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獨一無二(2 / 2)

惡婦 祈禱君 11559 字 2024-04-18

--

“我反對!我不能接受!”

遙遠的王都,卻有人對此事發出了第一聲反對。

四阿重簷的殷宮中,一場激烈的辯論正在進行著。

坐在王座上的新任殷王似乎一直在走神,任由座前那群公卿吵得麵紅耳赤,不時還打個哈欠,仿佛他們正在爭論的事情不是關於自己的兒子。

是的,眼下宮室裡這些位極人公的大臣們正在爭論的,正是關於下任殷王“宗婦”的人選。

新任的殷王年紀已經很大了,四十五歲才繼位在殷國算是“高齡”,所以有很大的可能,用不了幾年這些人就要全部在他的兒子手下聽命。

正因為如此,他們對待下任王“婦”的重視,尤甚這一位殷王。

畢竟作為獲得朝中公卿支持的條件,他在繼位之初就已經娶了太宰大乾最小的女兒作為繼室,沒什麼再爭執的可能。

商朝是一個擁有上百萬人口的大國,光王畿地方就有二十多萬人,治理殷國的官員很多即是公卿又是各族的族長,其中地位最重要、權勢最大的則是“天、地、春、夏、秋、冬”六位官長,又被稱為“六卿”。

天官長被稱為“太宰”,是內外官之首,王畿的防禦也是由他負責;

地官長是“大司徒”,主管土地和民生,負責組織種植和生產;

春官長被稱為“大宗伯”,主管禮儀、教育和祭祀,管理王室的婚喪嫁娶以及殷國龐大的貞人團體。

除此之外,夏官長“大司馬”,主管軍隊和車馬;秋官長是“大司寇”,主管刑獄和司法;冬官長是“大司空”,主管兵器、銅器和王室用器的製造。

這六卿是在殷國幾十年政治鬥爭後獲勝的幾方勢力,通過新王的繼位,它們瓜分了所有的政治利益,並首次讓殷國的政壇達到了一種平衡。

但平衡的結果,就是誰也沒辦法奈何誰,隻能儘力爭取新王的支持。

這自然是讓新王樂見其成的結果,反倒經常冷眼看著他們爭鬥。

眼見著爭論又將陷入僵局,太宰大乾終於忍不住了,那雙細長陰鷙的眼怒而瞪向王位上瞌睡的新王。

“大王,您覺得呢?!”

新王之前久在西北邊關,那是殷國離王都最遠的城池,城中隻有三千人,還常常受到戎狄的襲擊,除卻生死無大事,根本沒這麼多事情要處理。

回到王都後,久離政事的新王有很多事情都聽不明白,索性就輕易不開口,隻等著最後誰也說服不了再從中得利,這一次也不例外。

“我覺得吧,可以等到吾兒返回王都後,再一起討論。”

雖隻有四十多歲卻早已一頭白發的殷王回答著,想再拖一陣子。

但太宰表情更不悅了,明顯不想拖。

“真要說的話,我覺得師般提議的龐國子好不錯。”

國政被太宰把持,無論是殷王還是殷王未歸的兒子都沒有實際的兵權,新王身邊隻有從邊關帶來的六百將士,雖能征善戰,卻遠遠不夠和太宰擁有的族兵抗衡。

王都裡各方也不想讓他們擁有助力,向上推薦的宗婦人選,不是嫡係的方國侯女,就是對他的兒子起不到任何幫助的旁支貴女。

相比較之下,春官長甘般建議的“龐國子好”,實在是個再優秀不過的人選,年齡也恰好合適。

春官負責的本來就是王族的婚喪嫁娶,名單也該由他們擬定,再經過各種流程來選定最合適人選,最後由貞人占卜詢問上帝後的結果。

但就因為太宰攬權,硬生生把這件事也攬了過去,“子好”這個最合適的人選現在反而成了其他人忌憚太宰大乾而不敢提起的名字。

其他人不敢提,殷王覺得還可以為兒子爭取一下。

“我仔細權衡過了,這個子好的父親是我們殷人,從小就接受殷人的教導長大,和宗女也沒什麼區彆。她擅長打獵,也會種田養蠶,即使是在殷女裡也算非常傑出的了,而且她還是龐國屬意的繼承人,一直有賢明之名,以後還能承襲侯位……”

能繼承侯位就代表能繼承龐的**。

龐國有三千強壯的士卒,非但如此,聽說龐的男女都可作戰,王令一下,頃刻就能成軍,這個優勢抵過絕大多數殷國的族兵,實在讓殷王心動。

“大王不知,龐女雖好,可在私德上太過放蕩!”

