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7章 大課題(1 / 2)

外科教父 海與夏 6963 字 1個月前

金刀獎的區域賽有條不紊地進行,競爭越來越激烈,苛刻的評分讓獲得滿分越來越難。

附二的嚴傑軍、附一的粟豐餘,在第三批手術,掉出滿分陣營,他們犯了同樣的錯誤。

一台肱骨下端粉碎骨折的手術,年輕女性病人,切口美容縫合的縫線選擇錯誤,被扣分。

其實關節部位,以前是美容縫合的禁忌症,美容縫合的優點是疤痕少,缺點是沒有常規的間斷縫合牢固。

關節手術,術後需要早期康複訓練,一般術後第二天就要開始康複訓練,這樣才能獲得滿意的關節功能。

美容縫合的牢固度差,無法滿足早期康複訓練的需求,活動中容易造成切口裂開。

現在美容縫合技術越來越好,如果每一針能鉤到足夠的真皮組織,可以做到早期的牢固,原來的禁忌症也就成了適應症。

嚴傑軍和粟豐餘的美容縫合技術沒有問題,可惜對外科縫合技術的掌握還是不夠全麵,對各種縫線的認識不足,在縫線選擇時犯了錯誤。

美容縫合,他們選用了可吸收縫線,其實這是大多數外科醫生容易犯的錯誤。

很多醫生甚至將可吸收線叫做美容線,這完全是錯誤的。

目前,美容縫合的縫線選擇一定是不可吸收的滑線,比如帶針的細尼龍線,術後需要拆線。

可吸收線雖然不用拆線,但是用於縫皮,在吸收的過程中會產生異物反應和炎症反應,導致疤痕更加明顯,與美容的目的相違背,細尼龍線不存在這個問題,幾天後,或十幾天後就拆除了。

要是在平時手術,這不是問題,可是競賽,必須追求精益求精。

第三批手術後,還保持滿分的,宋子墨、蘇南晨、林浩、曹前。

其它幾個省份的團隊,實力還是跟南都省有差距,沒有出現滿分團隊。

林浩現在有點緊迫感,三輪手術,居然沒有將楊平團隊甩掉,他們還穩穩地跟自己並列華南賽區第一。

楊平對宋子墨的水平心裡十分清楚,這個一助,在區域賽不會有對手,到全國賽,都能替自己橫掃一陣。

無奈全國賽主刀的手術必須過半,而且決賽手術必須主刀親自做。

所以楊平現在不著急,隻要積分沒有落後,他暫時不打算出麵,他抓緊時間做更重要的事情。

乾細胞實驗室培育人類肌肉的研究,課題計劃書已經寫出來。

這些天的時間全花在這,一百多頁的課題計劃書,擺在辦公桌上,讓人看了腦袋發脹。

但是沒用辦法,這個大課題涉及的方麵太廣。

就像造汽車,需要很多工廠合作,不可能一個工廠造出所有的零件。

楊平想專注核心技術,他雖然打算跟高橋合作,不過他對日本人不會抱什麼希望,那隻是支線備選方案。

楊平的主線方案已經成形,他需要找幾個國內的合作方。

南都醫大的基因實驗室,是他計劃合作的對象,進行誘導蛋白質的獲取或合成。

利用乾細胞培育肌肉細胞的課題中,幾個核心技術,已經出現的有兩個,誘導分化技術和微型支架技術,未來的第三個核心技術是細胞結構穩定技術。

微型支架技術,楊平搜索了很久,終於找到一家鵬城的新創公司,叫做魔方新材料公司,其3打印技術可以實現15個微米的打印,雖然還不夠,但是很有希望。

這是一群海歸博士創立的公司,不知道這個團隊是否有能力完成微型支架的研發,這是國內公司唯一的希望。

找到這兩家合作方,課題才會有希望做成,楊平打算抽空去逐一談判。

如果東京大學能夠跟自己合作,技術共享,自己可以將他們的技術消化吸收,然後改進,這樣會縮短很多時間。

但是這種希望不大,楊平不是心存幻想的人。

所以主線方案中,隻能自己從頭來啃這塊骨頭。

彎道超車,從來沒有的事,技術隻能一步一個腳印,要超過彆人,隻能靠速度。

科研資金也是大問題,一期的資金需要三千萬左右。

這筆投入可是巨大的,靠申請的科研基金,即使能夠成功,最多一百萬。

一百萬的資金杯水車薪,這個課題如果算上後續投入資金,那可是幾十億級彆的。

要是沒有足夠資金,課題很難運轉,這些都是很現實的問題,他現在覺得小蘇的話十分正確。

如果有一天,自己隨便可以拿出幾百億資金,就不會為這點錢發愁了。

有人敲門,應該是宋子墨做完了手術。

“本來要你寫的,但是你要做比賽手術,我已經寫完,這是我寫的課題計劃書。”楊平指著辦公桌上一疊厚厚的文件。

宋子墨瀏覽了概述:“這個研究經費,你怎麼沒有寫?”

“不是我不寫,暫時沒辦法寫,一期需要三千萬。”楊平笑道。

宋子墨倒吸一口涼氣:“一期就要幾千萬,這可是億元級彆的大課題,我們是不是有點”

楊平擺擺手:“就做這個課題吧,錢的事情,我來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