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這裡的弟子還不是全部,另外有不少屬於仙門高層的後輩子弟,他們一般都跟長輩待在一起,自然不用住在這迎賓院中。若是把那些人全都加上,一次入門的弟子數量差不多有五百人,真正的大頭反而在那邊,所以叩仙大會對於仙門來說隻是個補充。
其實這個道理之前在密地外麵,那靈溪穀的溪英仙師就曾經說過了,仙門高層有那麼多後輩子弟,不可能放著自己人不用,卻到外麵招人,所以叩仙大會隻是個補充,是仙門為了補充新鮮血液用的。
有的人靠的是長輩餘茵,有些人憑的是自身資質,有的人家族已經替自己料理好了一切,有的人卻需要自己千辛萬苦去尋找任務物品,更多的人甚至連靈根也沒有,隻能一輩子當個普通人。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也不可能有絕對的公平。
不過這些都隻是一些比較籠統的消息,很容易就能打聽到的,真正隱秘的消息,以他們這些剛剛來到清風殿的新晉弟子,是打聽不到的,大家又聊了一陣,直到天色已晚才漸漸散去。
之後青陽他們在這迎賓院之中住了下來,第三天早上,一名築基期的師叔過來通知大家,說是入門大典已經準備好了,讓大家跟著他一起前往山頂正殿,參加清風殿的入門大典。
大家早就準備好了,等的就是這一天,於是浩浩蕩蕩的跟著那築基修士出了門,然後一路朝著山上行去。寬闊的石階,這時候顯得是那麼的親切,一口氣往上走了將近一個時辰,也沒有人感到疲累。
也不知過了多久,大家終於來到了山頂,這裡的視野開闊之極,一眼望去,就遠遠地就看到了一座宏偉的大殿,
那大殿長寬至少有數十丈,高也有十幾丈,看起來古樸而莊重。門上掛著一個一丈多長的大牌匾,上麵寫著清風殿三個古篆大字。不用問,這肯定就是清風殿的仙門正殿。如此高大的殿宇,又建在這大山之巔,也不知當初花費了多大的精力。
在大殿的外麵,則是一個更大的廣場,長寬足有數百丈,全部是用一種世俗少見的極其堅硬的石塊鋪築而成。這麼大一個廣場,恐怕就是把整個門派近兩萬名弟子全都拉過來也能站的下。
廣場上此時已經站了近三百人,年齡基本都在十幾歲,大的不超過二十,小的也有十歲出頭,但是修為卻清一色都是開脈境後期,這些年輕人就是本次要跟他們一起入門的高階修士後輩子弟。
在這些人的對麵,大殿門口,也站著幾十名修士,光是築基修士就有十幾個,薑師叔和李生波、曲平鏡兩位師兄也在其中。這些人都是前往各個散修大城參加叩仙大會的仙門使者,青陽這些人就是他們給招收進來的,入門大典不可或缺。
眾人被帶著來到了那些年輕弟子的身邊,然後排成幾隊站在了另外一邊。看到青陽他們這群人到來,旁白的那些年輕弟子形色各異,不屑者有之,皺眉者有之,微笑者有之,深思者也有之。