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7章 碰瓷的(1 / 2)

外科教父 海與夏 6775 字 1個月前

楊平將之前那個六歲小孩的片及三維重建片調出來。

這個小孩的家長幾經輾轉才找到楊平,那時楊平的脊柱外固定架剛剛在係統空間完成實驗,現實中隻是一堆圖紙,還沒有進入動物實驗。

在梁教授的幫助下,與協和在桂林的實驗室建立合作,才順利開展動物實驗。

這種兒童脊柱側彎,如果程度嚴重用手術方式也能夠矯正,但會影響以後的生長發育。

而且,就算手術滿意,小孩的脊柱失去了大部分活動能力,彎腰係鞋帶這種簡單動作也無法實現。

不久之後,最後一批實驗猴完成矯形,楊平打算儘快開展臨床實驗。

而這個小孩將是外固定架治療脊柱側彎第一個臨床病例。

楊平將小孩的脊柱各種數據測量好,然後畫出器械的工程圖紙。

再聯係黃佳才,讓他安排生產出一套完整的個性化的器械。

銳行公司已經建立一套柔性生產線,配置最先進的工業3打印機,可以對內固定器材進行個性化生產。

將這些安排好後,也快到下班的時間。

宋子墨、徐誌良等人陸陸續續從手術室回到科室,他們完成了一天緊張的手術。

有了這兩位得力助手,楊平得以從繁瑣的臨床工作中解放出來,將精力投入到一些重要的事情。

比如科研課題,一些高難度手術。

楊平將宋子墨和徐誌良叫到辦公室,告訴他們,自己將要前往沙特飛刀手術,這次楊平打算一個人前往。

這孩子才六個月,比起李教授之前給的病例,病情要更加嚴重,如果不手術乾預,估計也活不了多久甚至隨時會有生命危險。

楊平考慮問題總是以病人的病情為首要因素,他想儘快去沙特。

宋子墨和徐誌良必須習慣這種情況,以後楊平會經常外出手術或者參加學術會議。

安排完工作,已經到下班的時間。

楊平陪小蘇到小區附近的菜市場買了一些菜。

現在家裡這些生活上的事情小蘇完全替楊平承擔起來,完全不用楊平操心。

小蘇買菜,楊平跟在後麵,幫忙提菜。

兩人已經開始過起小夫妻的生活。

在菜市場,小蘇熟練地砍價挑菜,好像以前經常在菜市場買菜一樣。

她告訴楊平,魚怎麼選,蝦怎麼選,豬肉怎麼選,牛肉又怎麼選。

楊平以前自己在菜市場也買菜,一般都是不問價錢,拿一捆菜,交給攤主,電子秤一過,攤主報出錢的數目,楊平就直接給錢。

經常買完菜,不知道菜的價錢,也不知道具體買了幾斤幾兩。

“我讀小學就會買菜那時候我爸爸媽媽工作忙,每次放學回家都是我去買菜我小學就會做飯做菜。”小蘇自豪地說。

“吹牛!”楊平笑他。

小蘇很認真地說:“不信,不信你問我哥哥,問我爸媽也行。”

“有一次我舅舅來我家做客,爸爸媽媽加班很晚沒回,舅舅說帶我和哥哥去飯店吃,我說我來做,舅舅說那怎麼行,於是舅舅準備來做菜,我哥哥說,讓她做吧,做幾個菜還是沒有壓力,那時我才小學五年級。”

買完菜回家的時候,小蘇邊走邊說。

楊平還真相信,這個大小姐小學五年級能做出一桌菜招待客人。

兩人剛剛出菜市場,碰到急診科主任熊世海,一手提點菜,一手拿著手機打電話,高大的身材,在匆匆過往人群中十分顯眼。

楊平跟他點頭打招呼,他邊打電話邊回應。

剛剛和熊世海擦肩而過,楊平就聽到背後熊主任的叫聲:“楊博士,楊博士!”

“熊主任,有事?”楊平和小蘇同時停下腳步。

熊世海有點不好意思:“急診科值班的醫生剛剛打電話說,懷疑接診一個碰瓷的骨折病人,病人拒絕做磁共振,值班醫生沒把握,請骨科會診,也不敢下結論,麻煩你抽空一起去幫看看?如果確定是碰瓷的,我們就要報警。”

這菜市本來距離醫院就近,過天橋就是醫院,去一趟急診科也不是太麻煩的事,所以熊世海碰到楊平,才拉楊平一起去。

“我先回去做飯,你和熊主任去看看,早點回來吃飯。”小蘇提著菜先回去。

楊平和熊主任一起來到急診科。

急診科3號診室門口,吵吵吵鬨鬨,圍了一堆人。

有人正揪住診室醫生的衣領嚷嚷:“你個吃白飯的醫生,我胳膊都骨折了,你說我碰瓷,今天我打斷你骨頭,讓你也碰個瓷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