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6章 取針是個技術活(1 / 2)

外科教父 海與夏 8118 字 1個月前

有時候,簡單的事情,因為某種原因,就會變得複雜。

一個病人家屬,在醫院出現急性心肌梗死,醫生熬夜傾力搶救,這本來是相當正能量的事情。

但是不知道怎麼回事,卻讓醫院各部門如臨大敵,異常緊張。

孫院長對此事頗為顧慮,趙主任也一樣,甚至顧慮更多。

第二天上班時間,孫院長完成總值班的工作,這件事移交給醫務處處理。

總值班由行政部門領導輪流擔任,在夜間下班時間或者節假日,行政領導都是休息狀態,總值班作為醫院的臨時最高領導,處理突發事件,比如協調大搶救、處置各種糾紛等等。

一旦到上班時間,總值班的職責就自動取消。

趙主任詳細了解事情經過,非常重視此事,認為這事有糾紛的苗頭。

判斷潛在糾紛這事,趙主任從來不是感情用事,有著自己一套方法,他自己設計一個評分表,每一項危險因素都給予一定的分值,將事件對著表格去打分,超過一定的分值,就判為高危。

早上上班,趙主任對著表格,就像卜卦一般,逐項目去打分,打完分,趙主任一看居然是高危事件。

對小敏敏的手術,按道理應該緩一緩,看看事情的風向再說。

不管老太太病情是否平穩,出現糾紛關鍵在他們那個兒子。

他們的兒子現在關押在拘留所,會不會定罪,還是未知數,要是沒有被定罪,極可能借著此事跟醫院鬨事,目的很簡單,敲詐一筆錢。

一個靠啃老過日子、沒有正當工作、遊手好閒的成年男子,怎麼可能放過這種機會。

其實,所有不願意走正規途徑的醫療糾紛,沒有例外,直接目的是錢。

不走正規途徑,自然就是選擇醫鬨。

不管他們口上如何說不是為了錢,隻是為了公道,但最終目的一定是為了錢。

因為他們心裡非常明白,走正規途徑,進行醫療鑒定,通過法院進行判決,他們撈不到錢。

隻好賭一把,鬨一通,希望借此弄點錢。

楊平不願意推遲手術,那麼醫務處必須替他保駕護航。

趙主任把事情梳理一遍,叫乾事通知老人居住地的居委會,也通知經辦小敏敏桉件的派出所,然後讓乾事親自跑一趟。

醫院的法務部律師、宣傳部主任、保安部部長,都被趙主任請來辦公室,提前介入,做好準備,以防真的糾紛發生,處於被動地位。

做好事需要實力和技巧,有時候沒有實力和技巧,做好事很容易惹麻煩。

以前三博醫院是沒有什麼法務部,保衛科也就幾個四五十歲的保安。

夏院長為了加強醫院處理醫鬨的能力,成立法務部和保安部,法務部不僅有專職的律師,還與本市處理醫療官司經驗最豐富的大牌律師事務所合作。

保安部全部招聘年輕的退伍軍人,打造一支有紀律有戰鬥力的隊伍。

不為其它,就是避免醫生挨打,挨砍。

當帝都一個傑出的年輕眼科教授被病人砍到殘廢後,夏院長心裡一陣咯噔,當天派出四個精壯的保安駐紮楊平工作的大樓,樓下大廳兩個,樓上的病區兩個。

這就是楊平工作的大樓有專職駐守保安的由來。

難得的人才,千萬不能出現這種令人痛心的事情,夏院長想想有點害怕。

這也是無奈之舉,要在複雜的環境中生存與發展,總得有一套辦法。

交完班,楊平帶宋子墨徐誌良去探望敏敏的奶奶,搶救及時,事情還算好,老太太已經清醒,可以簡單對話。

她第一時間認出楊平,問敏敏的手術做了沒,楊平說等下就做。

老太太說,一定讓楊教授費心。

楊平讓她放心,安心養病。

楊平回到科室,敏敏已經送到手術室。

張林的老婆,兒科的李醫生,挺著肚子,提著空飯盒,正準備離開,她這是送早餐來給張林吃。

見到楊平,李醫生尊敬地叫一聲:“楊教授!”

“現在還上班?不休息?”楊平問候一聲。

張林接過話:“科裡讓她休假,她不願意,兒科人手緊缺,她現在不值班,平時出出門診,真要生了,直接推產房。”

蔡護士長這時走過來,拉著李醫生的手:“預產期什麼時候?”

“就這幾天!”張林說。

護士長對張林說:“你總是說這幾天,快說半年了。”

“真就是這幾天。”張林嘿嘿笑,快做爸爸的人,說話聲音都少了幾分戾氣。

護士長責怪張林:“快要生了,你還讓老婆給你送早餐?”

李醫生笑著說:“我沒什麼事,走動走動更有利於生產,他辛苦。”

幾個人站在病房的走廊聊幾句,立刻又匆匆趕往手術室

小敏敏的手術照常開始,早做早脫離痛苦。

梁胖子動作很快,讓敏敏吸入一點麻醉藥,快速完成插管,連接麻醉機。

周燦給敏敏頭皮弄了個留置針,將彩超機也早早地擺在旁邊。

刷手消毒鋪單穿衣,大家邊聊天邊開台,氣氛十分輕鬆。

先易後難,四肢的細針,比胸腹的細針,相對更容易取。

大腿腹股溝部位,也是神經血管集中的部位,股動脈,股靜脈,股神經從這裡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