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好男當為兵,清虛阻去路(1 / 2)

袁洪搖了搖頭,對著朝歌方向拱了拱手,行禮道:“當即人皇英明治世,手下能人無數。

誰敢糊弄人皇,就是自尋死路。

我怎敢敷衍糊弄,隻是在尋思著,如何才能夠更好的捉賊擒凶,帶回武成王長子。”

朱子真道:“道兄,就是顧慮太多,以我看來,我們是奉了人皇旨意,乃是天地正統,清虛道德真君掠人長子,犯了大罪,我們光明正大,前去奉敕捉拿,不用躲躲藏藏。

縱使清虛道德真君有著大教庇護又如何,我們也有著人皇庇護,得罪了人皇,任何大教休想在人族中傳道,必然會斷絕了在人族中的道統,這也是許多大教損失不起的。”

袁洪一驚,看了一眼朱子真,道:“沒有想到賢弟如今有了這樣的見識,賢弟所言既是,既然下山入了紅塵,自然要曆經這許多劫數,遇到事情確實不可前瞻後顧,壞了自身的念頭,我輩修士,一往直前,心如鐵石,念頭堅硬,沒有什麼可以阻擋。

咱們這就快馬加鞭,早日捉了闡教賊人清虛道德真君。

不過在去的路上,咱們也要弄出些氣勢出來,好讓世人知道,咱們這是師出有名,闡教是拐人的賊子。”

朱子真道:“道兄覺得,我們應該如何去做,才顯得師出有名,讓闡教有所顧忌,不敢明麵上對咱們動手?”

朱子真覺得袁洪有些多慮,他也悟出來袁洪話中的意思,是不擔心闡教其他的人,可是卻擔心闡教的教主動手。

在朱子真看來,闡教的教主是何等人物,乃是不死不滅的聖人,怎會向他們這些小輩動手。

袁洪道:“我有個主意,就是學人皇當年之故事,就是一路上,令人豎起數十麵長幡,幡麵上寫的清楚。

一麵長幡上麵寫著,闡教賊人清虛道德真君偷掠孩童,一麵長幡上麵寫著,梅山袁洪敕封鎮魔元帥奉命討賊,解救孩童,再一麵長幡上麵寫著,攻打青峰山,討賊紫陽洞;第四麵長幡上麵寫著,速速送出被掠孩童,俯首認罪;第五麵長幡上寫著,大軍出行,不擾鄉裡。

這五麵長幡,分五色,每一色長幡都準備數十個,令士兵高舉,沿路宣傳,浩浩蕩蕩,直奔青峰山紫陽洞,也好讓世人知闡教麵目,也好讓世人知我朝歌師出有名,乃是伸張正義,解救被掠孩童而來。

兩位賢弟,你們覺的我這主意如何?

我們所行乃是正義,必然受到萬民支持,縱使有人想要替闡教清虛道德真君撐腰,也是要好好的掂量一下,這萬民之意是否可逆?”

金大升、朱子真聽了,紛紛撫掌叫好:“怪不得人皇封了道兄做鎮魔元帥,道兄精通兵法,智慧通天,如此五色長幡一出,沿路宣傳,果然是師出有名,必然民心所向。

唯一的破綻就是,這闡教賊人清虛道德真君也會提前得了消息,若是他帶著武成王長子黃天化,隱遁避世不出,離開了青峰山紫陽洞,我們又該如何去尋他?

洪荒廣袤無際,有著許多窮山惡水,天生禁地,他找地方一躲,我們無法捉賊擒凶,又帶不回武成王長子,又如何向人皇交代?”

袁洪笑道:“闡教中人,一向自視甚高,自認正統玄門,出了這樣的事情,不會避世不出,二位賢弟對闡教多有不解,有這樣的顧慮,也是難免。

若是沒有其他的破綻,事情就這麼辦了。”

袁洪果敢,當即下令,讓人造了五色長幡,每一色長幡,造就二十麵,合計一百麵長幡,選出來一百個聲音洪亮的士兵,高舉著長幡前行。

一邊前行,邊高喊著長幡上麵的字句,根據赤金青白黃的順序,往複循環,連綿不斷。

一百名精兵,放開了聲音,此起彼伏,響徹天際,很快就引來了許多沿路百姓觀看。

青峰山紫陽洞中。

清虛道德真君正在默運元神,調和龍虎,打磨修為,增進道行,忽然心血來潮,冥冥之中,一股危機感湧上心頭。

“封神之戰還沒有開始,怎會有如此強大的危機感,難不成我的神仙殺劫提前到來?”

清虛道德真君是大教弟子,本事在身,遇到事情也不慌張,當即運轉玄法神通,推演開來,這件事情事關己身,推演起來,卻是容易許多。

知道了事情的來前後始末,來龍去脈。

清虛道德真君的臉色立即漲得通紅,一張麵皮,紫了又青,青了又紫,瞬時間,變幻出來好幾種顏色,就像是開了醬鋪,各種各樣的顏色,都湧上麵皮。

“袁洪孽畜,好大的膽子,好凶殘的手段,怎敢如此說我,怎敢如此汙我大教名聲,定要和他見個高低,分個生死。”

清虛道德真君心中怒火勃發,當即站起身子,出了紫陽洞,下了青峰山,足下祥雲一縷,托住己身,急匆匆去尋鎮魔元帥袁洪。

鎮魔元帥袁洪率領數千精兵在後,百名舉著長幡的士兵在前,一路行來,隻見:

明晃晃劍戟刀,光燦燦叉斧棒。叁軍跳躍,猶如猛虎下高山;戰馬長嘶,一似蛟龍離海島。巡行小校似獾狼,嘹哨兒郎雄糾糾;先鋒引道,逢山開路架橋梁元帥中軍,殺斬存仁施號令。團團牌手護軍糧,硬弩強弓射陣腳。

袁洪人馬遇府州縣鎮,人人樂業,雞犬不驚;一路上多少父老相迎迓。

一天探馬來報:“秉元帥,前麵來了一個道人阻路,自稱青峰山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要元帥陣前答話。”

袁洪及其身邊金大升、朱子真聽了,隻見袁洪笑道:“這賊子不在青峰山紫陽洞中候著引頸就戮,反而前來阻住我大軍去路,真是不虧大教弟子,傲氣衝天,不把世俗中的行伍放在眼裡。

兩位兄弟,都隨我去了陣前,來會一會這位闡教的高徒,到底是有著怎樣通天徹地的本領,敢來攔我大軍的去路。”

殷商營內炮響,麾動旗旄。

清虛道德真君見對陣旗開處,忽見一人一身甲胄乘馬而來;兩邊排列眾將,一對對鷹翅分開。

袁洪領了兵馬離去。

龍德殿中,依舊宴席如流水,歌舞不停。

滿朝文武與君同歡,好不快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