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會的消息。
很快傳遍了整個帝都朝歌。
許多普通的百姓乃至是奴隸們,都知道了明日朝歌舉行大朝會。
驛館中。
忠孝公姬昌,請來了安樂公崇侯虎、仁義公鄂崇禹。
原本也是打算請四大國公之首的鎮國公薑恒楚。
奈何鎮國公薑恒楚的幼子薑智仁,在東魯之地,率領三十六路諸侯起兵造反。
使得薑恒楚沒有顏麵繼續擔任鎮國公之職,在朝會中,主動辭去了自己的國公之職,現在的國公之職,世襲罔替之下,應該被薑恒楚之子薑文煥擔任。
隻是薑文煥太過年幼,時常伴隨在人皇殷郊的身邊,對人皇殷郊忠心耿耿,自然是姬昌所請不到,也請不動的。
現在的四大國公中,東魯已經漸漸的和南都、北海、西岐貌合神離。
尤其是隨著鎮國公薑恒楚成為人道萬神圖中的東嶽天齊大帝之後,整個東魯和殷商的聯係,更為緊密。
若非是薑恒楚幼子薑智仁領兵造反,現在的東魯,應該是早已經成了殷商的掌中物。
三位國公聚集在一起。
自從同聚朝歌之後,為了防止人皇殷郊心生猜疑,他們很少相聚。
上一次相聚,還是帝辛時代。
這也是人皇殷郊登基之後,三位國公第一次相聚。
姬昌做東。
宴請其餘兩位國公。
其中安樂公崇侯虎,原本是人皇帝辛的死忠,可是自從人皇殷郊登基之後,崇侯虎就老老實實地,沒有任何不安分的動作。
故而人皇殷郊也一直沒有動,卻是讓暗星的人,一直死死的盯著這位安樂公。
這位安樂公的任何風吹草動,包括他每日裡見過什麼人,說過什麼話,甚至是一日三餐都是吃了些什麼,吃了多少份量,乃至是每天晚上打幾次呼嚕,都會被記載的清清楚楚,然後承攬聖閱。
對於這位帝辛的死忠,人皇殷郊並不放心。
出於忠孝,人皇殷郊並沒有處死前任的人皇帝辛,而是把帝辛困在壽仙宮中,用重兵保護起來,每日裡好酒好菜好美女伺候著,不讓帝辛與外人通。
任何想要見帝辛的人,都必須經過人皇殷郊的同意,有了人皇殷郊的許可,他們才可以和被封為太上皇的帝辛相見。
與帝辛相見的時候,都會有數人嚴密監視,一言一行,任何表情,乃至是微表情,都會被記錄在冊,呈送給人皇殷郊閱覽。
縱使這樣的情況下,仍是有著人皇帝辛的死忠,在見帝辛的時候,曾經收到過帝辛的血帶詔,乃是以人皇真血,寫在衣帶之內,準備送出消息,號召帝辛所有死忠,誅殺人皇殷郊,恭迎帝辛返朝的詔書。
好在都被保護人皇帝辛的將士們搜了出來,呈送到了人皇殷郊麵前。
手持血帶詔的官員,直接被斬殺!
罪名是禍亂帝心!
滿門抄斬!
這是殷商的禁忌!
從那以後,帝辛時代的每一個帝辛的死忠,都被暗星嚴密的監視起來。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這是人皇殷郊從血帶詔這件事中,得到的教訓。
安樂公崇侯虎原本就是人皇帝辛的死忠,更是四大諸侯國的國主,這樣的一個人物,人皇殷郊自然不會小覷。
諸侯八百,能夠在這八百諸侯中脫穎而出,成為首領,其手段,能力,根本就是不容置疑的。
絕對是人上人。
此時。
姬昌聚齊二位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