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寧城三朵花(1 / 2)

1925年初春

川中寧城涪江女子初級中學

涪江女子中學是一所教會學校,民國二年,(1913年),美國傳教士來寧城分彆捐資修建華美女學堂和華美女教堂。

民國十二年(1923年),基督教會在華美女子小學招收初中生,改名“私立涪江女子初級中學”

寧城目前還沒有公立的女子中學,要上中學就隻能到私立涪江女子初級中學來。

學校在寧城的西門外,和城牆就隔著一條護城河。

河岸邊的垂柳已經吐出了嫩芽,燕子在柳樹間穿梭來往

一群鴨子在河裡歡快地覓食。

戴著鬥笠披著蓑衣的牧童趕著牛在河邊吃草。

吃了一冬天枯草的牛貪婪地啃著那從泥土縫裡冒出來的新芽。

春天來了,一切都是那麼富有生機。

從城門洞那裡傳來一陣銀玲般的笑聲。

三個穿著涪江女子中學校服的學生妹子從城門出來,跑過河上的石板橋,朝涪江女子初級中學跑去。

跑在前麵的個子高高的留著短發的圓臉大眼睛女生叫吳敏,她是寧城第一大戶吳家的小姐。

吳家是官宦世家。吳敏的曾祖父,祖父都曾經在省城當過官,辛亥革命後,祖父才從省城回寧城來養老,吳敏的父親和叔伯們,現在都在寧城的一些重要部門任了一官半職,吳家還有寧城最大的紡紗織布作坊以及掌控著寧城最大的貨運碼頭。

在寧城那可是縣大老爺都要禮讓三分的。

跑在第二的是一個瓜子臉,丹鳳眼,柳眉彎彎的,梳著兩條長辮子的女生,她叫張素芳,是寧城會龍鄉張家灣大地主張萬春的女兒。

張家除了在鄉下張家灣擁有大量的田產外,在城裡有自己的糧店,醬園。都由張素芳的大哥在打理經營。而張萬春自己卻一直住在張家灣的老家有事才進城來。

張素芳前麵有三個哥哥,後來張素芳的媽又生了兩個弟弟,家裡就她一個女子,所以她很是得寵。

張萬春早早就把她送到城裡來讀書。跟大哥一家住在一起,和城裡大戶人家的小姐一樣上學讀書受教育。

現如今張素芳的二哥又當上了寧城縣糧站的站長,那張家的地位在寧城也跟著水漲船高,在寧城也是數得上號的。

張素芳對著跑最後個子嬌小的女生喊道:

“淑儀,快點,要遲到了。”

吳敏大大咧咧道:“淑儀,你又沒裹小腳,怎麼跑不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