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5章 五百零五片(1 / 2)

外科教父 海與夏 8336 字 1個月前

成田機場位於日本千葉縣成田市,距離東京市中心有六十多公裡的路程。

飛機降落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九點。

從機場出來,大家紛紛穿上禦寒的衣服。

老程立刻打開包,從裡麵拿出風衣給楊平套上,自己卻完全顧不上。

楊平倒不覺得冷:“你還是自己穿上吧,我沒事。”

楊平喜歡鍛煉身體,一直堅持晨跑,身體素質非常好,抗寒能力自然很強。

東大附院負責會議接待的工作人員,已經在出口等待。

高橋和唐老師也舉著牌子,站在出口,牌子用漂亮的楷書毛筆字,寫著“歡迎楊平博士”,比起其它隨意寫的字,或者打印出來的字,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高橋已經和東大附院接待人員提前溝通,楊平由他單獨接待。

老程不在參會人員之列,自然無所謂由誰接待,隻要跟著楊平走就行。

雖然冬季晚上,機場的人還是很多。

在出站口,十幾個醫生集合,蘇南晨清點人數,沒有人掉隊。

楊平與蘇教授告彆,準備朝高橋那邊走去,蘇教授讓蘇南晨也跟楊平一起去:“你也去吧,我跟大家一起,沒事的。”

“彆喝酒,注意安全,晚上早點休息,明天東大附院集合。”蘇教授叫住楊平和蘇南晨,叮囑。

兩人像出籠的鳥兒,非常高興。

在飛機上,跟那些教授在一起,說實話,沒有拘束是不可能的,畢竟有代溝,都是老師輩的。

哪有年輕人在一起輕鬆自在,無拘無束。

其他年輕醫生非常羨慕他倆,來到東京,還有朋友接機,可以單獨行動。

來接機還是國際創傷骨科大牛高橋文哉,看那神態,對楊平畢恭畢敬。

高橋鞠躬致禮,激動萬分:“歡迎先生到東京!”

可以看得出來,這種禮貌是誠心誠意、發自內心,而不是場麵上的做作,而先生的稱呼,也是一個晚輩對長輩極為尊敬的稱呼,平時,高橋也隻有稱呼藤原正男、池田教授等人為先生。

高橋身著西裝,打著領帶,鞠躬時雙手緊貼褲縫,身體幾乎九十度彎曲。

手裡挽著的風衣,本來是為楊平準備的,但是楊平身上的衣服已經足夠,他隻好一直挽在手裡。

“不用客氣,隨便一點。”

楊平很直率,高橋也算好朋友,沒什麼客套的。

“餓了吧,我們馬上回東京,飯菜已經安排好。”

飛機上的套餐實在不好吃,能量也不夠,晚上不加餐肯定不行。

“這是我請的翻譯,唐順老師。”高橋介紹唐老師。

“東京大學分子生物學在讀博士,唐順,叫我小唐就行!”這位唐老師伸出手。

年齡跟楊平差不多,長得挺精神,一雙眼睛看起來賊機靈。

楊平、蘇南晨和老程在高橋的帶領下,乘坐商務車,從成田機場趕往東京的江戶川區一家飯店。

江戶川區,算是東京的郊區,與千葉縣鄰近。

一路上可以看到稀稀落落的彆墅,飯店位置比較隱蔽,是一棟傳統的日式彆墅。

彆墅前掛著一些燈籠,上麵寫著“吉湖屋”。

大門上的木匾,也寫著“吉湖居”,這幾個字全是繁體漢字,沒有日本的假名。

彆墅後麵是一個很大的池塘,大概是所謂的湖,一座木製的走廊通往池塘中央的亭子。

聽高橋說,這家飯店相當於中國的私房菜,不對外開業,隻接受會員的預定。

門口一位年約五十的夫人,穿著和服,鞠躬打招呼,微笑著帶著大家進入廳堂。

高橋介紹,這就是飯店老板夏目先生的夫人。

裡麵的空調開了暖氣,一進去,楊平整個人暖和了許多。

東京沒有管道暖氣,冬季禦寒就是靠各家的空調暖氣,有些還使用石油爐、被爐。

第一次來日本,在楊平感覺,這裡的氣質偏向拘謹、小家子氣。

這家飯店的主人,是廚師世家,自江戶末代開始,廚藝世代相傳,不斷改進,一直傳到現在。

招牌菜,鯛魚刺身,是東京一絕,很多政商界人士都會私下來這裡品嘗。

所以,這個其貌不揚的鄉下飯店,客人沒有一定的身份地位,無法得到預約。

廳屋內,兩位大約三十出頭相貌秀麗的和服女人,招呼大家入座,這大概是服務員吧。

聽說楊平是最優秀的外科醫生,高橋的老師,老板欣然答應預約。

在日本,老師和醫生最受人尊敬。

“楊博士不遠萬裡從中國趕來治病救人,有聖人之功。”

老板娘說話十分得體。

楊平在係統空間長時間的學習,日語也不差,完全可以聽懂,隻是他更喜歡用漢語。

高橋沒有見過楊平說日語,以為他不懂,翻譯給楊平聽。

“聖人就過獎了,我們做好本分的工作而已。”楊平謙虛地說。

接著,老板娘又了說了很長一段,高橋翻譯給大家聽:“招牌上的吉湖居,都是漢字,祖先在江戶末年,輾轉多地,學習廚藝,曾經去過中國江浙一帶,拜了一位中國師父學習廚藝,學成返回日本,便在東京開了吉湖居,傳至如今,飯店的地址也變更多次,但這塊招牌從未變過。”

服務員踩著小碎步,動作輕巧麻利,將各種點心鋪在桌子上。

屋外開始稀稀疏疏地下起小雪,燈籠散發出微黃的光芒,景色顯得精致迷人。

“神戶牛排,用木炭燒烤,燒烤過程中隻放了鹽和胡椒,蕉這調味醬吃,味道更好,調味醬是夏目家秘製的。”

“鯛魚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