百孔,這次手術縫縫補補大約三千針,術前就隨時有心力衰竭的可能,現在經過3個多小時的停搏,不知道還能不能複跳,誰也不敢保證。

平時自己主刀手術時,王院士從沒有今天這樣忐忑不安。

曹教授、辛主任、陳主任幾其他醫生全部盯著屏幕中那顆安靜的心臟,不知道它還能能不能跳動起來。

拔出體外循環的管道,片刻,心臟開始咚咚地跳起來。

示教室裡的專家們醫生們歡呼雀躍起來。

王院士激動地轉身握住辛主任的手:“跳了,它跳起來了。”

跳動,意味著生命的鮮活。

辛主任頗為激動地點頭,陳主任更是拳頭握得緊緊的,麥子景是他的病人,他給麥子景做過三次手術,最後一次實在有心無力,所以才推薦到楊平這裡來。

現在手術雖然還沒有做完,但是心臟能夠複跳,說明最大的坎已經邁過去。

三博醫院胸外科的向常軍主任,忙完科裡的手術,現在才趕過來,手術已經接近尾聲。

而且示教室已經沒有他的位置,擠滿的研究生、規培生和實習生,根本沒人理會他,這水潑不進的場麵讓向主任十分頭痛,他轉了幾圈之後,發現根本沒法擠進去,也不花意思死皮賴臉地往裡麵硬擠,所以隻是在門口轉了幾圈,什麼都沒看到。

聽說這邊做心臟手術,韓主任也抽空過來溜達溜達,他現在雖然還是大骨科主任,但是實際工作完全交給譚博雲在做,他基本上退居二線,沒事就跟夏院長一起搞搞戰略管理。

以前楊平隻是專注骨科領域,韓主任還能夠參與一下,現在楊平走全域發展的路線,他已經沒法參與,不過隻要這邊有高難手術,他也會過來湊湊熱鬨。

張宗順教授已經明確,這種“過山車”式的手術,他最好少觀摩,年齡大了,不能跟年輕人一起玩刺激。

韓主任在門口轉了兩拳,看到無奈的向主任說:“怎麼不進去?”

向主任搖搖頭:“你看,這水泄不通的,怎麼擠壓。”

韓主任往裡麵看了看:“你管他呢,使勁往裡麵擠,擠到哪算哪。”

向主任還是搖頭,自己好歹也是個科主任,去擠學生,乾不出這事,有失體統。

韓主任見他沒動靜,也不好勸,隻是韓主任覺得這樣沒什麼不妥,高遠不是經常乾這事嗎,厚著臉皮往裡麵使勁擠,好幾次還被學生罵都沒什麼不妥。….

接下來,便是最後的止血環節,因為體外循環需要使用一些抗凝藥物,現在麥子景的凝血功能非常差,出血傾向比正常人要強很多,所以心血管係統的血液循環恢複後,原來的縫合的地方可能漏血,胸腔內以前沒有出血的地方,現在可能出血。

宋子墨的血管鉗夾著一團紗布,隨時對出血的地方進行壓迫止血,為楊平的雙極電凝創造時間。

楊平左手拿著血管鉗,右手拿著雙極電凝,開始對進行止血操作,出血一般分為滲血、湧血和噴血,毛細血管或微細的動靜脈出血表現為滲血,而稍粗點的小靜脈出血表現為湧血,小動脈或者較粗的動脈出血就是噴射性的。

解決出血的順序,先是解決噴血,再是湧血,最後才解決滲血。

所以,血液循環一旦建立,楊平和宋子墨就緊盯著可能噴血的地方,在它剛剛噴出,或者還沒有形成噴射之勢的時候,宋子墨的紗布就壓上去,然後瞬間撤開,在這短暫的間隙,血管還來不及噴血,楊平的雙擊電凝直接夾住血管斷端,使用電凝使血管斷端碳化閉塞,起到止血的作用。

噴血被製服之後,接下來處理湧血和滲血,這些出血點就容易很多,處理方式也一樣,無非是找到出血點,精準地湧雙擊電凝夾住血管斷端,實施電凝。

有些大一點的血管,電凝無法止血,隻能使用絲線結紮,這種情況幾乎沒有,因為在手術開始時,這些血管已經經過了結紮。

止血的畫麵也極具觀賞性,宋子墨配合很好,紗布壓向細小的紅點,楊平的雙極電凝精準地夾住細小的血管斷端,隨著一縷縷青煙飄進吸管,紅點在擴散之前被消滅。

動作太快,又無比的精準,導致沒有一個紅點擴散成一片血,都在擴散之前被消滅,胸腔一直保持乾淨。

而心臟所有吻合的部位,包括兩根大血管吻合的那一圈,沒有出現漏血的情況。

王院士盯著屏幕,倒吸一口涼氣,這怎麼看可能呢,縫合完之後,居然吻合的部位不需要補針止血。

依據他四十多年的經驗,這是不可能的,以前遇到即使沒有這麼困難的病例,他們也要花上三四個小時來止血,現在一個小時不到,就完成止血,整個術野乾乾淨淨,根本不像在做心臟手術。

剛才那一手止血的功夫,王院士見過國內外幾乎所有頂尖專家的手術,自己也是心臟外科四十多年經驗,從未見過這樣精準快速的止血。

那些滲血的紅點根本沒有機會擴散開來,被快速的消滅,即使排在後麵的一些小點,也隻是勉強擴散成一小塊,根本沒有形成氣候。

現在王院士終於明白,為什麼連李澤會這樣的世界頂級專家也尊稱他為導師,而辛偉聰為什麼這麼推崇他,這是一個萬年不遇的曠世奇才。….

而且年紀這麼輕,以後前途無量呀,要是阜外的心臟外科能夠有這樣的年輕人,將直接登上世界第一。

“偉聰!”王院士捋了一把頭發,讓自己清醒一點。

“有沒有辦法將楊教授引進到阜外,我們給一個病區給他。”王院士說完,發現在這種公共場合說這些不合適,好在大家專注手術,沒人聽他說話。

剛說出口,王教授想起楊平可是發表13篇S的主,於是改口說:“給他做大主任。”

辛教授扭頭掃視示教室,然後說:“此事稍後我們討論。”

王院士也發覺此時此地討論這個話題欠妥,剛剛也是心急脫口而出。

年輕人這種手術水平,當今世界,無人能及,要是能夠引進到阜外,以後阜外就是金字塔的頂尖,在手術上沒有第二家沒有媲美,幾乎所有的心臟手術,不管多難,不管風險多高,都可以嘗試。完成止血後,為了穩妥起見,楊平等待足足半個小時,沒有發現的出血點,這時才決定關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