殷王越心動,太宰就越不可能讓它成為可能。

誰不忌憚這樣的強國?

“龐女子好在龐國已經有了歡好的男人,聽說子好異常迷戀他,兩人常常幾天幾夜都不出房門,徹夜交/歡。”

沒人希望自己兒子娶的是個人儘可夫的女人,混淆宗室血脈可不是開玩笑的,於是太宰抓住自己剛剛掌握的信息大肆聲張。

“我們在龐的探子回報,那位王女新進選□□的侍衛俊偉非常異於龐人,龐國這位王女根本抵擋不住他的魅力,更是為他改了以前不讓近衛貼身侍奉的規矩。兩人的恩愛纏綿連周邊的國家都有耳聞,龐國人人都說……”

為了汙蔑這位龐國的王女,太宰可謂是極儘可能的宣揚著這對“奸/夫/淫/婦”的私情。

“他很可能已經讓這位王女懷上了兒女!”

此言一出,幾個卿士紛紛變色。

龐女多情,其實並不是最好的人選,但這個子好可謂是龐國的一股清流。

選擇宗婦人選之前,春官長會派人對這些女子的品行進行打探,之前諸方探聽到她的消息都是這位王女不近男色,不但不似龐女十幾歲就有一堆相好,甚至連自己親衛的衛寮都很少踏入。

既有龐國的優勢,又沒龐國女人在殷人眼裡最大的“缺點”,而且還文能治國武能行獵打仗,所以六卿之中有四位都對子好的綜合條件很滿意。

隻有井人出身的地官長和太宰對她有意見,認為這樣以“王”為目標培養出的繼承人不適合作為殷人的王婦,更屬意各自提議的人選。

現在,原本子好最讓人滿意的優點變成了汙點,大到已經掩蓋住了她的優點的地步。

哪個殷人願意他們未來的王給彆人養兒子?!

太宰雖然攬權,卻並不會造假汙蔑,何況這種事其他人肯定要找人證實的,這種一戳就穿的假話,太宰那方也不屑去造。

十有□□,這個王都之前看好的龐女子好,是真的有入幕之賓了。

“行吧,那就再議,反正吾兒還沒回都,不急。”

這下,就連殷王都語塞,沒有再堅持。

計劃趕不上變化,讓他興致缺缺地想要散了朝會。

等一群公卿不歡而散後,春官長甘般才從小臣們進出的偏門悄悄進了內室,拜伏在殷王的身前。

“你不是信誓旦旦這個子好堅貞賢明,又身負預言善於征伐,是最合適吾兒的人選嗎?”

殷王聽說那個子好可能孩子都有了,氣就不打一處來。

“她再厲害能乾,就憑吾兒要給她白養兒子這一點,就不合適!”

“大王勿氣,您先看看這個。”

春官長甘般從懷中掏出一枚甲片。

“這是之前太宰那邊派出的人傳回來,我悄悄命貞人將它替換了,那片上內容雖然類似,但隱瞞了子好的情人消息。”

這世上不是人人都識字,“識字”是貴族們最大的權柄。

太宰在殷的探子也許識字,可傳遞消息的行人卻不認識,更不知道上麵寫的是什麼,這也給了甘般可趁之機。

甘般出自大族,甘族是殷國的“師族”,他們以成為“知識淵博品德高尚”的大賢為目標,學生遍及朝中內外,就連太宰的兒子都師承甘般,所以太宰對對甘般也很尊重。

殷王不明白師般為什麼要對這種事費儘心思,他接過那枚被刻意掉包的龜甲,迷惑地低頭分辨上麵刻著的字。

這片果然詳細描述著那位王女的情人:

築國來的,身材異於常人的高大,二十歲左右,外表俊偉力氣驚人,一入龐國就被選為鴞衛,貼身侍奉王女好……

這一看,殷王哪裡還有不明白的?

“哈哈哈哈哈!”

片刻後,偏僻的宮室內傳來殷王暢快淋漓的大笑聲,連一旁的甘般都不由自主地揚了揚嘴角。

“這個龐女果然目光如炬啊!”

他大笑著,心裡對這個子好有了十二萬分的滿意。

“這小子……”

殷王又是得意,又是老/懷/快慰,他已經記不得自己有多久沒有這樣大笑過了。

乾得漂亮!,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