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回鄉(二)(1 / 2)

從城裡出發到會龍鎮有幾十裡,而會龍鎮到張家灣還有十幾裡,走得快的話中午就能到趕到會龍鎮上,下午就能到張家灣。

滑杆是最好的交通工具,不然就隻有走路。

一路上大家都沉默。

鄉下的路也不寬,也就一米多點,滑杆不能並排前行,坐在滑杆上一前一後的也不方便交談呀。

路上偶爾看到有滑杆經過,大多數還是徒步前行的人,或挑著擔子或背著竹簍。

這些人不是單獨出行,而是結隊出行的,這些人就是挑夫,背夫,專門吃這碗飯的苦力。

他們的擔子上和背簍裡都是沉重的貨物。

民國時期的四川由於交通不便,彆說沒有公路,沒有汽車,連馬車牛車都沒得,出門都是靠走路,很多地方都是爬坡上坎的,就需要用到挑夫、背夫來當搬運工運輸貨物。尤其是在川南一帶,那裡是四川重要的產鹽區。很多時候,從自貢的富榮鹽場生產出來的鹽,要用背鹽的民工一路從鹽場背到富順縣的趙化鎮,在這裡上船順沱江而下,運往下遊的瀘州、重慶以及貴州等地。背鹽是個辛苦活兒,每人背上都是三四百斤沉甸甸的鹽袋,有的背夫甚至能背五六百斤。

寧城也有鹽場,雖然規模不大,但是也有不少挑夫背夫專門乾著運鹽的活。

而寧城的一些商家大戶自己還專門養個挑夫隊來負責販運貨物。

吳家生意做得大,就專門養著一個挑夫隊,從寧城到省城之間來回挑運貨物,把寧城的棉紗生絲土特產挑到省城,也從省城挑回需要的日用百貨洋玩意。

所以吳希澤對挑夫並不陌生。

他們去省城上學,放假從省城回來,都是跟著挑夫隊走的。

除了大戶商家養著專門的挑夫隊,寧城也有不少閒散的挑夫,他們一般聚在四個城門口攬活,遠近不論,有誰需要,就去城門口喊一聲,說好價錢,就跟著雇主出門,近的一兩天,走得遠的十天半月回來也是常事。

張家沒有自己的挑夫隊,需要的時候都是到城門口去喊,他家也就是需要運糧的時候才需要人,專門養個挑夫隊不劃算,張萬春這個地主老爺可是個精打細算的人。不像吳家做的生意大,省城,重慶和周邊城市都有生意往來,隨時需要人手。有時自家挑夫隊忙不過來,也還需要臨時喊挑夫,所以挑夫是很常見的。

這些挑夫帶著草帽,打著赤膊,皮膚曬得黝黑發亮,褲腳高高挽到膝蓋上麵,腰上纏著麻繩和汗巾,穿草鞋或打赤腳走在土路上依舊健步如飛……

挑夫們停在路邊讓滑杆過去。

汗水從臉上滑落,又順著胸膛和脊背流到腰上的麻繩和汗巾上,他們的表情是麻木的,甚至有些呆滯地看著滑杆上的老爺太太少爺小姐。

等滑杆過去了,他們挑著擔背著背簍又繼續前進,重複著枯燥而又沉重的行程和生活。

看著這些佝僂著背的人,吳希澤有些不自在。

他下意識地縮了縮身子,把頭低了下去。

他不能高高在上地直視這些人。

以往他和同學們去省城,跟挑夫隊同行,他們的行李由挑夫們挑著,他們空著兩手跟著挑夫前進,勉強還能跟上,那時他們是一起的,挑夫們還跟他們有說有笑,他不覺得有什麼,可剛才,他坐在滑杆上,居高臨下,他們站在路旁看他的眼神,亦或是強烈的太陽光刺痛了他的眼睛,讓他不能直視。

好在很快就過去了,挑夫隊伍被甩在了身後。

吳希澤把視線投向兩邊的田地裡。

田裡的禾苗已經在抽穗揚花了,吳希澤不懂莊稼,也看得出長勢良好,到了秋收的時候會有個好收成。

太陽越來越烈,這六月天頂著大太陽行路還真是要命呀。

好在沿途有不少大樹遮蔭,再加上又備了傘,撐著傘偶爾還有一陣涼風吹來,還不覺得有多熱。

但是抬滑杆的人就不一樣了。

他們其實也算挑夫苦力的一種,隻不過他們是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