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3章 主動脈夾層的天花板(1 / 2)

外科教父 海與夏 9142 字 1個月前

急診專業的醫生一般性子比較急,從事大血管外科的醫生性子尤其急。

心外科的向主任時不時催手下醫生去門口看看,看救護車來沒,曹教授也是不停地看表,從造影圖像上判斷,病人體內的主動脈現在就像一個氣球,血管壁非常菲薄,隨時可能爆裂炸血。

“血管氣球”一旦看爆炸,病人立即當場死亡,沒有第二種可能。

楊平卻顯得非常冷靜,他一直坐在電子屏幕前,甚至閉目養神,仿佛一點也不著急,其實在係統空間魔鬼式的訓練,不僅提高了楊平的醫術,也改變了楊平的性情。

經曆太多,就會習慣,著急與否,對事情的結局沒有任何影響。

“這麼長的人工血管應該有準備吧?這是當時在附一急診的造影,往下已經到達髂動脈,往上頭臂乾和左側頸動脈已經被波及,上下估計還會延伸,人工血管要準備上達頸內外動脈,下達股動脈。”楊平指著電子屏幕,不急不慢地說。

心血管外科的向主任微微點頭:“已經準備好,長度足夠。”

楊平這種極度冷靜能夠感染周圍的人,心靜自然涼,一些急躁的醫生慢慢也靜下心來。

“病人一到,直接上手術台,除了抽血,其他任何檢查不要做,直接上台開胸開腹,先從根部阻斷主動脈,然後立即建立體外循環,停搏心臟。”楊平開始與大家一起商量手術方案,以做到預先熟悉。

“那怎麼了解手術前最新的血管撕裂範圍?”向主任疑惑地問道。

血管撕裂是動態的,在轉運的途中肯定可能繼續加重,如果不再做造影,怎麼了解最新的血管撕裂範圍?

曹教授也存在這樣的疑惑,他也在等待楊平的答案。

“開胸後阻斷主動脈,患者就安全很多,剩下我來探查,沿著上下順著血管撕裂一直探查到正常為止。”楊平語氣理性而自信。

按照常理,要判斷新的血管撕裂範圍,其實介入造影比探查更快,而且更加直觀。

但是,造影需要時間,無論如何,十幾分鐘時間會耽誤,如果在這十幾分鐘內,“血管氣球”爆炸,後麵將沒有機會做手術。

如果去掉造影的步驟,直接開胸,先阻斷主動脈,在建立體外循環的同時,立刻探查血管,這樣雖然增加醫生操作負擔,同時也占用主動脈阻斷時間,主動脈阻斷後的時間必須留給人工血管置換。

因為,完成人工血管置換的手術必須在30分鐘內完成。

探查不僅困難,而且消耗時間,留給人工血管置換的時間就不夠30分鐘。

“血管太長,預估超過100厘米,你確認置換血管的時間足夠?”

曹教授問道,畢竟他的經驗告訴自己,遠遠不夠。

“時間不用擔心,足夠!按我說的去做。”楊平堅定不移的語氣。

如果將係統空間的手術時間加起來,世界上沒有人的手術時間可以超過楊平,所以任何人在楊平眼裡,都屬於“經驗不足”。

曹教授不再說話,因為微創心肌旋切術,當時他也認為不太可能,但是楊平不僅做到,而且做得極為熟練,手術效果遠遠超過曹教授的預期。

有過上次手術的經驗,曹教授不再懷疑這個年輕人的話,他的自信是真實的自信,而不是毫無依據。

“我等下給你做助手?”向主任主動請纓。

楊平毫不猶豫地拒絕:“不行,你的動作太慢,讓宋子墨來做助手,他習慣我的節奏,徐誌良二助,張林小五拉鉤,伱——你在台下看看吧。”

尷尬!

向主任捋了捋後腦的頭發,說不出話。

搶救手術,來不得半點馬虎,隻要條件允許,楊平一定要“黃金團隊”上台。換做擇期手術,還可以帶向主任上台兜兜風。

“聽楊教授的,這種手術難度太大,他要配合熟練的助手。”曹震山教授幫忙圓場。

曹震山教授是三博醫院的特聘專家,他是心血管外科專家,也算是心血管外科的成員和指導老師,自然與心臟外科醫生熟悉,所以他與向主任也是非常熟悉。

“那是——我是預備隊,有需要隨時安排,隨時上台。”向主任裝作很大度,但是心裡還是覺得倒麵子。

這時,總值班趙主任來到這個辦公室,大聲地宣布:

“全力搶救,綠色通道!”

——

終於,隨著尖銳的警報聲響起,急診科門口出現救護車。

救護車後門打開,抬著病人的擔架從裡麵拉出,然後立刻變成平車,醫生護士推著平車往急診科衝。

推平車的醫生其中就有歐陽鬆華主任,因為病人病情太特殊,他親自將病人送過來。

“進手術室,快,進手術室。”迎接病人的急診科醫生拉住平車,引導平車往已經做好準備的手術室衝,而護士立刻在運動中完成抽血,以交叉配血。

這種急診,要是在沒有經驗的醫院,肯定會亂成一團糟,根本不知道怎麼辦,最多慌亂中給出一些基礎性的急救措施。

能夠做主動脈夾層手術的醫院本來就少,而做這種嚴重主動脈夾層手術的醫院隻有安貞和阜外兩所醫院,這是中國心血管外科的雙雄。

阜外的辛主任,有大血管外科二十餘年的手術經驗,很多經過他手術的病人,為了二次發病時得到及時搶救,乾脆在距離辛主任醫院最近的地方居住和工作,為的就是在發病時,能夠靠辛主任的技術保命。

平車將病人推到手術室,楊平帶著大家已經準備好。

過床、麻醉、消毒,鋪單——一秒鐘都不敢耽誤,楊平立刻開胸,動作之快,讓曹教授咂舌。

行醫五十年,從未見過這種手術速度,快而不亂,急速推進。

這需要多少台手術才能熟練成這樣?

開胸開腹,被血液膨脹的胸腹主動脈像巨大的氣球一樣,自動暴露出來,血管壁菲薄,血管“氣球”隨著心臟的搏動一跳一跳,隨時有爆炸的危險。

楊平立刻臨時阻斷主動脈,與體外循環團隊一起協作,停跳心臟,開通體外循環。

為了節約時間,為搶救多爭取一點時間,楊平直接往下探查。

長長的切口,從胸部一直延伸到腹部,往上延伸到頸部,往下再一直延伸到雙側大腿根部以下,血管撕裂範圍往下已經延伸到大腿根部以下的股動脈,往上已經撕裂到頸總動脈,堪稱主動脈撕裂的天花板。

血管撕裂範圍已經超過當時的造影圖片,說明在轉運途中還在撕裂。

曹教授,作為老專家,何曾見過這種廣泛的撕裂,他幾乎將心捏在手裡看手術。

動作太快,曹教授看得眼花,主動脈從上往下被全部切開,人工血管被輕柔地放進去,緊接著是數百上千針的縫合,不能有一針漏血。

楊平的手速非常快,又非常穩定,就像一套機器,精準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